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固镇 > 正文

固镇老街的前世今生

来源:淮河晨刊 2021-05-25 08:20   https://www.yybnet.net/

牛市巷门头楚汉步行街官巷口老房邢斌收藏的老物件老门牌古朴的老房,沧桑的老井,消失的老桥,平坦的板路……一说起固镇县的历史,就不得不提位于老县城南头的老街。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条长约千米的老街,不仅曾是县城经济文化的荟萃之地,更见证了固镇近代百十年来的沧桑历史。

然而,随着棚户区改造的不断推进,曾经的老街早在十年前就被整体拆除,昔日繁华的老街只留下零星遗迹和当年的地名,但它的样貌和故事却没有湮灭,早已成为众多老固镇人回首往事的记忆归所。

老街的历史

老街,地处固镇县南部,靠近浍河大坝,是一处因交通发展起来的城镇街区。作为县城的核心区域,老街的出现、发展、繁荣乃至最后消失,无不与固镇的发展息息相关。历史给予了老街悠久的过去,也决定了它最终的归宿。

邢斌,是固镇县当地人,也是一名民间收藏家,不但对家乡历史故事了如指掌,更因收藏了大量县城老物件而在圈内闻名。采访当天,记者向他求教当地掌故,他欣然接受采访并分享了大量关于老街的故事。

“固镇县是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建成,因位于谷(澥河)之北,故名为谷阳城。”谈及家乡的历史,邢斌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兴致勃勃地从固镇诞生讲起。据他介绍,谷阳城建于西汉高祖元年,先后作为谷阳郡、阳平郡、阳平县等郡县治达862年之久,后废于唐代显庆元年,至今,仍可见较为完整的遗址。

谷阳城逐渐废弃后,当地居民陆续向北迁往驿站处,久而久之,驿站的周边区域形成了新的居民区,街巷商贸经济日益兴盛,逐步开启了以老街为核心的固镇时代。其后,因黄河决口改道,老街紧邻的浍河也一分为二,其越河支流穿街而过,使得老街周边变成了水陆兼备的街区,桥成为不可缺少的建筑。明洪武年间,官府在固镇兴建驿站,在越河上架设了一座长13丈的7孔石桥,“势若长虹,凌空御立”,甚为壮观,固镇遂又得名别称“固镇桥”。

邢斌告诉记者,依托驿站和滨临浍河的水陆条件,以老街为中心的街区越来越大,集市贸易日益繁荣,整个区域内店铺林立、经济发达,不但是这一区域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而且带动了酒楼、洗浴、戏院等服务业的兴起。与此同时,老街在原有的基础上,还相继衍生出官巷口、牛市巷、南小街、庙岗街等分支岔路,成为老固镇的繁华之地。

曾经的辉煌

“看!我这一屋子都是老街的物件,不敢说全县最全,但不少东西真的再也找不到了。”在邢斌的老街印象馆里,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有关老街的部分收藏。走进馆里,记者看到这里既有老房的青砖、瓦片,也有房屋门牌、横梁,还有各种各样的老式家具,仿佛重新回到了过去。

邢斌告诉记者,馆里的大多数收藏都是自己在老街拆迁时收集,而自己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兴趣使然,还因为老街在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原来,他小时候曾在老街南头灵璧中学读书,每天穿行于此,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陪我学习长大的地方,一辈子都不会忘。”邢斌说,每次回忆起过去,老街样貌就像过电影不由自主地在脑中浮现。

据他介绍,老街从明清时始终是当地的集贸中心,驿道上车水马龙,船塘里帆樯林立,码头上的货物堆积如山,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不断聚集的人口、繁忙的商业活动,直接带动了老街经济的繁华。

根据县志记载,老街周边的商店字号多达上百家,既有“浍滨”“异香居”“一品香”等高级饭馆,也有诸如小笼包饺子、齐姓烧饼、王姓炕馍、马姓馄饨、方姓辣汤特色小吃,还有“交通”“中华”“新生”“大东”等知名旅社。在顺河街上,有以水质好、服务周到的清泉池浴室,还有粮、烟、盐行和中、小商铺,东段则有大戏院,常有京沪名角前来表演。最热闹的要属年度庙会,整个小镇犹如过年,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前来赶集。

