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怀远新闻 > 正文

心中的父亲 ◆辛礼学

来源:淮河晨刊 2018-07-31 15:46   https://www.yybnet.net/

2018年6月17日清晨,我在海南省琼海市一所公寓内独自醒来,这里距离我的老家蚌埠市怀远县有两千多公里,天有点阴,没有下雨,窗外的万泉河依旧宁静美丽,隔壁那栋楼里持续传来跑调的笛声,今儿没有再吹奏《我爱你中国》,隐约听起来好像是《神话》。

当天是星期天,紧接着就又要端午节了,不用上班也不用出去奔波,难得放纵自己可以慵懒一次……

手机信息几乎全部被父亲节或群发或商家或所谓孝子孝女们的孝心刷屏,每一条都在提醒我当天是西方的父亲节,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热衷于跟国际接轨,过洋节比过传统年都起劲。

女儿发来祝福信息,她正在去老家看望奶奶的路上……暖流震颤,心总能无条件被女儿软化,对女儿的爱怎么满都觉得还不够。

合起手机,幽然忆起我的父亲……一时间心情复杂。

父亲于九年前离开了我们,我一直把他的身份证珍存在随身的皮夹子里,像是他每天都还跟我在一起……这会又忍不住一遍遍看那证件上的照片,亲近又遥远,温暖又疏离……突然很想写一写我的父亲!

父亲属龙,于1928年生在山东东平。因时局动乱,家境贫寒,少年时便随父母南迁,定居安徽怀远。长大后为了生计,曾长期在本地做长工,也曾去到南京打各种零工,做过木匠、砖瓦匠等,甚至在爆米花时操作不慎,还把左脚大拇指炸坏了……自我有记忆开始,就眼看那个严重向内倾斜的脚趾头,还好奇地摸过。

后来,跟他一起在南京打工的大伯,留在了南京,奶奶随大伯生活,父亲就回了怀远,跟母亲一共生育了十多个孩子,存活下来十个,除却送给别人家养大的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其他孩子全部由他们亲自养大成人!我是老九。

每年春节,父亲都会带一个孩子去南京看望奶奶和大伯一家。在我七岁那年,父亲带我去了南京,那是我第一次走出乡村!一切都是新鲜的,第一次乘坐火车,惊叹火车竟然有那么长,每见到一列火车都要认真地数到底有多少节车厢,南京火车站那个兔唇大爷挎着篮子叫卖的鲜肉大包子实在是太好吃了……我现在还清晰记得那个味道和那趟旅行。

奶奶长寿,活到九十多岁,年迈的她舌头不听使唤,总是不停地在嘴里搅动,年幼的我跟她比赛吃糖果,她比我快多了,我只好耍赖直接用牙齿嚼碎才能赢她,她睡着的时候,舌头会伸出外面一截,我一点都不害怕,还总是试图帮她把舌头推回到嘴里……这些都是儿时的记忆。

父亲身材高大,肩宽体健,声音洪亮,性格刚烈……典型的山东大汉形象!满脸的络腮胡子屡屡扎到我,记忆尤为深刻,待他年老后就是锃亮的光头,浓密的飘胸银须配上红润的脸膛和那慈祥的笑容,很是让人想要亲近。

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父亲必须要不停地劳作,就这么劳碌了一辈子。我们常听母亲说起他年轻时候劳作的艰辛:打长工时每顿吃一筷子烙饼(一根筷子扎进放烙饼的匾筐,扎满了筷子那么多);打河坝(人工挖河筑坝)时单手把装满泥土的独轮车推到坝顶……

父亲年轻时抽烟喝酒,年老后全部都戒除了。他抽的是旱烟,喝的是散酒,长长的旱烟袋别在腰间,盛烟丝的布袋油光铮亮,甩来甩去,闲暇时取出来按一窝抽一口,解劳排忧。父亲酒量很大,在南京做木匠时曾步行半日赶路,又饥又渴,路遇小店,用蓝边大碗打满两碗散酒,泡上随身携带的馒头,一顿吃喝,酒饱饭足继续赶路,行远回顾,仍见店主于门外惊诧遥望。

有一年,父亲年近八十时来城里看我,同样爱酒的岳父取一瓶好酒请他吃饭,我启一瓶啤酒陪同,他二人酒风完全不同!岳父久居城市,小盅慢饮,间或吃菜聊天;父亲不会客气,端起必干,多次劝其慢喝,仍刹不住。很快一瓶高度白酒见底,两人仍气定神闲,父亲还吃了一大碗米饭。旁边的我一瓶啤酒未尽,就已是头晕脑涨,面红耳赤……我随母亲,没有遗传到父亲的好酒量。

