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蚌埠 今日五河 今日固镇 今日怀远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今日固镇 > 正文

大棚里飞出“金”蚂蚱

来源:蚌埠日报 2020-04-23 08:02   https://www.yybnet.net/

陈有宝在查看大棚里蚂蚱幼虫生长情况。本报记者贾铁成文/图

蝗虫,俗称蚂蚱,是公认的农作物害虫,但在固镇县桥口村村民陈有宝眼里却是个宝贝。几年来,他通过蚂蚱养殖,不但告别了多年的打工生涯,还实现了数万元的年收入,更带动其他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陈有宝的蚂蚱养殖场,放眼望去,只见30多个白色大棚在地里整齐排开,与普通蔬菜大棚不同,这里的大棚分透气纱网和塑料膜两层,出入口处都设有拉链,好像一个巨型蚊帐。打开一看,棚里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蚱幼虫,场面颇为壮观。

“这种蚂蚱叫东亚飞蝗,别看现在只有小拇指大,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变为成虫对外销售了。”陈有宝对记者说,由于昆虫生长快、销路好,一年可收四茬,一个大棚的年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

说起养殖蚂蚱的初衷,49岁的陈有宝对记者说,自己曾常年在外打工,深知不是长久之计,一直憧憬自立门户,干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2018年下半年,一则蚂蚱养殖广告吸引了他目光。“当时出于好奇,俺就上网查了一下,结果发现项目非常不错。”陈有宝说,偶然的发现让他如获至宝,一连研究几天后,干脆又到实地看了看。

“蚂蚱有止咳、解毒等功效,能入药,同时,饲料取材广泛,青叶杂草均可,成本低、销路广,几乎是一个零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考察归来后,陈有宝不仅对蚂蚱养殖有了深入了解,更坚定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去年年初,他购入600斤幼苗,在桥口村建起了30多个大棚,正式从事蚂蚱养殖。

“虽然风险接近为零,但初次创业,自己不可能一点不怕。”陈有宝说,为了确保创业成功,他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养殖过程中摸索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掌握相关技术,另一方面,继续保持一定比例的小麦、玉米等种植,既作为养殖饲料,又能分摊一定风险。此外,他还事先与山东、河北、河南的客户取得联系,提前解决了销路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末,陈有宝的蚂蚱养殖场一连出了四茬,累计出货4000余斤,销售收入超过5万元,利润达到4万元。初次创业的成功,不仅让陈有宝信心大增,更激发了扩大规模的胆量。今年年初,他流转了60亩土地,准备将养殖规模再扩大一倍,达到60个大棚,“如果不出意外,预计全年的销售额有望突破20万元。”

“蚂蚱养殖前景广阔,只要愿意干,保证大家都能成为万元户。”采访中,陈有宝对记者说,为了让更多人也能从中获益,今年他已经带动了两户村民参与养殖。未来,他还将以桥口村为中心,在逐步扩展规模的同时,发展产品深加工,带领大家共同参与,让全村人的致富之路越来越宽广。

新闻推荐

王春青:身残志坚成脱贫示范户

本报讯(记者庞贵军通讯员章刘弟)四肢肌肉萎缩,下肢严重畸形,膝关节屈伸困难,走路一瘸一拐……让记者没想到...

固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固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大棚里飞出“金”蚂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