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怀远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切实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订单农业对接“大市场”
“夏种到今天傍晚基本结束,俺们今年种的水稻和高粱都是订单种植。”6月17日,怀远县徐圩乡徐圩村的地头机声隆隆,一幅热火朝天的耕作景象,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跃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摸索,目前合作社全部采用订单种植,今年夏天2.6万亩软籽小麦通过订单销售的形式,早早被四川一家知名酿酒企业预订。
作为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从事半辈子农业生产的尚跃坦言,不能只埋头种地,还要抬头看路。“我们主要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走农产品加工的路子,做出自己的特色,像小麦、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目前都实现了精深加工,附加值大大提高,老百姓也跟着受益。”尚跃说。
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怀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通过订单生产,积极建基地、带农户,全县先后建设了90万亩糯稻、31万亩瓜蔬、10万亩特色水产品、2000万只家禽、60万头生猪等生产基地。已创建4个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园、13个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2个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全县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1000余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个,市名优农产品34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9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个。
该县强化结构布局,推进三产融合。培育“绿色农业+休闲旅游+互联网”的融合模式,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围绕茨淮新河区位优势,打造百里石榴长廊观光带;围绕四方湖区位优势,打造集特色养殖、瓜果采摘、休闲垂钓、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模式。通过农业循环链条,打造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做“活”培“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引领、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龙头劲舞引领加工业
安徽今三麦食品有限公司是怀远县招商引资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企业。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搅拌面粉、饺皮,馅料加工、灌装、饺子成型、冷冻、装袋,一气呵成。
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前这些糯稻主要以糯米原料的方式直供给上游企业,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如今通过精深加工之后,不但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利润也成倍增长。“公司已在万福镇等地流转近两万亩土地,作为糯米和馅料的订单种植基地,有效保证了原料的品质可控。”该负责人说。
鼓励企业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三产融合的重要抓手,着力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附加值,努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怀远强化龙头带动,依托白莲坡食品产业园,目前米老头食品、今三麦食品、湘园食品、天雪面粉、亚太石榴果酒/果醋、天兆果汁/蒸馏酒、蒂王白酒等食品加工企业已陆续入驻。园区年加工粮食能力达70万吨,加工特种饲料3万吨、白酒2万吨,仓储容量达50万吨,直接吸纳就业人口1100余人。全县已形成以鑫泰粮油、兄弟粮油等企业为龙头的糯稻加工产业集群,以雁湖面粉、天雪面粉等企业为龙头的小麦加工产业集群,以成果石榴酒、亚太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石榴加工产业集群,以中草香料、威斯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蔬菜加工产业集群,以禹王生猪、大禹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畜禽养殖、加工产业集群,以淮丰园、黄淮甲鱼等企业为龙头的水产养殖产业集群。
“围绕糯稻、石榴、小麦、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外资、启动内资,目前已初步形成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怀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目前,全县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7家,其中省级22家;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8家,其中省级13家。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县级层面,该县陆续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设立农业产业化奖补资金,对开展规模经营、实施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和奖励。
强园区、壮龙头,以重点产业集群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怀远农业产业化实现高质量、高速度提升。2019年,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57.1亿元;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247亿元。自2018年安徽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以来,怀远县连续两年均位居20强县之首。
新闻推荐
抢抓农时确保夏播面积“只增不减” 全市430多万亩秋粮作物正在有序抢栽抢种
6月17日,小溪镇化明塘村农民在抢种水稻。李向前摄本报讯(记者杨露露)稳定粮食生产,秋粮是大头。随着夏收的...
怀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