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怀远 > 正文

“细说蚌埠过去那些事”之三十八 上窑青瓷

来源:蚌埠日报 2020-01-03 08:33   https://www.yybnet.net/

蚌埠东郊出土的隋寿州窑青釉四系盘口壶206国道蚌埠段挖出隋代青瓷壶上窑位于淮河中游南岸、蚌埠西南,邻近窑河与淮河交汇处,地扼要冲,交通发达,自古一直属怀远县境,是中外驰名的古寿州窑发源地,安徽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地方窑口之一。

隋唐北宋时期,包括蚌埠地域在内的淮河流域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一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繁华的水陆交通要道,享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美誉,寿州窑享有盛名。

古“寿州窑”发源地

上窑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属蚌埠地域,是中外驰名的古寿州窑发源地,安徽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地方窑口之一。

上窑位于淮河中游南岸、蚌埠西南,邻近窑河与淮河交汇处,地扼要冲,交通发达,自古一直属怀远县境,直至1951年1月才划入新成立的淮南市,1960年2月此地发现烧制黄釉瓷器的古窑址,保存完好。2015年10月20日,在206国道蚌埠段改建徐郢村工地施工中,挖出1件隋代四系盘口青瓷壶,线型结构无论是直线或是弧线都很有力,整个器形保存完好,莹润美观,壶颈有一个可以系绳子的耳孔,壶口呈盘子的形状,初步判定是隋代随葬品。其出土地点距上窑较近,应属上窑青瓷。

上窑地处上窑山之南,上窑山地下蕴藏着得天独厚的陶土和煤炭资源。南北朝中晚期,北方避战乱而来的制瓷工匠们一路逃难,在上窑发现蕴藏丰富的高岭土,由此落户定居,掘地立窑,抟土成坯,伐木为薪,滤泥成釉,上窑烧制瓷器蔚然成风,呈现繁荣景象。此后数百年,窑火不断,古镇酒肆茶舍比肩,南北商贾云集。

隋唐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陶瓷制作业蓬勃兴起。上窑地区的粘土、焦宝石、石灰石、紫砂等自然资源极其丰厚,而这些资源正是制造陶瓷的必要原料。《怀远县志》记载:“县南六十里以近洛河,两峰迤逦,下有煤窑,土人斫石烧灰,博泥为填,烧造盆盎等器……又产赤白垩土,涂釉者取焉。”上窑在唐代为寿州所辖,因过去窑系多以州名称呼,故产地世称“寿州窑”,釉色早期多青釉,晚期则是黄、黑并举,是当时中国七大瓷窑之一。

上窑是一处较早的青瓷系统瓷窑,是中外驰名的古“寿州窑”发源地,从南朝开始就烧造出了胎质坚硬、釉色莹亮的青瓷,此后一直延烧至隋代,主要器物有碗、盏、高足盘、罐、壶、瓶等。造型端庄凝重。胎质坚硬、细腻。胎壁较厚,有大小不同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厚薄不均,有些釉色青中带绿或青中带黄。瓶和罐上有装饰纹样,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上窑青瓷在器型、胎釉及纹饰方面,均与同时期的北方青瓷特征相同,在器物种类上吸取当时南方青瓷造型秀气、胎质致密、气孔细小、釉色青绿发翠的特色,而生产当时南方普遍的盘口壶、四系罐等器物。上窑青瓷融合我国南北方青瓷造型的特点,形成了过渡地带早期寿州窑器物造型鲜明的地方特色。

过去,蚌埠东郊曾出土1件隋代盘口青瓷壶,四耳,鼓腹,平底,高35厘米,腹部以上为青釉,釉色莹润,并有细小开片,露胎处胎体细白紧密,腹、肩部共饰四层不同的朵花草叶纹,腹下部有20多道自然流釉痕,胎质坚硬色黄白,内外均施半截青釉,下釉面光亮透明。该壶制作考究,器形端庄古朴,浑然天成,气韵独特,为寿州窑瓷器中的精品。市区西南及怀远县、五河县也出土过隋唐时期的寿州窑瓷器。

畅销江淮,输往国外

唐代寿州窑进入鼎盛的黄金时代,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器物外观色由青釉改为黄釉,胎色也由青灰变为白中泛黄,“寿州瓷黄”成为举世公认的寿州窑精品瓷。据晚唐陆羽《茶经》记载:“寿州窑位于凤、怀,釉色黄茶色紫,声如罄明如镜。”将寿州窑黄釉茶具瓷列为上乘斗茶瓷列第五位。《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也证实:江南寿州,唐时烧造,其瓷色黄,肯定了寿州窑最早创烧了黄釉瓷。寿州窑由青瓷向黄瓷的转变,在中国陶瓷工艺演变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继北朝晚期白瓷出现以后,在单色釉方面兴起的又一新的品种,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黄釉则以寿州窑最佳,并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唐代七大名窑之列。

寿州窑从六朝中晚期创兴,经过隋代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历经350余年,产品畅销江淮各地,甚至输往国外,是安徽地区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地方窑口之一。古寿州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上窑的余家沟、管咀、高窑、洪岗咀和上窑医院5个窑区。考古发掘也证实,在西起河南东至扬州的江淮、沿江各地都出土有寿州窑产品。从出土的寿州窑瓷器看,无论是早期青瓷还是后来的黄瓷、黑瓷及绛红釉瓷,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其窑品器件厚重,胎质坚硬,造型朴拙,釉彩浓郁,以生活用品居多,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

唐代末期,寿州窑因无节制地生产,造成蕴藏的瓷土逐渐枯竭,加之社会动乱,南北政权在此争夺频繁,战火纷飞,导致寿州窑产品质量不断下降,日趋衰落,直至停烧。明代中期,“秦墟”(即上窑)窑业再度复兴,俗称“缸窑”,盛产陶缸,素有金缸、子孙缸之美誉,尤其是金缸,釉色明亮,金光闪烁,质似青铜,色如美玉,扣之有声,工艺考究,独领风骚。清康熙《凤阳府志·地舆志》载,明代以“窑”命名,更名“秦墟”为“上窑”,“洛河山”为“上窑山”。

寿州窑是唐代烧制黄釉瓷器规模最大的窑场,也是迄今全国发现最早的一个以烧制黄釉瓷为主的瓷窑。窑址附近今天仍有黄色瓷碎片和窑具出露。2001年6月,寿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失传1500多年的古寿州窑瓷烧制技术研发成功。

新闻推荐

魏庄镇 筑牢冬季安全防线

本报讯(施福明)怀远县魏庄镇多措并举筑牢冬季安全防线,进行安全防护排查。对各村沟塘、水渠等进行排查,检查是否装有...

怀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细说蚌埠过去那些事”之三十八 上窑青瓷)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