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言梅
“今年花生大丰收,这几天合作社社员都在加班加点,抓紧花生加工处理。”日前,在固镇县连城镇连城村连龙花生合作社,负责人刘勇忙着翻晒院中的花生。
在生产车间,花生脱壳机运转轰隆。脱过壳的花生果颜色各异,除普通的红色,还有黑色、白色、多彩色。刘勇介绍,这些是合作社主打的花生新品种。富硒黑花生、白玉花生、多彩花生等,营养价值比普通花生高,受市场青睐。“引进并发展新品种是我们合作社花生产业化的有益尝试。 ”刘勇说。
连龙花生专业合作社2008年成立,现有社员118户。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实行产业化经营。为扩大生产规模,合作社购置加工设备,组建了多条生产线。“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我们加工生产精选花生果、分级花生仁、花生系列食品、浓香花生油等花生产品。 ”在车间仓库,刘勇向记者展示花生系列成品:五香味的、咸味的、奶油味的,袋装的、罐装的、礼品装的,150克的、200克的……品种丰富,让人目不暇接。
“农户单打独斗生产花生,品种单一,形不成规模。 ”固镇县农委副主任刘学东认为,引进新品种,延长生产链条,合作社带领村里花生小生产闯进大市场,走上了产业路,开辟了致富之路。一旁忙乎的社员周化伍,向记者细说花生产业化带来的变化。几年前,他外出打工,辛苦一年挣4万元,根本不够家里老少的生活。 2011年返乡加入合作社,不仅有工作,每年靠产销花生,加上年底分红和工资,收入近10万元。 “以前家里也种花生,基本都是自家吃,根本想不到有一天能销出去。 ”周化伍感慨说。社员王秀凤指着合作社对面的两层小楼房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是她家今年刚盖好的新房,“加入合作社后,搞花生产业挣钱盖的新楼房宽敞又亮堂。 ”
据了解,连龙花生目前已销往上海、南京、合肥、徐州等大中城市,花生产业化经营还带动100多名农民实现再就业。去年,合作社花生产品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社员家庭人均收入1万余元。“花生产业化经营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增加了生产效益。”刘学东介绍,如今,“连龙”花生已成为固镇县响当当的农产品品牌。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孙言梅在蚌埠市军休一所,有这样一群离退休老干部,自发组成“白发志愿者”服务队伍。多年来,他们退而不休,热心公益,坚持送关爱给儿童,送医药给居民,送温暖给社会,不久前荣获“2015年蚌埠...
固镇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固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