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固镇新闻 > 正文

企业创新平台何以成“定海神针”?

来源:蚌埠日报 2019-03-15 08:50   https://www.yybnet.net/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操作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实验。当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减产、重组等现象不断发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稳中有升?实践证明,转型发展是企业新一轮效益增长的唯一出路。

那么,转型发展靠什么?躬耕在经济一线的公职人员和企业当家人都明白,靠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技术改造升级的难点;靠的是良好的创新生态,以及完善的创新平台环境。

按理说,企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应该是科技人才、科技设备、高技术研发水平聚集的地方,是支撑和服务于企业技术开发活动、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环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和新技术带动功能,带动企业实现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

作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一极,蚌埠的企业主体创新能力和水平怎么样?平台建设在推动企业专业技术升级、助力企业高品质技术突破方面,创造了哪些便利?各级各类创新平台的价值认同与考核激励如何体现?成为企业定海神针,还需要破除哪些狭隘和局限?

企业主体创新平台当属“先行军”

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在内,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已达182家,其中国家级平台10个

沿着东海大道一路向东,穿过龙湖大桥不久,就有两栋球型玻璃建筑映入眼帘。这里是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本营,也是我国玻璃行业首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它们脱胎于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由公司研发中心转化升格而来。

这里集结了92名固定研发人员,形成了一支在玻璃领域,从材料理论研究到材料合成、从核心工艺到关键装备、从生产线设计到装备制造、从检测分析到标准化规范制订等方面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化人才团队。

这里解决了玻璃领域多项技术难题,特别在电子信息显示用超薄玻璃、光伏玻璃、超白超薄玻璃、玻璃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稳定量产了国内最薄0.2mmTFT-LCD超薄玻璃基板和0.15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基板,实现了电子信息显示、光伏等多个领域关键材料的国产化。

这里从挂牌验收之日起,共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产生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类奖项8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0余件。

……

“我们实验室就是一个以科学研究推动玻璃产业发展为宗旨的应用型创新平台。”在物化检测所副所长王友乐眼里,这个实验室以推动现代玻璃技术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实质性进步为目标,主要围绕高品质浮法玻璃、玻璃节能减排技术、玻璃功能膜材料设计和镀制技术、玻璃新材料4个方向,开展前沿、共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不仅推动了母体企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还为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浮法玻璃工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一度使“蚌埠玻璃”成为世界玻璃的代言。

同属国家梯队的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由丰原集团发起,与江南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同出资成立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自组建至今,借由“一库”“二中心”“三平台”承担了十余项国家及省科技计划项目,主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十余项,获重大发明方法专利170余项。

“我们中心以强化丰原自身项目开发为己任,通过调研提出了一系列项目建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发酵中心利用核心专利技术,从纤维素综合利用、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医药中间体、生物基材料等方面开展自主立项,开发新产品,多项技术成果在国内得到成功转化,建成了万吨级明胶生产线、8万吨级柠檬酸生产线,建设了年产10万吨赖氨酸、2万吨丙氨酸生产线、2万吨苏氨酸生产线,以及年产5000吨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产品示范线。

而作为丰原集团的产业孵化器,发酵中心围绕柠檬酸、赖氨酸、乳酸等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成功促成集团在巴西、匈牙利、泰国等多个国家投资合作,建设百万吨级的粮食深加工企业。

平台依企业而建,企业借平台起跳。近些年,蚌埠坚持创新发展与平台打造相结合,围绕优势产业发展需求,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自建或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攻关。去年8月,还结合全省研发平台建设布局,印发《关于加快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通过全面摸排蚌埠研发平台建设情况,启动蚌埠市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组建工作,并承诺对新组建的安徽省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分别给予500万元和300万元支持。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产业科提供的一份表格,汇集了来自科技、发改和经信等系统创建的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名单,其中包括11家(重点)实验室、8家工程实验室、5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工程研究中心、87家企业技术中心。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在内,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已达182家,其中国家级平台10个。

平台价值体现转化才是“硬道理”

实验室到车间的过程,也就是科研成果从创新平台走进车间的过程

从成果到转化的距离,就是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距离。

彭小波原本只是蚌埠玻院大系统下的一名科研人员、高级工程师,在实验室参与了空心玻璃微珠从反复试验、不断试错到小试、中试的各个过程。2016年7月,他所在团队研发的“玻璃粉末法制备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技术与生产工艺”项目,迎来了产业化时机——以该专利产品为主营产品的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他凭借过硬的岗位发明技术成为公司高管之一。如今两年多过去,他和同事们一起见证了空心玻璃微珠从小批量生产到微盈利,再到稳定量产的全过程。

“我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科研成果从创新平台走进车间的过程。”彭小波说,类似的例子,在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很多,“有的已经实现稳定量产”。

的确,从实验室走出的“玻璃微缺陷控制和配合料快速同步熔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内60多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基于该技术的成套装备也先后出口到美国、韩国、印度、伊朗、印尼等17个国家。开发出的“变量熔化、等梯度温降成形、空间立体网状退火”等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稳定量产了国内最薄0.2mmTFT-LCD超薄玻璃基板和0.15mm超薄浮法电子玻璃基板,利用该技术先后建成的20余条超薄信息玻璃生产线,产品已在国内20余家主流面板企业批量应用,为下游产业降低成本约860亿元,保障了国家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安全。

