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怀远新闻 > 正文

花鼓村舞热乡村文化潮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2-02 18:26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怀远县在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中文化先行,不仅解决农村花鼓灯班子生存问题,同时还让花鼓灯艺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 本报通讯员 吴高翔本报见习记者 孙言梅 文/图

怀远花鼓灯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强烈乡土特征的舞蹈艺术。它的舞蹈动作大都是从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提炼发展起来的,如“簸簸箕”“单挎篮”“燕子试水”等,融入歌唱、小型戏曲节目等形式,热烈奔放,场面壮观,加上用大锣、大钹、花鼓、小锣伴奏,形成了节奏欢快、铿锵有力的艺术风格。

如今,热爱花鼓灯艺术的民间艺人通过搜集、学习、继承和发展,使花鼓灯表演艺术成为盛开在涡淮大地的奇葩。

老艺人传承“非遗”

立冬过后,淮北平原夜晚虽然寒冷,但不能阻挡人们表演、观看花鼓灯的热情。荆芡乡沙沟村花鼓灯锣鼓打得热火朝天,村民范元兰上妆时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锣鼓一敲、脚板痒痒,每天晚上不玩上一场花鼓灯,睡觉都不踏实。 ”越来越多的“花鼓灯谜”和范元兰一样,给自己找乐呵,为村民送乐呵。老艺人对花鼓灯艺术情有独钟,成为“家常便饭”。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东方芭蕾”美誉的花鼓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可口“文化大餐”。

每当夜幕降临,在城关镇梅郢社居委路灯下,一位红光满面老者和着锣鼓的伴奏,高举岔伞,边歌边舞。那歌,句句珠玑,声声入耳;那舞,身随伞动,伞随身舞,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新意迭出。梅其柱是花鼓灯“十大艺人”中的“全才”,是城乡居民“稀罕”的民间老艺人。男声的文伞调、挎鼓调,女声的小玉琳调、慢赶牛调、淝河调等,他都得心应手。老梅愉悦地告诉记者:“建设美好乡村文化先行,为村民‘赶场子\’一点不觉得累、不觉得老,俺是越唱心里越快活,一天不玩花鼓灯,心里就不舒坦。 ”

正是与梅其柱一样的民间老艺人,利用花鼓灯表演艺术,演身边人、说身边事、颂党的惠民政策。在说唱表演艺术中,身边好人好事和党的方针政策广为传播,不仅使地方艺术不断散发浓郁的乡土气息,还有效地实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与弘扬。县文广体新局审时度势,准确定位,激发群众自发传承、弘扬花鼓灯艺术的热情。

草根艺术出国门

“风摆柳,就是要把彩扇舞得更欢快一些……”11月13日,在常坟镇文化馆排练花鼓灯的现场,花鼓灯艺人马彩娣给新招收的10多名“小兰花”做示范。

自上世纪80年代从婆婆手中接过花鼓灯技艺开始,马彩娣圆了自己的“国际梦”。去年,她和丈夫应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和美国夏威夷政府邀请,带领大河湾的孩子赴美国夏威夷演出,花鼓灯表演《大河湾的孩子们》在第七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上一举夺魁。

在怀远民间,让花鼓灯艺术从被冷落到热衷,不止马彩娣等艺人孤军奋战。目前,该县形成以县师范学校、常坟镇、鲍集镇、河溜镇莲花村为龙头的花鼓灯人才培训基地。 “花鼓灯从民间发展而来,根在民间,要想发扬这一‘草根艺术\’,必须让全民参与,恢复‘千班锣鼓百班灯\’的繁荣景象,这样才具有生命力。 ”县文广体新局负责人说。

常坟镇以镇文化馆为阵地、镇中心小学为依托,长年举办少年儿童花鼓灯培训班,建立安徽省第一家花鼓灯艺术培训中心,聘请老艺人、老编导讲授花鼓灯艺术。培训中心坚持“立足安徽、服务全国,扩大交流,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从娃娃抓起,广招学员,一大批经过摔打和磨炼的花鼓灯小演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中心培养的小鼓手、小锣手、小兰花、鼓架子就有1000多人,其中有300多人被省内外大型文艺团体录用,35人被特招入伍,活跃在部队歌舞团或文艺演出队。

目前,怀远县已有锣鼓班子103个,花鼓灯班子32个,成为名副其实的“花鼓灯之乡”。

“千村百馆”乐农家

怀远县结合“千村百馆”文化结对活动,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整体功能,组建民间花鼓灯班子,解决演出经费和场地。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欢乐进中心村,并采取“送”服务与“种”服务形式,引导农民参与文化活动,让花鼓灯艺术为乡村红白喜事、开业庆典服务,实现了演艺补助与演艺有偿服务相接合,解决了农村花鼓灯班子“缺少灯油钱、演出无报酬”的生存问题。

该县还把 “十大花鼓灯老艺人”当作“火种”,合理组织安排老艺人对传承人进行培训和无偿指导,形成了“村村响起锣鼓声、庄庄有人爱玩灯”的火热场面。牛王村是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过去一到农闲时间,大多数农民都猫在家里没事干,搓麻将、打扑克。自从组建业余花鼓灯班子,“麻友、牌友变成了灯友”,村民吕恒德自信地告诉记者,还是老祖宗留下的“原生态花鼓灯”让人着迷。和牛王村一样,该县100多个有花鼓灯班子的村靠舞灯传递社会正能量。

闻名涡河两岸“灯窝子”的草根艺人周凤登指着家中“锣鼓家伙”说:“现在富裕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几年,县里委派民间艺人建队或指导村民自排、自演花鼓灯小节目,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涡河北岸的大窑村花鼓灯班子以繁荣和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为落脚点,发挥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了村民间的感情。

在怀远,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花鼓灯艺术带来的快乐。

题图:怀远花鼓灯表演。

新闻推荐

“灯窝子”里升起“国际梦”

■ 本报记者 丰静“咚咚锵,咚咚锵,隆滴隆咚咚咚锵……”1月30日,雪后初晴。记者来到怀远县常坟镇综合文化站,远远就听见锣鼓喧天。走近一看,只见一楼练功房内四十多个孩子翻腾着、跳跃着、欢笑着,...

怀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怀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花鼓村舞热乡村文化潮)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