“老街繁华从建筑构件就能看出来。”手里拿着一根雕花木,邢斌对记者说,木头是来自老街的民房,从繁复的雕工看,这家的祖上非富即贵,而这样精美雕花构件,在老街拆迁工地里到处都是,根本没人稀罕。

解放后,老街的样貌虽有改变,但小镇中心的地位保持不变。采访中,邢斌告诉记者,至今他还记得,以南小街为起点向北,老街沿途有派出所、百货公司、糖酒公司、工人医院、人民银行、消防队、影剧院,收购站等,几乎汇聚了当地最重要的单位和部门。

记忆中的老街

老街拆迁后,大多数居民搬进了浍河社区。尽管今天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谈及老街留下的回忆,社区居民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老街不止是曾经生活的地方,更是追忆过去的重要载体。

“老街是我生活十几年的地方,我家住在南小街,每天上学都会沿街走一遍,很多单位和店铺闭着眼都能叫得出来。”王健是生活在老街的居民之一,对老街印象最深刻的是沿街的老房,“门面房大都是木结构,屋顶是当年的青瓦,高低参差、错落有致,虽有些破旧不堪,可那么古老的民房真的看不到了。”

和王健一样,对老街念念不忘还有刘大爷。从小在那儿长大的他,现在还记得位于官巷口附近的辣汤店,“那是固镇最早的辣汤店,门面向西有五间之多,一毛钱一碗,汤锅最上层是指甲盖大的一层肥肉丁,还有鸡蛋花、海带丝、面筋、肉丝、黄蟮丝等,煎包个头也大,五分钱一个,都是儿时的美味。”

相比之下,邢斌对老街印象最深的是靠着拉水为生的盲人。“我们都叫他瞎子,每天早晚拉着平板车,往返于茶馆和水井之间,车上有个老人负责指路。”他回忆,瞎子个子高,走路慢,但干活从不偷懒,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官巷口,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后来,他还得知,瞎子父亲居然是固镇籍的开国将军徐介潘。

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瞎子和老人早已不见踪影,当年茶馆不复存在,曾经的水井也早已废弃不用,唯一保留较为完好的是“八保刘留井”。相传,该井是一户刘姓人家开凿,因为得罪了官府要填埋,本地八户人家联名上书请愿保下此井,从此得名“八保刘留井”。

老街今日新貌

时间车轮转到了21世纪,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老街昔日辉煌也逐渐黯淡,无论是道路房屋,还是基础设施配套,都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2012年,借着棚户区改造工程,老街开始拆迁,迎来脱胎换骨的蜕变。

三年后,老街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楚汉步行街、城市公园、牛市巷街、饮马湖、庙岗湖……行走在今天的“老街”,记者看到拔地而起的住宅楼、繁华的商业街区、优美的小区环境以及无边的湖滨风景,不禁令人为之赞叹。

“现在比过去好多了,以前的老房子既破又旧,光线还不好,哪像现在,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楼下还有小区花园,怎么住都比以前舒坦得多。”采访中,家住浍河社区的张大爷说,尽管对老街有留恋,可现在居住条件,让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固镇县在老街基础上打造了楚汉步行街,只见街道宽阔整洁,沿街商铺鳞次栉比,每到周末假期,这里就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如老街往日的盛景。然而,老街变化最大的地方,非新建的城市公园莫属。这里绿草如茵、树木葱茏,大片的湖泊池塘,恢复了老街的水边风景。湖中遍植荷叶、水草,水上建有凉亭,一座廊桥横卧其上,宛如当年7孔桥,为县城增添了一处美丽风景。

站在长桥,放眼望去,看着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一股现代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固镇县发展的日新月异,老街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向我们走来,昔日落后的县城也成为浍河上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新闻推荐

练精兵强素质 展警威保平安

待命狙击拦阻抓捕5月20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牵头举行蚌埠市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件机动队拉动演练。演...

固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固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送喜报 送岗位2021-05-12 08:15
猜你喜欢:
热心公益的秦长燕2021-05-12 08:32
评论:(固镇老街的前世今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