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固镇新闻 > 正文

上亿农田“生态炸弹”咋拆解?

来源:蚌埠日报 2019-03-22 08:50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兴起的无人机植保喷洒效果好且节约药剂。【核心提示】

现代农业生产已几乎离不开农药。蚌埠市平均每亩地每年施用农药200元左右。按每年一麦一稻两季庄稼计算,每亩地除草、防病虫害等,一般要使用30至40瓶(袋)小包装农药,这些瓶、袋大部分被随手丢弃。据统计,蚌埠市每年农药销售量6000多吨,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残留,也会有数百公斤留在农田里。全市常用耕地400多万亩,保守估算,每年有1亿多的农药废弃包装瓶袋没有得到安全处置。

长期以来,农药包装瓶(袋)被随用随弃。田间地头、河塘沟汊,随处可见。瓶、袋本身是难以降解的塑料,而瓶(袋)内残留的农药,含有磷、氮等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年复一年的积累,对水体,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农药包装废弃物因小、散、乱,管理难度大而被忽视。但这种污染的过程是“温水煮青蛙”,一旦污染积累到一定程度,无异于“生态炸弹”,其结果是灾难性的。试想每年1亿多的农药废弃包装瓶(袋)散落在我们周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如何奢谈健康?

“农药袋农药瓶随地乱扔已经成为农村的环境污染公害。”市农林委科教科科长赵入德说,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三大革命”等政策的实施,确实让农村村居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在村庄之外,个别地方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尤其是地头田边的一些沟塘,水面漂的,地上扔的都是垃圾塑料袋,其中就包括废弃的农药袋、农药瓶。

随手丢弃,农药包装袋成公害

全市一年农药废弃包装袋在1亿只以上。田间地头、河塘沟汊,随处可见

长青乡石巷村靠近淮河的大片滩地,有成片的蔬菜大棚和麦田。眼下正是小麦返青分蘖时节,也是各类杂草与小麦争肥抢水开始疯长的关键期,各处麦田无一例外要打除草剂。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田间地头的小沟里有不少废弃的农药袋、农药瓶。一位蔬菜种植户说,有些人在他大棚边的小沟里配制农药,配过之后就把塑料袋塑料瓶随地乱扔。他也劝过不要乱扔,但是对方觉得:我把这个袋子瓶子扔在地里,又没扔到你的大棚里,关你什么事?种植户表示很无奈,但是他知道,农药包装袋肯定对水体、对土壤都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他浇菜都是舍近求远,用潜水泵从淮河里抽水,而不用附近沟渠的水。他也知道,一旦下雨,这些小沟小塘里被污染的毒水还是要被冲到淮河里,还是要被抽回他的大棚里,最后浇到菜上。

石巷村北靠近淮河的区域是饮用水源保护地,供给全市饮用水的黑虎山水厂的取水口就在石巷村北的淮河里。

一个蔬菜种植户向记者说,他每次用完农药之后都会把包装袋带回去,扔在村里设置的垃圾桶里。他对那些随意丢弃农药袋的村民比较反感,觉得那些人缺少环保意识。村委会也有通知,不能乱扔农药瓶、农药袋,他是按着规矩办的。一位正在田边耙地的中年村民说,他用过的农药瓶农药袋,也都带回家去,直接扔在锅灶里和柴火一起烧掉了。

一般农药粉剂、乳油、悬浮剂、颗粒等,分别用袋装、瓶装。为便于一家一户小块田使用,厂家一般都按亩均用量生产小包装农药。也有大包装产品,供规模农业使用,但小包装农药占销售总量的90%以上。

农药残留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障碍之一,也是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一大问题。一亩地一年到头要用多少农药?蚌埠锦珠植保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本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春季小麦除草,要用除草剂2瓶1袋;之后防治赤霉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红蜘蛛等等,要打两三遍抗病杀虫药,需用8瓶6袋。麦子收割以后,如果种水稻,芽前封闭,需1瓶2袋;芽后处理,需2瓶2袋;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需2瓶3袋;对落叶病、稻瘟病、稻苞虫、二化螟等进行综合防治,需3瓶4袋。如果种玉米,比种水稻少打一次药。

按一年种小麦、水稻两季算,一亩地全年要用农药18瓶18袋,共36瓶(袋)。

全市常用耕地400多万亩,除去规模农业之外,一年下来,小包装农药使用量保守估计也在1亿只以上。

奖罚不明,收集处置难落实

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置难;农户嫌麻烦,经销商缺动力,难以实行有效回收

从记者实地调查看,农药瓶农药袋的处置方式,可分为这么几种,第一,随手乱扔,这是最普遍的现象,第二是用户收集,然后扔到公共垃圾桶里,混到生活垃圾里装运处理;第三是自行处理。比如像刚才那一户自己在自家锅灶里烧掉,或者是在田野里,随着枯草树枝一起烧掉。但无论哪一种处理方式,都不是环保安全的方式。

“国家已注意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出台了新的《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管理办法。”赵入德说,蚌埠市为贯彻中央有关“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蚌埠市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持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把农药包装废弃物治理也纳入其中,如《蚌埠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蚌埠市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等。

“农村有毒有害废弃物,不光是农药包装,还有鱼药、兽药等,都列入管控范围,但分散在几个部门,需要协同管理。”赵入德对农药废弃物管理颇感忧虑,在他看来,从农药的使用、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多个环节都有问题。

“农药包装是有毒有害废弃物,需要专用装置单独处理。目前省内只有铜陵可以处理。”赵入德说。据了解,合肥市定期将收集到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转运到铜陵处理。

在《蚌埠市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中,对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要求实行标准化分类收集、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2017年蚌埠市农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要求“村级收集、乡镇转运、县级处理”。

