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怀远 > 正文

彭庙村的幸福蝶变 □洪云

来源:蚌埠日报 2020-07-09 07:33   https://www.yybnet.net/

“啪啪啪”,豆大的雨滴不停敲打着车窗。仲春时节的一个午后,一辆小汽车在雨中穿行,向怀远县常坟镇彭庙村驶去。寒来暑往,在季节转换的三个轮回中,这条路,党校人已经走过了数十趟。

彭庙村,一个地处偏远、积贫积弱由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大村子,六千余人。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缺乏集体经济项目,产业发展落后。全村共有因病、因残、因灾、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不同原因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

利用自身科研教学等优势,党校人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不断摸索和努力,为彭庙村送去一个大礼包,大礼包里有七份礼物。一是“政策”,开展课题调研2次,开设扶贫课堂5次,传经送宝。二是“产业”,协调引资建成粮食烘干厂和自来水厂项目,吸收贫困户就业。扶持陈本平等8户贫困户自主创业,发展特色养殖业。三是“支持”,为村里协调新建9条村组公路,道路硬化4.8公里。四是“智力”,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和种植养殖大户等赴山东寿光学习培训。五是“文艺”,赠送腰鼓、演出服等并进行指导,助力成立村文艺文化宣传队。六是“物资”,捐赠1台投影仪、6台电脑、资料柜等办公用品和3000元的少儿报刊、100套课桌椅、适龄儿童书包等学习用品,新建爱心超市等。七是“温暖”,“三夏”期间送去慰问金和降温物品,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送米面油等物资。如今,无论是贫困户的面貌还是村容村貌都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党校人在欣慰的同时,也承载着村民更多的期待。

雨一直在下,透过雨雾,朦胧中依稀可见窗外春天的美景,但车内的人无心欣赏。一场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扶贫的节奏,二个多月未去,彭庙村的经济发展有没有受到影响?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如何?下一步扶贫工作该如何开展?带着这些问号,一行四人陷入了思考中。

一路上,刚到党校不久的李校长和大家一起探讨,在扶贫攻坚年如何为彭庙村量身打造一套冲关提升方案。休息的片刻中,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上次到彭庙村的场景。那是临近庚子年关的时候,那人头攒动的身影还在眼前晃动,那笑声朗朗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那喜气洋洋的氛围还让人回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的年味越来越淡,农村由于受千百年来民俗的影响,临近年关时,还是呈现一派置办年货、张贴对联、走村串户的喜庆场面。春节前的一天,彭庙村的贫困户们早早地来到村委会大院里等候着远方的“亲戚”。这些“亲戚”有文化,现场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副副溢满艺术气息的鲜红对联变魔术一样递到他们手里。这些“亲戚”很慷慨,提着米面袋子和菜油桶子,拎着新衣书包和书本零食,作为送给他们和家中学龄儿童的新年礼物。当然,他们杀猪宰羊,捕鱼捉虾,给这些城里人现场购置年货的机会,既让城里人品尝了新鲜无公害食品,也让他们的养殖成果有了一个出口。

这其乐融融的场面,哪里是扶贫,分明是年关时节远方的亲戚回乡探望,一大家子团聚欢度美好时光呀。

回想到几年前,第一次在村委会大门前见到他们时,他们稀稀落落、拖拖沓沓地来了。灰蒙的面孔、暗淡的眼神、皱巴的衣服,趿拉着旧拖鞋或者破洞的黄球鞋,三三两两站在一角,和我们保持着距离,以漠然又带着疑问的眼神打量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而几年来一次次的爱心传递中,这种隔阂渐渐被消除。村里的水泥路修了,路灯亮了,河塘清淤了,景观树植了,抽水马桶安了……于是,乡亲们的眉头舒展了。如今在村委会见面时,他们衣着整齐,笑意盈盈热情地打招呼,甚至很自然地和我们搭肩搂背一起谈心拍照。

“快到了!”扶贫联络员文智的一嗓子,将我从回忆中拉回现实。这时,雨已停歇,摇下车窗,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还夹杂着淡淡的花香。

