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中旬开始,一个为期3个月、名为“暖心回访”的专项行动在蚌埠市各级各部门和基层单位陆续展开。不少单位党组织安排专人成立“回访小组”,通过登门拜访、座谈交流、实地访谈、民主测评,了解思想状况,倾听心声诉求,帮助释疑解难,把感人肺腑的“回访教育”送到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的心坎里。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老同志,我为这种对受处分人员教育管理关怀的“暖心回访”热情点赞、大声叫好!
理由一:“暖心回访”是来自基层“沃土”的制度创新。近年来,极少数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因存在一些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受到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同时,也有少数公职人员因工作失职失责被组织严肃问责。因此,贯彻惩戒与教育齐抓、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加强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关心关爱,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是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题中之义。2019年初,怀远县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受处分人员教育管理关怀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当年3月下旬,由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和纪委书记组成的“五人小组”,对全县2016年以来受处分的科级以上在职党员干部进行了“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交流,教育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唤醒责任意识,积极担当作为。2019年4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暖心回访”》为题对怀远县的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报道。近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积极加强对受处分人员教育管理和关怀关爱的探索创新,纷纷结合实际出台完善了相应的制度规定和操作办法。“暖心回访”这一作为强化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新探索新举措在纪检监察系统风行一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理由二:“暖心回访”是润物无声的“及时雨”。“暖心回访”旨在及时向受处分人员传递组织的关心爱护,帮助其排忧解难,激发其重树干事热情,唤醒初心、重拾信心,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特别是为提升回访教育针对性,在“上门”回访前,许多回访组通过开展走访座谈,听取回访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意见,深入细致了解掌握回访对象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确定相应回访谈心谈话方案,努力实现在回访中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通、把心结打开。之后,回访组客观公正地对被回访对象“精准画像”,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和评价。受访人员普遍反映,组织的回访教育和关心关怀如同一场“及时雨”,帮我们解开了“心结”,拉我们走出了思想“泥潭”。
理由三:“暖心回访”是监督执纪大文章的精彩“下半篇”。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也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发挥好教育人、挽救人和激励人的作用。工作实践中,教育提醒主要体现在抓早抓小,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上;感化挽救重点体现在审查调查时传道传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而保护激励则体现在精准问责和激发担当作为上。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机关的职责,但执纪、问责并不是唯一目的,而“暖心回访”重点写好监督执纪问责大文章的“下半篇”,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受处分人员“祛病强身”,催促他们积极改正错误,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始终以“健康状态”工作、成长,较好地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既要约束也要爱护,既要监督也要激励。期待我们身边那些曾经的“有错干部”要积极转变为“有为干部”,在各级党组织经常性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关心关怀下,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以崭新的姿态和严实的作风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新闻推荐
为了一句嘱托 他坚守一生 七旬老人义务照顾瘫痪邻居 当选“安徽好人”
本报讯(记者陈春怡通讯员孙勇)2月2日,淮河晨刊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经省公众推荐和专家评议,悉心照料瘫痪邻居...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