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源头之一——固镇县王庄镇“干嘛”“腻歪”“拐子”“幺蛾子”“大尾(yǐ)巴鹰”“起哄架秧子”“垫巴垫巴”“剋饭”等幽默风趣、特色鲜明的天津方言,既不同于北京话,也不似河北、山东口音,而且使用范围基本限于市内六区,作为全国使用范围最小的一个方言“孤岛”,其与淮北平原地方方言十分相似。上世纪80年代,天津著名历史学家李世瑜多次前来固镇、蒙城、宿州寻根溯源,通过实地寻访、城乡调查、学术考证,确定天津话的基础方言就来自于固镇、蒙城、宿州一带的淮北平原。
明代军屯,燕王扫北
延续600年的天津方言,在文学、影视、话剧、曲艺、小品等文艺作品中常被使用,是我国语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天津话的起源目前有三种说法,而其中的第三种说法最为可信,即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皖北地区迁徙而来,因此天津话的发源地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天津话与北京话大相径庭,也不同于河北等地方言,这种“方言孤岛”现象,引来诸多研究者的强烈探究欲。天津方言来自哪里,一直以来争论不休。一种说法是,天津话是由静海话在声调发生演变之后而逐步形成的;另一说法是从民间传说出发,不少天津人都听老人讲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树村,而根据有关资料,也确实发现天津许多早期人物籍贯是山西,依据山西移民的记载,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话来自山西;第三种说法认为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安徽淮北地区移来的,因此天津话来源于皖北。
对于前面这两种说法,虽然研究者试图以民间传说故事加以佐证,但因为没有语言文化传承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为了弄清天津方言传承的历史谜案,上世纪80年代,著名人类学家李世瑜教授多次前来固镇、蒙城、宿州等地寻根溯源,通过多次实地寻访、深入细致的城乡调查和严肃认真的学术考证,最终,李世瑜教授确定天津话的基础方言就来自于固镇、蒙城、宿州一带的淮北平原。
天津自古是一座移民城市。明代以前,天津一带很少有人居住。明代实行军屯制,武初年,朱棣被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遵照“弱冠不挑,而立不去,天命之年随军去”诏令,从家乡凤阳府一带抽丁,带去大量官兵,按军事组织形式安置到天津一带军屯。大批家乡子弟兵安顿下来后,携带家眷在天津聚居,“家庭承袭,邻里相望”,“明初有戍天津者,因家焉”。这段人口迁移的历史就是著名的“燕王扫北”。
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亲赐天津这个地名,筑城设卫,又从包括固镇在内的沿淮一带带走一部分士兵。在较短时间内,移民人数之多、稳定性之强,史上无可比拟。从安徽及苏北北上的军人及其家眷、亲属由此很快成为天津最大的、占有压倒性语言优势的群体,其他地区的人口则较少,他们不仅是天津的上层阶级,所使用的江淮方言也成为天津的强势语言。晚清,天津也是淮军(军士多来自安徽江淮地区)的大本营,这些淮军最终都成了天津人。清末,津浦铁路的修建使两地的语言、风俗再次交融。所以淮北方言一直成为天津地方的强势语言,与周边的河北、北京等地方言的语音、语调明显不同。天津曾建有安徽籍高官的6座祠堂,充分说明当年安徽人在天津的重要地位。
语言传承造就“方言孤岛”
上世纪80年代,天津著名历史学家李世瑜教授首创“天津方言岛”学说后,天津学者多次前来蚌埠、固镇寻根溯源。通过多次实地田野寻访、城乡调查、学术考证,确定天津话的基础方言就来自固镇、蒙城、宿州为中心的淮北平原,尤与固镇极为相似。两地不仅乡音一脉,语音、声调、调值、调类及变调规律基本一致,饮食习惯、民俗也十分接近,如出一辙。
到了清朝,天津改为州,后来改为府。天津在清代也是淮军的大本营。天津同北京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且天津还是离京城最近的大都市,不少官员、贵族等在此做官或修宅。因此,宫廷用语开始影响天津话。此时,天津话开始同北京话有了双向影响。天津话与北京话出现了大量相同的词汇与读音。而从清朝晚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很多曲艺形式,包括京剧、相声、京韵大鼓等都经历大发展,不少艺术家在京津两地演出,其中不乏名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话与天津话的相互影响。如“捅漏子”的“漏子”,原本是北京话;而“糟改”原本是天津话,但在京津两地都有使用。
到了现代,尤其是随着推广普通话的进行,天津话已经开始靠近普通话,天津话中的一些词语只在老人的口中能听到,年轻人很少使用。李世瑜多次实地考察后发现,蚌埠、凤阳一带方言与天津话的阴平(一声)都读低平调,其他的音调与天津话有些许差异,特别是天津话里没有入声字,而蚌埠、凤阳的方言都保存了许多入声字。而宿州地区的方言则与天津话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话与当地人对话中,当地人甚至没能认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见其接近程度。周恩来总理是淮安人,他虽然在天津工作学习生活过,但他后来为人熟知的口音并不是那时候形成的,而是他的家乡话。这样,他的口音为什么听起来很像天津话就不难理解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姚爱卿)今年以来,固镇县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充分发挥本系统优势,广...
固镇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固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