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怀远屾河街,文人墨客无不津津乐道。屾河街又名林家圩子,是怀远林氏聚族而居的地方,也是怀远历史上最繁华的街市之一。该街位于涡河入淮口的北岸,滨涡、淮两水,面荆、涂二山。街的四周筑有高高的圩墙。街内有东西、南北的两条石板路。街道两旁为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商铺和大宅院。街内常年居住百余户林姓人家。街的东、西、北三面各开有一座石砌的圩门。西门镶有“屾河街”三个醒目的大字。
怀远为皖北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淮河、涡河在屾河街前交汇,皖西、豫南的六安、阜阳、亳州、商丘等州县的粮油和农副产品顺流而下,装运到屾街售卖。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的海盐、布匹、五金、百货水运到屾河街交易。清末民初,怀远交通运输主要靠江河和官道。官道就是黄土大路。土路上载运货物的多是马车、牛车和独轮手推车。屾河街北有三条官道。一条向北经包集、火神庙(今火庙)到固镇、宿县;一条向西经何家溜(今河溜)、龙亢到蒙城;一条向东经桃园子、小蚌埠进入五河。水陆交通便捷的屾河街,又成了东西南北的货物集散地。装运货物的舟船,白日舳舻相连,船桅如林;夜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屾河街与对岸的怀远东顺河街,同有千里长淮不夜城的美誉。
天时、地利、人和。屾河街市井繁华,店铺林立,生意兴隆。粮食行、盐行、柴草行、钱庄、杂货店、酒坊、面坊、染坊、酱园店、酒楼、饭馆、茶馆等应有尽有。各家店铺都雇有几个到十几个伙计。各个行户都住有前来进销货的客商。他们分别来自上海、南京、无锡、常州、济南、烟台、青岛、天津、沧州等十几个省市,少至几十人,多达数百人。屾河街寸土寸金,名声鹊起。几十家外姓的商人进不了圩子,就在圩子外建屋起市,也开起盐、粮、油、酒等商行。屾河日出斗金,日落斗银。挑担叫卖的货郎,扛包出力的码头脚夫,破产无地的农民,也设法聚集到这里谋生。圩子西门内,设有护商团防局,有30多人枪,常年驻守,维持地方治安。
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中,林姓清朝中期由福建的莆田迁居凤阳府怀远县,族人崇尚儒家学说,重视规劝弟子读书求取功名。圩子的北门内林姓族人兴建一所屾河小学。林姓重金聘请名师教学。学校不远处建有林氏宗祠。祠堂青砖小瓦,飞檐重梁,气势恢宏,有大殿、仪亭、假山等建筑。大门前有凉亭,门外还有观鱼赏荷的池塘。屾河街东门外建有道教宫观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坐像。传说文人学子拜谒文昌帝君,潜心研习学问,可出人头地,平步青云。文昌宫内还供奉一尊铜佛,传说是民国十年洪水从淮河里漂来的。屾河街的南门外有三皇庙台。庙台滨临涡淮两水,逢年过节,演唱大戏,热闹非凡。
地以人传,人以地传。屾河街名闻遐迩,还与这里出了众多官宦名人有关。屾河街学子林之望,道光二十四年江南应试举人,中第一名解元;翌年进京赶考,又高中进士,进入翰林。咸丰年间,林之望晋升为京畿道监察御史。同治年间,临危受命,在前线代理陕甘总督指挥平定叛乱。因功勋卓著,赏戴花翎,官居布政使,名震朝野。其侄林介弼,光绪八年江南应试高中解元。光绪十六年,林介弼奉命为出使日本公使的高级随员,协助处理涉日外交事务。东渡扶桑回国后,先后任宁都、直州、广州等地知府。民国初年,徐世昌任大总统委其为总统府顾问。从清末至民国初年,屾河街林姓人才辈出,灿若星辰。林氏叔伯子侄,同族兄弟,仅在山东省任道、府、州、县官员的,就有十几人之多。百余年前怀远县首届商会会长、淮南大通煤矿创始人林文瑞,经商开矿发了大财,在屾河林家圩子建了五幢四十多间楼房,还造了林家花园。屾河街舟来车往,商贾云集,市井繁华,人流如织,在怀远有“小上海”美誉。
1912年11月,津浦铁路全线通车,渔村古渡蚌埠开埠成市。屾河街粮行、盐行等商行纷纷迁往蚌埠街。1938年怀远沦陷,屾河街被日军焚烧殆尽,大街小巷瓦砾遍地,荒草萋萋。林氏子孙含泪离乡背井,四散逃生,从此屾河街人气一落千丈。2003年淮河洪水过后,屾河街居民搬迁,如今唯有废墟和遗址述说昔日的辉煌。
新闻推荐
到拘留所上班的头一天,迎接我的是班长老崔。他拉着我的手,使劲地摇动着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之后,就向我叨唠了起来——他说,这里的工作无小事;他说,这里的安全最重要;他说,这里工作要经得住诱惑;他说……原...
固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固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