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怀远县古城镇合淝村村里的小道上,一路伴着鸟语花香。粉墙黛瓦的农家小屋掩映在杨柳之后,俨然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以前俺这可没这么干净利索。你站的地方过去是条土路,旁边就是臭水塘,夏天苍蝇都嗡嗡响。”曹礼永今年70岁,在合淝村住了一辈子。他记忆中的合淝村,一度垃圾遍地,村里姑娘小伙纷纷往外走,是个留不住人的地方。
几年前,合淝村开始美丽乡村建设。垃圾沟变成了景观水系,水泥路取代了土路,修成了休闲广场,建起了景观桥,盖上了卫生公厕,修好了下水道,疏通了雨污分流管网。从那以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气神也为之一振。“现在人人爱干净,让谁乱搭乱建、随手扔垃圾,自己第一个就不愿意。”采访时,曹礼永话里话外透着自豪。“俺村里比电视上还漂亮,小伙子说媳妇,彩礼钱都比别村低一大半哩!”
采访中,我们先后来到固镇县王庄镇洪曹村、五河县小圩镇大王村、双忠庙镇张滩村等美丽乡村建设点。所到之处,看到的不仅是村容村貌的变化,还有环保意识的提升。“环境就是民生”,成为群众和基层干部最常说的话,也是他们最实在的感受。
治理好农村环境,找回曾经的绿水青山,已经从共识变为行动。以固镇县为例,投入专项资金2496.4万元用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综合整治项目。仅2013年以来,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42个中心村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在整治陈年垃圾的同时,推行生活垃圾治理社会化,由保洁公司统一运营,实现了垃圾治理的规范化、全覆盖,从根上解决了“垃圾绕村”的问题。
环境好了,经济不抓上来也不行。在村干部和致富能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向绿色要发展。“靠水吃水”。靠着相距咫尺之遥的四方湖景区,合淝村人开通了一日水陆风情游,又建起了民俗馆,开起了采摘园,吸引着城里人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在稻香鱼肥的好年景里细细品味农耕文化。“到了周末,路上小车一辆接一辆排着队,都是往村里来的。”古城镇党委副书记赵广玲告诉记者,如今光中心村的200多户人家里就有4家开农家乐,生意一家比一家红火。
在五河县双忠庙镇的张滩村,靠着穿村而过的104国道,村里建起了休闲农庄,种上了百亩瓜蒌子,还规划建设百亩特色林果业。“俺这不光靠路吃路,还得把饭碗捧牢了。”张滩村村委会主任张法承告诉记者,村里计划沿104国道的道路两侧种植海棠、紫薇、松树、栾树、桂花树等。等树长成了,就是张滩村的活广告,村民也有了收益。其实,张法承早已打好了“小算盘”——— 张滩村有钱陵遗址、碧井亭、许远校军场等文化遗产,环境好了,名气打出去了,还愁农家游发展不起来吗?
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新农村的新名片,吸引着人流、资金流的到来。在固镇县王庄镇的洪曹村,村民在传统的花生种植之外,又种上了黄桃和海棠。花果相宜,成了春夏赏花、秋摘果、冬观绿的生态村。“目前黄桃有100多亩,总计划是700亩。”王庄镇人大副主席郑锋介绍说,黄桃今年地头收购价超过一块钱。到了丰产期,一亩地一年万元收入不成问题。“当时客商到村里一趟就看中了,当场拍板。他说,就奔着这个环境来的。”回忆起招商时的情景,郑锋深有感触:“绿水青山真就是金山银山呐!”
新农村绿色发展的路能走多远?五河县小圩镇大王村,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要饭村”,今年在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贺开利的带领下,农户以土地入股,尝试成立公司进行规模化的特色种植、养殖业。“村里党员带头,先流转了120亩土地搞立体养殖。”在贺开利的指引下,村居后的一大片荒地很快就要变成荷香阵阵、鱼虾嬉戏的新景点。“绿色发展、生态保护靠一家一户的力量太薄弱。以村为单位,搞公司化运作,以规划引领,才能走得又远又稳当。”贺开利说,环境好了生活美气,腰包鼓了说话才硬气。他作为第一书记,就是要带着大家在好山好水里刨出金疙瘩,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据中安在线—蚌埠新闻网报道,近日,蚌埠市政府下发通知,决定对全市10处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挂牌督办,并责令相关单位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销案,确保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全市高层建...
固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固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