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立夏,怀远县龙亢镇韩庙村的蔬菜大棚内莴笋一片碧绿,长势喜人。虽还未成熟,但68岁的贫困户王桂明的脸上已满是丰收的喜悦。去年仅一个夏天,王桂明光靠大棚就赚了六七千块钱,不仅把2600元大棚租金全部挣回,还为扩大租赁面积增添了本钱,这让他对今年的夏季充满了期待。
前几年,因为儿媳生病,王桂明一家不仅耗尽积蓄,更欠了30多万元债务。年过六旬的他一边守着家里一亩多地,一边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日子一贫如洗。从2016年开始,王桂明的生活有了转机。那年起,在县、镇支持下,韩庙村建起了扶贫科技示范园,共建了一百多个大棚,专门种植大棚西瓜和反季节蔬菜。贫困户在示范园内务工,每天能有几十元的收入。把这些大棚租给贫困户经营,每年每亩地纯利润能有7000元左右。
“从之前揭不开锅,到现在日子慢慢富裕,全靠这个示范园。”王桂明说,看到村里建大棚,自己主动要求承包。没想到村里除了在租金上给予自己优惠,还把种植的蔬菜纳入科技示范园进行统一指导、统一销售,卖往上海、杭州等地。自己在租赁种植之余,也主动承担起了周边几座大棚的除草除虫任务,每天能多出五六十元的收益。
“王桂明能够成功脱贫,主要得益于有产业作为支撑。”韩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蒋泽瑞说。在韩庙村,有30多户贫困户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此外,村里还发展了龙虾特色养殖、木材加工、拉杆箱生产等产业,建设了扶贫车间,村集体年收入目前已达到36万元,贫困户从246户减少到13户。
兴产业,强动力。韩庙村的变化是蚌埠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蚌埠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不断转变工作理念、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大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同时,深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努力培育一批特色村、专业村,做大、做强、做精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全市已建成“扶贫车间”141个、“扶贫基地”424个,扶持4.86万户贫困户发展到户产业扶贫项目5.51万个,户均1.1个, 88个贫困村发展产业扶贫项目472个,项目到村覆盖率100%。
在开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蚌埠市重点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特色产业、适应性农业,大力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探索订单农业、合作经营、入股分红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升产业扶贫成效,不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怀远县徐圩乡就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受益者。作为“一户一块田”改革的发源地,徐圩乡新的农业经营方式已经改变了全乡5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活。贫困户江明华一家两口人全部因病致贫。原先他家承包的11亩耕地零星分散成6块,土地分散、人手紧缺,给日常耕种带来了很大不便。村里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后,江明华通过互换耕地,整合成了一大块整田,不仅有利于机械化耕种,也节省了生产成本,每年可增收5000多元。“今年打算把土地流转出去,到时候还能赚得更多。”江明华说。
以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据市农林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蚌埠市把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相结合,不断挖掘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潜力,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同时,加快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互联网+”扶贫产业新路径,加大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坚持“户贷户用”方向,推动产业扶贫的持续性、稳定性,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受益。截至4月底,全市已经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344万元,实施资金收益扶贫项目64个,带动69个村增收86.76万元,村均增收1.26万元。
“贫困户不能靠等,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双手去改变生活。”这是怀远县白莲坡镇姚山村贫困户巨涛说的话。巨涛家有四口人,两个孩子在读书,生活贫困。巨涛和妻子一直想通过发展大棚蔬菜脱贫,但苦于缺乏资金,一直没有实施。姚山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帮助巨涛家申请了共计8万元的无息扶贫小额贷款。拿到这笔钱后,巨涛承包了10亩土地,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同时承包了6亩鱼塘,养殖了600多只肉鸡、肉鹅。靠着勤劳和努力,如今,巨涛全家的年均纯收入5万多元,去年底,光荣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支撑,更离不开贫困户自身努力。”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蚌埠市加大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和成效宣传,始终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扶技、扶业“五位一体”,不仅大力开发适合贫困劳动者的公益性岗位、居家就业岗位和辅助性岗位,帮扶贫困劳动者就业,还加大司法扶贫力度,强化普法教育宣传和引导,积极破解脱贫攻坚过程中子女依法履行赡养义务的难题,切实保障贫困老人安享晚年。“相信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措施,会有更多贫困户像巨涛一样顺利就业,在产业支撑下实现长期稳定受益。”该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我特别爱书。每天晚上没有书我睡不着觉。因为在那里,你会开阔视野、充实思想、改变人生,更能让我们寻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与理想。从小,我就很喜欢看书。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
怀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