在企业研发平台之外,还活跃着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它们以一种“天生”的平台定位自处,在每一次对外输出知识或解决方案后实现价值认同。

2008年开始加入平台建设、如今已是集多平台于一身的祥源科技,就是通过每一次技术输出,将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点对点”精准送进了厂房和车间,即时实现成果转化。

“作为一家专门攻关行业共性和关键问题的技术服务平台,我们有自己明确的定位,那就是:围绕企业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技术难题,出技术解决方案,并全程跟踪服务方案落到实处,形成案例再加以推广。”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晓光举例告诉记者,两年前,在关注到粉尘爆炸这种危害公共安全事件已成政府痛点时,他瞄准全国频发的铝镁粉尘爆炸事件,提出有关铝镁粉尘在线监控技术和爆炸性控制的解决方案,得到国家部委重视和认可,被立为重大专项,次年便在大富机电得到应用和推广。去年,针对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问题,公司在应急管理部报备的“高校实验室防爆系统及安全环保健康一体化建设”项目,很快在安徽大学、复旦大学得到应用。

除此之外,祥源科技还利用平台优势,创新了“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服务模式,通过新改扩建项目顶层设计、实施并联式技术服务,缩短项目前期各项手续的办理周期、建设周期,助企业早投产、早见效。

他说,在已经落户固镇经开区的大成普瑞新材料有限公司身上,就发挥了祥源科技很好的“嫁接作用”——一边,技术持有方手持聚双环戊二烯(PDCPD)这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成果,急需产业化承接载体,另一边,固镇经开区正在围绕新材料产业园选商选资,祥源科技从中牵线搭桥,促使二者碰撞出技术转移转化与合作的“火花”。

许晓光坦言,平台的角色不能只是个“媒人”,看两者联姻后就果断放手,还要有“扶上马送一程”的主动担当意识。“我们在大成普瑞项目立项初期,承包了项目几乎所有产业化实施所需的要素资源整合工作,并联开展项目可研、设计、环保、安全、职业健康、节能等技术工作,使前置手续办理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

转化效率高与低捋顺机制是关键

除了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之外,政府也应有扎实作为,采取绩效考核方式动态管理,严格奖惩

“研发活动不可能百分之百成功,但只有不断试错试验,才有机会找到成功的出口。”彭小波说,他很庆幸自己能成长在玻院宽严并济的科研大体系下,要机会有机会,要机制有机制,特别是玻院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股权激励的氛围和举措都相当给力。

他以去年立项的深海地震仪玻璃球仓项目为例。“这个项目最早来自于科研人员出差过程中的一次偶然接触,后经汇报得到院里认可,随后院里出资立项,2013年着手研究。四五个人的研发团队历时四年多,有了些许前期研究成果,去年获国家立项认可,并获得440万专项支持。”他说,如果没有完善的创新机制做保障,有的创新主体很可能就会被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付出所累,打了退堂鼓,“在这点上,玻院特别沉得住气,也极大鼓舞了我们科研人员信心。”

更让彭小波感到振奋的,是他以科研人员占股的方式直接参与了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建。这也是集团实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个试点企业,目的就是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激发科研潜能,鼓舞研发团队专注主业、精耕主业,尽可能压缩企业产品从量产到商品再到应用的时间周期。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马立云告诉记者,为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潜能,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专利奖励制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制度。“实验室凭借自主研发的新材料、新技术成果,依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产业化平台,成立了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创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科技人员持股的国有混合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

而在国有企业之外,把成本作为重要考量数据的民营企业,对创新平台的诉求和期待并不都高涨。在专业人士眼里,某些已经建立多年的创新平台中,不乏“顺应政策导向建平台”、“平台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

“说的好听点,企业建平台是顺应发展大势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内生行为,说的难听点,有的可能就是为了那三五十万的‘蝇头小利’,搭了个‘空架子’。”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透露,政府层面依托企业主体搭建的平台“名目繁多”,科技、发改、经信等部门都在组织垂直系统进行申报,名称“裹来裹去,大同小异,连我们都经常犯糊涂。”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组织方并没有严格考核制度,“申报之后开展了哪些实质性工作,继续保留‘身份’够不够格,没人管没人问的”。这位工作人员坦言,政府有关部门在做相关工作汇报时,看似各类平台的总数每年都有增长,但那些都只是理论上的数字。“真正发挥平台作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成成果转化,除了充分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之外,政府也应有扎实作为,从顶层设计层面将体制机制捋捋顺,采取绩效考核方式动态管理,严格奖惩。”他说。

采访中,认为应该对平台实施绩效考核的还有市委党校的研究者崔晓东老师。他建议要对平台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根据平台服务于依附的企业个体与服务行业或社会的比重情况进行考核,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考虑为平台设置退出机制,优胜劣汰,持续扶强。

新闻推荐

固镇农民时兴“低碳种田”

本报讯(潘玉响)“农家肥既经济又环保,我们种田也要适应‘低碳’新要求。你看,我这20多亩大棚蔬菜地全部用畜禽粪肥,...

固镇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固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企业创新平台何以成“定海神针”?)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