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花生收上来之后直接在地头卖掉,卖不上好价钱,如今在扶贫车间里用机器‘过’一下,价格噌噌往上涨。”5月13日,记者在怀远县包集镇小集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崔玉龙高兴地说,自从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小集村全村2780人,贫困户有38户78人,村集体土地5090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怎样把劣势转变成优势,带动全村脱贫致富,成为小集村村“两委”工作重点。“我们村及周边是花生产地,有着几十年的花生种植传统,如果能引进花生加工企业,不但能带动贫困户就业还能使本地农作物就近消化。”崔玉龙说。
2017年,投资40万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包集镇重点扶贫项目扶贫车间落户该村,这让小集人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走进扶贫车间,记者看到储备好的花生经过去壳、挑选、封装入袋,再由工人进行二次筛选,车间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车间负责人乔现宝告诉记者,这些经过粗加工的花生发往广东、广西、江西等地,为油厂和食品加工厂提供优质原材料。“自从车间开始生产以来,周边乡镇的花生都往这里送,我这边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高一毛钱。每年能消化当地种植的花生6000吨,小麦4000吨,玉米3000吨。”乔现宝说。
目前,车间稳定带动周边15人就近就业,其中贫困户7人。家住大营村的伍晓玲就是其中之一,在扶贫车间就近上班后,伍晓玲除了能照顾家里,每个月还能有1500元的收入,2018年底,靠自己双手的伍晓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扶贫车间就地取材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带动全村和周边10多个行政村扩大花生种植规模。“我经营家庭农场,去年种了30多亩花生,自从有了扶贫车间销路不用愁,今年扩大到40亩。行情比去年还好,去年每亩地收到500多斤,价格开始是4块多,现在涨到6块,今年每亩地能收到3000多元。”村民蒲春光说。
据介绍,扶贫车间除了带动就业以外,每年的租赁费用2万元到年底会给贫困户分红,让部分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享受到扶贫车间带来的红利。“现在正准备新建油厂,引进花生榨油机,将原料进一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鼓励村民们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把小集村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花生村。”崔玉龙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清勇)怀远县榴城镇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镇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之基。建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懂...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