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丰静)前不久,蚌埠市固镇县石湖乡康湖村发生一起因土地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当地警方随即启动了“警民联调”机制,会同乡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康湖村“两委”干部联手进行调解,使这起兄弟多年不睦的积怨得到妥善化解。
“去年2月以来,蚌埠市承担了中央综治办‘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项目推进工作联系点任务,正努力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化解\’向‘主动化解\’转变、由‘单项化解\’向‘多元化解\’转变、由‘事后化解\’向‘事前化解\’转变。”蚌埠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王琦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发生一起因矛盾激化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
在打造“三调联动”无缝对接机制中,蚌埠市首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人民调解“以案定补”和调解员专职化建设。 2015年,该市共兑现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经费300余万元,乡镇、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建成率达100%,实现了人民调解组织命名规范、调解程序相对固定、格式文书全市统一。目前,该市已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316个,有人民调解员6461人。
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是“三调联动”的“短板”。为此,蚌埠市政府多次下发文件,明确行政调解工作范围、原则和调解程序、考核奖惩等,并印发该市“行政调解文书示范文本”,指导各行政部门规范开展工作。该市在市直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设立行政调解工作室,配备调解人员,推动行政机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为减少和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蚌埠市综治办多次牵头协调公安、财政、司法等部门,建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该市91个基层派出所全部建立工作室,并配备了185名人民调解员。一年来,该市通过“警民联调”,成功调解500余起矛盾纠纷。
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司法局建立常态协调机制,明确了诉调对接操作程序。在两级法院设立“诉调对接中心”,在各县、区法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在人民法庭设立人民调解联系点,初步建立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机制。为了破解行政调解缺乏强制约束力这一难题,蚌埠市法制办与人民法院还建立了行政纠纷、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相互衔接的行政争议预防和化解机制。
【编后】
伴随着蚌埠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地域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该市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通人民、行政、司法三种调解方式各自封闭的运行模式,在组织、机制上给予保障,实现联动,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秸秆收储成本高、经营压力大,需构建合理的收储运加体系——秸秆发电效益在哪?
■ 本报记者 丰静 范克龙秸秆发电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效益好6月24日,夏雨阵阵,在蚌埠沫河口工业园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厂门外,上百亩的料场上,成捆的小麦秸秆堆积如山,不断有农民和经纪人运...
固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固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