知名品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对于一个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省份来说,培育新的品牌尤为任重道远。不过,品牌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而品牌的培育本质上是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
近年来,安徽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加速崛起的主动力,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安徽“应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的要求,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努力构筑安徽特色通过自主创新带动品牌发展之路。
从抓企业到抓产业,从抓单项到抓综合,从抓一座城市到抓一个区域
从抓单个企业(奇瑞)到抓产业,从抓一座城市(合肥)到抓一个区域(合芜蚌),从抓单项科技体制改革到抓综合体制改革不断升级,安徽省在自主创新的主攻点、推进的布局点、着眼点、着力点和落脚点等方面日趋明晰。
主攻点上:主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结构调整,引领转型发展。
推进的布局点上:主抓“三个层面”的创新,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当龙头,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支撑辐射带动全省,以骨干企业为阵点、园区为节点,形成全省创新网络。
着眼点上:促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
着力点上:突出核心项目、核心企业、核心区域“三个核心”。
落脚点上:追求形成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等“四大成果”,并以此作为检验自主创新成效的主要标准。
“扛大头、当龙头、走前头”,合芜蚌自创区成为全省创新的主要抓手
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重大战略决策,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5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并连续5年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创投引导资金,安徽省出台了24条可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支持自主创新。
三年来,“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的合芜蚌试验区使科技资源优势加速成为产业发展优势,科技成果“盆景”加速成为科技创新“风景”,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提高”、“四个翻番”的规划目标———
“两个突破”:一是体制机制实现突破。自主创新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并获批国家重大政策试点,跻身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3+1”试验示范区序列;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工业企业80%以上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二是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突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较试验区建设前成倍增长。
“两个提高”: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5.6%提高到25.6%;试验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4%提高到2.4%,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总量增长了一倍。
“四个翻番”: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了105.4%;研发人员数增长了116.4%;专利授权数增长了808.7%;名牌产品数增长252.9%。
三年来,合芜蚌试验区充分在全省“扛大头、当龙头、走前头”。三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示范带动,共制定104项配套政策;三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芜湖、合肥还分别以18位和19位成为中部地区仅有跻身2011年福布斯大陆创新城市“25强”的两座城市。
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至9月,合芜蚌试验区主要创新指标占全省的比重继续稳步提高。创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占全省62.4%和58.2%;获授权发明专利占全省73.1%;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省的86.2%;引进科技成果数占全省70.9%;企业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占全省64.2%;引进高端人才占全省77.5%。
在合芜蚌试验区带动下,安徽省主要创新指标在全国位次大幅前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10位,有25家企业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居全国第1位;高新技术企业数居全国第7、中部第1位;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总量分别居全国第7和第12位,较试验区建设前分别前移了11和6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2.24%,由试验区建设前的全国第19位上升到第7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居全国第12位,较试验区建设前上升了4位。
“5个70%以上”、“5个跟着走”、“5个一批”———自主创新成为安徽的品牌、特色和旗帜
安徽自主创新已由过去高校科研院所扛大旗转变为以企业为主体,目前,70%以上的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研发经费、专利申请数和省级科技成果来自企业或由企业承担。有关统计表明,安徽省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企业研发机构与企业数比例居全国第一。
安徽自主创新坚持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对创新文化的融入作为“指挥棒”,严格按照“5个跟着走”,就是“项目跟着需求走,资金跟着项目走,合同跟着资金走,监督跟着合同走,舆论跟着监督走”这条路径,引导研发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五多五少”(在科技资源上,国家的多,地方的少;在专业人才上,教师和医生比重多,应用技术研发人员少;在科技活动上,从事基础研究多,应用研究少;在科技成果上,论文多,专利少;在科技导向上,讲水平的多,讲贡献的少)的局面。
安徽自主创新在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的同时,以“5个一批”为代表,安徽自主创新“盆景”壮大为“风景”,并加速引领牵动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新型平板显示、LED、奇瑞机器人、光伏等为代表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以汽车产业、家电产业、建材产业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推陈出新,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建材此起彼伏;
以合肥锻压、奇瑞公司、芯硕半导体等为代表的一批地方企业勇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任;
以合肥水泥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院、蚌埠玻璃院、华东光电所等为代表的一批转制科研院所成为行业的标兵;
以中航、中建材、中电科技集团等一批央企纷纷来皖建立研发中心或产业基地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合肥特种显示技术工程国家实验室、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节能环保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在皖落户为标志,一批创新要素资源加速向安徽聚集。
从“盆景”到“风景”,自主创新使安徽的跨越发展有了新的着力点,一批全国性的品牌也在形成的过程中。
据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申花外迁他一人说了不算
蚌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蚌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