仅两个月未见,在进村迂回曲折的水泥路两侧,就冒出了密密匝匝的油菜花,是农作物,又是观赏花。碧绿秆子上的朵朵油菜花,有的迎风初绽,有的恣意怒放,它们欢快地摇曳着,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油菜花儿所散发出那耀眼、奔放的金黄色,所展现出来的蓬勃生机、势不可当的气势煞是喜人。

到了村委会后,李校长径直走进扶贫队长王默权的办公小屋,关心慰问他特殊时期的生活。疫情以来,王默权放弃春节假日一直扎根村里,与镇、村干部一起在村道口设卡值守,挨家挨户走访摸排,宣传引导村民隔离防疫,做了很多繁琐却有成效的工作。

接着,李校长和副镇长、村支书等人亲切交谈,了解村里当前疫情防控和扶贫工作重难点,提出了党校近期的帮扶计划。大的方面,继续争取资源为村里修路。小的方面,为爱心超市添货,为村小学捐赠新书,协助村里编撰行政村制度汇编等。趁着李校长座谈的时机,我和文智走出小屋,在村委会楼前和村治安委员赵瑞交谈了起来。这小伙有头脑有干劲,在我们的鼓励和指导下,几年来,他包鱼塘、养龙虾、搞装修、跑运输、出租农机等,在村里是个致富带头人,也为一些贫困户提供了打零工的机会。

座谈结束后,李校长要走村入户,我便陪他看望我帮扶的两个五保贫困户。

两个老头儿比我父亲年长几岁,我感觉也像多了两个大爷,对他们感到亲切。一个叫陈井好,81岁,老伴去世多年,养女很少来往,独自一人生活。前年他还住在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的茅草土房子里,朋友们看了我拍的照片都惊叹,戏称拍农村革命剧时能用到,调侃中让人听了有些心酸。去年学校和村里共同努力,给他盖了两间砖瓦房,比以前安全敞亮多了。另一个老人叫陈井联,83岁,一辈子没婚娶,和他的六弟为邻,相互照应。老爷子身体心态都不错,身板硬朗、面色红润,每次看望他都笑呵呵的,送我很远才回去。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陈井好老人的家门口,我喊了一声大爷,老人开心地迎了出来。李校长走进屋里跟老人唠嗑,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和扶贫政策兑现情况,老人笑呵呵地连说:“都到位了,还是共产党好呀,在哪个朝代也享不上这个福呀!”墙上更换了新的扶贫卡,我和扶贫队长的照片资料都在上面,对于孤寡老人来说,有了国家的保障,有了扶贫工作者的关心,他就多了一份依靠和心灵上的寄托。

陈井好大爷陪着我们一起走到陈井联老人六弟家的大院门前,气派的大铁门刚漆了朱红色,很喜庆。他六弟两儿两女,虽然个子矮小且背驼得厉害,但能看出来日子过得很红火,一个农家大院,两层小楼房,五六间偏房。红墙绿树掩映之下,鸡鸭成群,自由觅食,大犬小狗,欢快奔跑。特别是大门右侧的羊棚里,两只白褐相间的大波尔山羊添丁入口,刚满月的双胞胎小羊依偎在妈妈身边吃奶,一家四口生活得很温馨。拾掇拾掇,装饰一下,不就是城里人向往的田园生活嘛。

穿过楼房和偏房之间的小巷口,就来到陈井联大爷的栖身之处。愉快的交谈后,大爷和他的六弟一行跟我们依依告别。

在即将离开村委会时,又下起了蒙蒙细雨。穿过淡淡的雨雾,放眼望去,大片的麦田和油菜花,绿的滴翠,黄的明媚。农田旁的小河里溅起点点雨滴,给恬淡娴静的乡村景致增添了几分生机和动感。而在村落前的麦地里,隐隐约约静立着几棵粗壮葱郁的大树,见证着这个村庄的幸福蝶变。

新闻推荐

情暖孤寡老人

一件件裹着乡音、乡情的端午衣,一份份表达着敬老爱老心意的“粽子套餐”,让怀远县荆山镇六十多位在敬老院颐养天年的...

怀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防溺水宣传进校园2020-06-24 08:07
评论:(彭庙村的幸福蝶变 □洪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