父亲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不得已吃米饭必须开水冲泡才可。父亲还爱吃元宵,我带他去吃过蚌埠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雪圆元宵,从那以后每次来市里都要去吃上一碗。有一次在家里吃过饭,我送他去车站回老家,他提出要去吃雪圆元宵,我说你刚吃过饭,还能吃的下去吗?他孩子般诡秘地说能!特意留着肚子呢。

父亲不识字,却一生都尊重文化人,说起谁好,第一句总会先说人家识文断字……我们兄弟姐妹虽多,父母亲都尽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上学读书的机会,尤其是我们三个男孩子。

大哥生于1949年,聪慧过人,曾跳级升学,是当地的第一个大学生,为家乡服务一直到退休;二哥敦厚朴实,不爱读书,现在老家种田留守,兼做些木材生意,父母年迈后多由他和几个姐姐照顾;我是老幺,自然得宠最多,自幼喜欢看书,甚至用草筐从姨父家挎回很多古书来看,多是繁体字,连猜带估,囫囵着看……

父亲知道的很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基本都来自说书的和地方戏,小时候我也痴迷听大鼓书和听戏。我看书的时候,父亲每每都会抽着旱烟,笑眯眯地凑过来,讨好地说:念念,念一段我听听……我不理他,说你知道我看的啥你就要念念?后来我学了文博专业,在博物馆工作,他很觉得我了不起!有一次回老家,他郑重其事地跟我探讨《杨家将》里面的某个具体情节,我跟他说,你说的那个事不是历史是演义,是写书的编出来的,他很诧异,在他的意识里,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每一个情节都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怎么可能是编出来的呢?

父亲对我们的爱是毫无保留的!那时候家里条件差,冬天里最是难熬,孩子多被子少,父亲夜里经常都只盖半个身子,把更多的温暖留给母亲和我们!早上醒来,他早已把我们的棉袄棉裤烤热,好让我们穿着能更温暖舒适些。到了夏天,蚊子多,天气热,常常是难以入睡,父亲就帮我们摇扇子,多少回于梦里醒来都看到他还在摇……母亲说有一年天气特别热,我还小,总是哭闹,难以入睡,父亲就长时间抱着我站在溪水里来回摇,给我降温。我受够了总是穿哥哥姐姐们穿小了的衣服和鞋子,父亲总能想到办法,至少在过年的时候给我添一件新衣服或者新鞋子,安抚一下小孩子的情绪。

父亲心灵手巧,家里的桌椅板凳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做的,装柴火的筐箕也都是他自己用荆条编出来的,家里的东西坏了,也都是自己修理……我的童年虽然条件不好,但也过的无忧无虑,满满都是快乐的回忆。尤其是克服重重困难上了大学,后来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点用的人……这些都得益于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

父亲身体强壮,极少生病,连感冒都很少,却在年老患上气管炎,进而发展成肺气肿,大概是因年轻时劳累、抽烟、受凉的缘故。

2009年8月初,我出差上海,路上接到老家电话,说父亲生病,我以为是小毛病,说三天后回来再去看望他。三天后回来正在吃午饭,又接到电话,母亲说父亲不太好,让我赶回去!我放下碗筷,叫上老婆孩子,让大舅哥开车,一路狂奔,哭着赶回家里。父亲躺在床上,脚上吊着水,水却是滴不进的,母亲说父亲已经躺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不睁眼。听到我们回来,父亲突然睁开眼睛,坐起身来,笑容满面,说都回来了,还拍着床让女儿坐在他那里说话。

我的心落了下来,以为没事了,几分钟后,父亲说有点累了,让我扶他躺下,接着就昏迷了……我做了一件至今都后悔的事!我张罗着送医院抢救,母亲和二姐说不要去了……我怎么都不愿放弃,坚持开车送父亲去医院抢救!医生给他手指上夹了监测仪,父亲都用指甲弹掉了,我一次次又给他重新夹上……医生很有经验,说赶紧回家吧,现在还来得及。于是给他打了强心剂,坐上车子就往家里赶,大哥坐在副驾驶举着吊水瓶,我抱着父亲坐在后排……

父亲静静地看着我,神态安详而放松,眼睛却慢慢变得浑浊不清,最后闭上了双眼……下车后众人刚将他抬进家门就咽气了。

后来看了很多临终关怀的文章,我才知道应该在父亲最后的时候守着让他安静地离去,不该强行颠簸抢救,打扰他最后的时光……

九年一晃而过,父亲虽然走了,于我却像是从未远离!在这个异乡阴天的父亲节,再一次捧着父亲的身份证看了又看……父亲永远都在我的心里,从不曾离去!

新闻推荐

张广珠同志逝世

中共党员,蚌埠市宏业肉类联合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原肉联厂)离休干部张广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7月22日15时58分逝世,享...

怀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怀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心中的父亲 ◆辛礼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