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正是夏粮生产的关键时节。走进素有皖北粮仓之称的大河湾地区,眼前一望无垠,绿色遍野。
小麦陆续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多发和灾害性天气多发的时期,开展“一喷三防”也到了最佳时期。这边是一刻耽误不得的农时,徽粮集团种植基地里,生产部副总经理孙洪胜却有条不紊,原来早在一个月之前,5000亩小麦的“一喷三防”生产计划已经安排妥当。
田埂上,稀稀拉拉的站了几个人,记者不禁有些担心,孙洪胜却胸有成竹:“咱是科技种田,不靠人海战术。”
话音刚落,飞防无人机从远处飞来,原来怀远县现代农机合作社包下了整个春季田管农事服务。而根据协议,5000亩小麦首次防治3天就能完成。
“500名老乡需要干上10天的活,10台无人机3天就能完成。”市植保站站长李文鞠告诉记者,和农时赛跑,靠的不是人力却是先进农机,而且飞防作业不仅不受天气条件制约,还避免了传统打药对小麦踩踏,用于中后期田管再合适不过了,是名副其实的高效率、低成本。
植保用上无人机在蚌埠市已经不是新鲜事。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在徽粮集团,种田模式的变革还远不只是节约人力和成本这么简单。
和孙洪胜的一番交谈后,记者得知,这5000亩粮田只有4个人在种植和管理。“有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企业这样的‘田保姆’助力,咱少操心、不跑腿。”孙洪胜进一步解释,“咱这4个人也不需要亲力亲为,只需要做好计划和技术指导,收种管交给他们就妥了。”
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是规模种粮的“生力军”,而让“生力军”和农户轻松上阵的,正是出钱购买的耕、种、管、收的土地托管模式,被称为“田保姆”。通过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田保姆”的助力,就能实现“一个电话到地头”“足不出户备春耕”。
“专业化种地不仅节约了生产资料成本,更提高了粮食生产专业化水平。”采访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孙善军告诉记者,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引领农民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也在逐渐凸显,减人力、降成本、增效益,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筑牢夏粮丰收的基础。
新闻推荐
今年蚌埠市首批“救急难”资金发放 救急难基金会成立以来已经救助了73人 发放救助金233万余元
本报讯(记者陈昂通讯员宣晓海)3月30日,蚌埠市救急难基金会2020年第一批直接救助对象资金进行发放,来自蚌山区...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