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 五河新闻 固镇新闻 怀远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蚌埠市 > 固镇新闻 > 正文

老丁解题 ◆王礼祥

来源:淮河晨刊 2017-12-04 10:24   https://www.yybnet.net/

老丁,四十来岁。称他为“老丁”,除了他长得有点老相、风霜味重之外,更主要的,是他经验丰富、善于破解难题。

刚到镇上当派出所所长那会儿,老丁经常骑着车子,去熟悉辖区的情况。一天中午,经过老街,看见一对男女在争吵着。老丁上前说,哎,哎,别吵了,我是新来的所长,有什么事,找我好了!话音刚落,那对男女直奔他而来,一边一个,捉住他的胳膊,将他架到一片老旧房屋面前。男的一通、女的一通,说了半天,老丁方才明白:原来,这对男女毗邻而居。男的在前,女的居后,中间隔了一条3米多宽、东西走向的土路。五年前,街道整治、房屋重建,男方埋怨女方,当初建房,超出了应有的宅地,占了两家之间的路面,因而要求女方,再建时,撤回原址。而女方埋怨男方,建房时没留“滴水”,中间那条土路,属于她家所有。因而要求对方,重建新房,留出距离,作为“滴水”。为此,双方你建新房我阻止,我筑新屋你阻拦。一晃5年,筹建新房的材料都锈蚀风化了,也没有个结果。

虽是一团陈旧的“乱麻”,但老丁还是下决心破解。老房子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无规划无图纸,也无地面标志。为了弄清情况,老丁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周围的住户。一天,老丁走访中获知,矛盾双方所在的那片房屋,当初都是邻县的一位简姓的砖瓦匠带队所建。于是,老丁兜兜转转找到了那位砖瓦匠,并驱车把他请了来。虽然年近七十岁,老瓦匠仍记忆犹新。他现场比划着说,当时盖房,男女两家同时施工。因两家之间有一条窄小的界沟,为了行走方便,他让工人抬来半块牛槽石,横放在小水沟之上。房子建好,回土垫路,小水沟和那半块牛槽石就埋在下面了。挖!老丁找来铁锹,按老瓦匠在地面画出的“十字架”,奋力下挖。一锹,二锹,三锹……挥汗如雨。40多分钟,一米多的深处,半块牛槽石露了出来……

除了实干,老丁还善于巧干。

一次,村民杨某年逾90岁的母亲过世。按照习俗,骨灰当与杨某去世多年的父亲合葬。但村民陈某认为,杨家村前的坟地,距他房院本来就近,再添新坟,既扎眼睛又伤风水,因而坚决阻止杨母埋进坟地。为了葬母,杨某按照礼数,到陈家磕头求情,没能通过,又请托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支事”去做工作,仍是不通。于是杨家兄妹义愤填膺,带领族亲六十余口,前往坟地,强行打穴。陈某也不甘示弱,召集家族兄弟四十多人,手持棍棒铁锨前去阻拦。流血事件一触即发之际,老丁他们闻讯赶到了现场。

局面稳控后,老丁对杨家坟地周边的情况进行查看,应该说,因历史的原因,杨家的坟地离陈家的宅院稍近了一些,但村里的公墓还没启用,杨母不进坟地又葬在哪里呢?

明天就是杨母的葬日。那边哀乐声声,可这边的工作还没做通。老丁一番苦思冥想,安排杨家去镇上苗圃买来冬青、松苗、垂柳、桃树、杏树,并连夜绕着杨家的坟场栽植下去。第二天一大早,老丁带着陈家人去看,但见那里绿树招展、生机盎然,俨然成了一片小树林。老丁站在高处指点着说,环境就是“风水”!南面的大沟,清水长流;脚下的这片坟地,四季常青,这样的“风景”,扎眼吗?陈家摇了摇头。老丁又问,杨家的老人进坟,行吗?陈家人点了点头。

作者单位:固镇县公安局办公室

新闻推荐

踏莎行·月夜津浦塘 □吴若国

漠漠花荫,幽幽曲径。小园夜色尤恬静。月轮皎皎照清池,银光物景相辉映。弱柳低垂,梧桐俊朗。绿荫深处漾清韵。晚风有意送香来,飞霜摇情增游兴。游固镇城西公园□吴若国城西十月风光好,绿水逶迤湖堤绕。...

固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固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丁解题 ◆王礼祥)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