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庞贵军通讯员潘玉响)日前,记者来到固镇县城关镇桥口村朱爱华的波尔山羊养殖场时,她正在清理圈舍卫生、配饲料、喂羊草……
2014年,朱爱华的公公、婆婆突患重病,除花光家里的积蓄外,后续治病又欠下几万元的外债。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朱爱华不知如何是好,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镇村干部了解情况后,经过精准识别和民主评议,把她家评定为贫困户。
帮扶干部经常入户与朱爱华谈心,鼓励她当好顶梁柱,撑起这个家。有了党委政府的帮扶、镇村干部的关心,朱爱华坚定了信心,决心靠勤劳双手改变家庭的困境。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只要肯干,就有希望。”朱爱华经过市场考察,决心养殖波尔山羊实现脱贫。回到家后,朱爱华筹措资金,申请扶贫小额免息贷款,建养殖场,购种羊,进饲料,定期卫生防疫,参加养殖培训……为了方便管理,她把家搬到了养殖场,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
“今年疫情发生后,近百只老羊、乳羊急需饲料,而饲料从外地进不来。向镇里反映后,党员志愿服务者很快就把饲料送到了羊棚门口,镇畜牧站工作人员也来了,对羊圈进行了全方位的消毒,近百只羊保了下来。”朱爱华说。
养羊是个辛苦活。5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刮起了大风,还下着雨,朱爱华打着伞,拿着手电筒围着羊棚、羊圈、鸡棚转了一夜。几天前刚生的十几只乳羊、刚进的300多只鸡苗,容易受到惊吓,朱爱华就在棚四周围一层棚布,让棚内保持温度。
“每年能出售四五十只羊,除了成本,一棚羊能挣四五万块钱,再加上养牛和养鸡的收入,一年下来能有7万多块钱。”朱爱华说,有了党和政府的扶持,只要勤劳苦干,就会拔掉穷根。俺贫困户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如果有贫困户参与养殖的话,俺免费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敬军李伟伟)固镇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冲锋在前,为抢险现场架设临时电源,为抢险人员守护光明,全力支援抗洪...
固镇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固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