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远北部边缘有一个叫谷堆眼的村落,住着100多户人家500多人口,面积约1.8平方公里。这个美丽的村落谷堆成群,绿树环绕,土壤肥沃,水系发达,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让我们走近它,揭开这个村庄神奇的面纱。
氏族文化源远流长
据《王氏族谱》记载,600多年前,有王氏族人自山西洪洞县遵从移民政策,迁徙至此,兄弟三人,老大、老二分别落户固镇县曹老集等地,老三王有明在谷堆眼安家。王有明秉承勤俭持家,德善做人的家风,在这里耕耘劳作,繁衍生息,历经明清朝代等悠远岁月,迎来今天的盛世,家族总人口已达3.5万人,主要聚集地以谷堆眼为中心,扩大到周边10公里左右的区域。
王有明去世后,其子在墓地种植了一片松树林,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些松林历经岁月风雨,更加枝繁叶茂,最粗的松树王需要3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在方圆百里都是绝无仅有的。可惜的是,这些生长了数百年的珍稀古树成了大跃进时代的牺牲品,被无情砍伐,做了水车,那“吱吱呀呀”的抽水声仿佛是松树无声的呻吟。提及松树的噩运,谷堆眼人无不扼腕叹息。
生长在谷堆眼的王氏族人注重氏族文化的传播,清末年间,在王有明墓地北面十多米处建起了一个王家祠堂,土木结构,古色古香,有祭祀先祖的牌位,有自上而下王氏代表人物的简介,有农耕文化的记载,有手工书法族谱书籍,有传播兴旺家族理念的家训。据说修建祠堂的时候,王氏成员站成一排,队伍长达5公里,从马庄窑厂把砖块人工传递到祠堂工地,气势宏大,场面壮观。祠堂建成后,香火不断,王氏族人经常在这里聚集议事,凝聚家族成员的人心和力量,振奋精神,发愤图强。
王氏家训孕育民族精神
王氏家训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据了解,王氏族人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100多位王氏成员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为国捐躯。王圩的王大会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英勇杀敌,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异国的土地上,他是王氏家族的好儿子,也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还有一个王氏成员勇毙日寇的英雄故事。1940年的秋天,有几个日军在王圩西南小王庄扫荡,村民闻讯大都躲走了,唯有王开清的妻子身怀有孕,藏在家里。王开清不放心,手持利斧躲在秫秸团里。2个日军进屋后,发现了他的妻子,欲图谋不轨。听到妻子的惊恐惨叫,王开清再也忍不住了,他不顾一切地冲进屋内,还没等2个鬼子反应过来,就一阵砍杀,送两个鬼子上了西天。随后,王开清带着妻子远走他乡。解放后方得返乡,过着安逸的生活,活到80多岁,才寿终正寝。
这就是王氏成员一代又一代人培养起来的精神意志。
72个谷堆绵延起伏
谷堆眼自然庄,是一个地形地貌特殊的村落,72个谷堆构成了方圆百里独有的地理景观。
谷堆眼有3个大谷堆,69个小谷堆,按所处方位大谷堆分别称之为西谷堆、北谷堆、东谷堆,面积都在1000多平方米,谷堆顶部高出地平面2米左右,三个大谷堆相距约500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西大谷堆,这个谷堆面积最大,地势最高,不像南谷堆和东谷堆上草木植被,人烟袅袅,成为生活居住地。这个西谷堆始终保持着自然的风貌,晴天碧日,站在西谷堆顶上,登高望远,可以清晰地看到怀远的荆涂二山和君王千年银杏树,让人怀古思远,感慨万千。
西谷堆位于王氏祠堂附近,这里地势开阔,景色宜人,早年人们在这里设立了石桌石凳,劳动之余,经常聚集到这里谈天说地,休闲娱乐,西谷堆成了村民们的天然公园。生产队的时候,人们在谷堆顶上窖藏红芋,因独特的土壤和温度,保鲜性能好,不容易腐坏,等到来年春天,山芋从地窖掏出来,依然鲜灵灵的,培育秧苗,生长繁茂,是大面积山芋生产的基础性保障。
谷堆下面蕴藏着历史印记。村民们在耕种的时候,常会发现汉代的五铢钱、花纹瓷片和大块头青砖。据1986年版《包集区志》记载,这些物品出自汉代,可见谷堆眼历史之久远。
大谷堆又称作母谷堆,而分布在大谷堆周围的69个小谷堆被称为子谷堆,大小谷堆绵延起伏,向人们展示着谷堆眼的古老和神奇。
这个大谷堆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早年,有一个憨媳妇在家里没有地位,时不时的受一些窝囊气。那年秋天,棉花成熟季节,婆婆天不亮就使唤她下地拣棉花。在朦胧的夜色中,她经常看到一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她的周围转悠。回家跟婆婆一说,婆婆感觉事有蹊跷,嘱咐她再看到鸡群时,就留意它们去了哪里。憨媳妇再次下地发现天亮之前老母鸡带着小鸡转到一块石桌下面去了。婆婆一家人闻讯,来到石桌下,扒开土层,发现了一坛银子。从此这家人购置良田百亩,喂养成群的牲口,家也逐渐兴旺,富甲一方。
憨媳妇得了财宝,给全家人带来了好运,从此得到家人的厚待。
风景这边都好
谷堆眼的柳树远近闻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的沟塘路坝、房前屋后都生长着柳树。这里的柳树以生长快,抗病虫,材质好,用途广而被誉为“柳树之乡”的美称。当时的碾巷大队在谷堆眼成立了木业社,主要是利用优质柳树资源,生产犁、耙、耩子等生产工具,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各个生产队,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过度砍伐,柳树存量呈下降趋势,后来加上树木更新换代,柳树的霸主地位被杨树所取代,但谷堆眼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提起曾经辉煌的柳树还是引以为荣。如今,在村庄清幽之处,还散落着几株苍老的柳树,它们似乎洗尽铅华,与世无争,但风吹柳枝,依然风情悠悠,似乎永远依恋这块古老的土地。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谷堆眼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2条大沟从村庄的东西两边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农田行洪排涝主要依托左右两边的姊妹沟。村庄内有5口大水塘,水塘周围绿树环绕,岸边有成排的房屋,人们居住在水塘周围,感受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致。早年,村民们洗衣服,淘粮食,饮牲口,泡凉澡都靠着身边的水塘。塘内物产丰富,有莲藕、菱角、草鱼、泥鳅等,这是水塘对谷堆眼人最慷慨的馈赠。一直以来,人们在水塘里放养鱼类,起鱼的时候,男女老少齐上阵,击水、逮鱼、狂欢,有一种翻江倒海的热闹。
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谷堆眼人,正在建设美丽幸福的家园,相信未来的谷堆眼更加令人炫目,更加生机蓬勃。
新闻推荐
加强政策支持引导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推进企业在搬迁改造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杨露露)5月4日,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来蚌调研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规划司副司长宋志明,省经信委副主任王灯明,市长王诚、市政府秘...
固镇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固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