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从单位帮扶的贫困村怀远县常坟镇彭庙村回来,翻看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我忽然有想写篇扶贫日记的想法。也许是在朋友圈发个九宫格图片或者将图片打包存放在相册里不足以更好地记录这段经历;也许今天立冬且是记者节,我也应景地做了一件事,采访扶贫对象并拍了小视频作为纪念;也许是有种情感积蓄已久,潜意识里有想述说的欲望。
中午时分,五十余名党校人集合出发了。历经两个小时的颠簸车程,又徒步两公里,我们来到了彭庙村村委会。扶贫队长将我们引领到会议室,结合最新政策和扶贫要求进行了系统的辅导。
去往两位贫困户家的路,我已经走了数十遍,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周边的景致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一路走,一路拍。可能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又在农村挂职锻炼过,我对乡村有种特殊的情感。走在这条路上,我想起了看望他们的一些场景。两位老人都是80岁上下的五保户,比我的父亲年长几岁,我喊他们大伯、二伯,因病致贫,国家政策兜底,我所能提供的帮助有限,也就是讲政策、送物品、拉家常等。但两位老人很朴实、很知足,每次见到我都感到很亲切,依依不舍地送我很远才回去。记得有次我给他俩带了一大包我父亲的衣物,放在村委会。我看望他们后,前脚刚走,就见大伯二伯往村委会赶去,那笑呵呵的表情好像急于看到“闺女”送的礼物。两位老伯一个终身未娶,一个养女远嫁。在扶贫政策保障下,虽然衣食无忧,但是寂寞孤单,多了我这个“闺女”,也就多了一分依恋,而对于我来说,也同样多了一分挂念。
不巧,当天二伯不在家。巧的是,我在去往大伯家的途中,遇到了大伯的四哥,老人家87岁,精神好得很,一点没看出来如此高龄。在交谈中,得知他们兄弟姐妹6人,从80岁到92岁不等,全部健在且健康,真是长寿之家呀。大伯四哥陪同我到了大伯家,大伯不在,我正略感失望,后来发现大伯在邻居弟弟家晒稻子呢,见到我,他放下手中农具,喊着我的名字,笑呵呵地走过来。我给二老拍了照,录了视频,大伯连说党的政策好,我们都会心一笑。
从彭庙村回来的途中,脑海里浮现的是村民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张张饱经风霜的脸。其实对于我们帮扶者来说,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解决贫困落后的症结,拉近和乡亲的感情,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那句掷地有声的话,“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图为新庄村村内角园文化小品新庄村,位于怀远县白莲坡镇南部,水田农田兼有,自然条件优越,是一座以稻麦种植为主的...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