“收集此类有毒有害废弃物,需要专用的收治储存装置,专用车辆运输,但目前根本做不到,不要说县级处理,就是蚌埠市也没有处理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能力:深埋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焚烧会产生二噁英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赵入德说。蚌埠市因为没有具备转运能力,已收集的农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大都混入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了。

“淮上区农委对农药销售门店有要求,要回收农药包装袋,也设置了回收桶,但效果不太好。”胡本锦说,农户嫌麻烦,经销商动力不足,难以实行有效回收。

“《农药管理条例》称‘鼓励农药使用者妥善收集农药包装物等废弃物;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应当回收农药废弃物’,明确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者为责任主体,但缺少确定的奖罚细则,主体责任难落实。”赵入德说,农林部门人力财力等都难以支撑此项监管任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项管理职责马上就要由农林部门移交环保部门了,由环保部门统一管理,环保部门有专业人员、专业设备,有执法队伍,也更方便与上级管理部门沟通衔接,相信他们能做得更好。”赵入德说。

源头把控,釜底抽薪断来路

发展生物农药,推广增效减量助剂,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使用可降解材料,限制使用零散小包装

如果总是被困难和问题牵着鼻子走,被动或被迫采取措施,可能会事倍功半;如果主动作为,从源头上寻求办法,杜绝问题发生,则可能事半功倍。解决农药类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办法,要从农药生产的源头入手。

“化学农药分为剧毒、高毒到低毒、微毒多个等级,政府对高毒以上农药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的。”胡本锦介绍,一般一个乡镇只有一两家有资质销售高毒以上农药的,并且储存、销售、使用等都有限制性规定,实际用量也很少。大量使用的还是低毒、微毒农药。

“全市农药年用量6000多吨,按照控制农药面源污染的相关要求,农药化肥要‘零增长’,国家通过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蚌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孙善军说。“如果要从农药生产源头上把控,我认为,发展生物农药,推广增效减量助剂,减少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的使用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农药,具有安全性强,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特点。目前已有多种生物农药在蚌埠市广泛应用。

“我们现在主推的一种增效减量助剂,可减少除草剂使用量30%-40%,杀虫剂使用量50%。”胡本锦介绍。孙善军对此表示认同,他说这个产品也是袁隆平推荐的,确有较好效果。

此外,生产、使用低毒低污染的化学农药,使用可降解材料用作农药包装,限制使用零散小包装农药等,也未尝不可一试。

有读者认为,既然明确农药生产厂家、经销单位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管理的责任主体,就要让责任主体切实尽责。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

“杜邦公司对他们的部分产品实行包装袋回收奖励政策,10袋换一袋。”胡本锦介绍,用户交回10个空袋,就可在门店兑换一袋药。他们把空袋集中后,再向杜邦公司申请兑换。尽管有这样的奖励政策,但用户嫌麻烦,实际兑换并不多。而且提出这样奖励政策的厂家也极少,不少厂家在看政策风向。

据了解,浙江等地也有回收农药包装瓶袋给予一定奖励的政策,以减少当地农药废弃物污染,实行后有一定的效果。“说起来政府应该给予资金支持,浙江等地的奖励资金来源于乡村。像蚌埠乡村集体经济不发达、缺少资金来源,就不能采取这个模式。据说黄山市由政府出资实行有偿回收,有一定效果。”胡本锦说。

多措并举,跨界创新谋出路

实行规模化种植;改变种植方式,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争取项目资金实行统防统治

“我认为减少农药废弃包装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大块田的集中度,实行规模化种植。”孙善军说。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就是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带来的弊端可以在规模经营之后消除。

“我们给小麦打除草剂实行集中用药、统一回收,地头什么垃圾都不会留下。”蚌埠淮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农业植保无人机飞防业务,今春在固镇刘集等地布点做小麦除草,已完成了3万亩。该公司负责人陈梁说,他们最大作业面积20多万亩,都是严格执行上级公司制订的环保规程,所有农药包装材料都回收交还给农药公司。

“你看这张单据,我们一般都是用一两公斤的大包装,方便作业,也方便回收。”胡本锦对记者说。

大块田集中采取耕、种、收作业,尤其是采用无人机植保,既效果显著又节约农药,因为公司化作业,管理规范,废弃包装有效回收,几乎不会留下污染,同时也便于相关部门监管,是值得推广也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路径。

除了规模生产外,改变种植方式,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也可大幅减少农药污染。“目前正在推广的稻渔共作、稻虾共养的模式,采取物理杀虫、生物治虫,纯天然种植,完全不用农药,这是生态农业也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有重大意义。”孙善军介绍。生态农业杜绝使用化学农药,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

“政府购买服务也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的途径之一。”胡本锦说。去年怀远县对水稻实行统防统治,向社会招标购买飞防服务,政府给每亩地补贴15元、打两遍药。固镇县也招标统防统治,连药带飞喷服务每亩40元。

孙善军解释,怀远、固镇都是用争取到的项目资金,目前蚌埠市还没有普惠的植保补贴。利用项目资金统防统治,部分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确实也是一种途径。

“思路决定出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无人机等现代科技,创新发展新型农业,就会出现‘我打败你但与你无关’的戏剧性结果。相信解决农药废弃物污染也会有‘跨界’方案。”陈梁说。

新闻推荐

新马桥镇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万亩牡丹园项目加紧建设

本报讯(记者贾铁成通讯员孟祥明)“目前,我们已经栽植牡丹4000余亩,其中油用牡丹3920亩、观赏性牡丹80亩。在不...

固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固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亿农田“生态炸弹”咋拆解?)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