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白银新闻 > 正文

搬出山窝住洋楼 ——平川区黄峤镇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纪实本报记者 王晓伟 文/图

来源:白银晚报 2017-10-09 11:25   https://www.yybnet.net/

新民居美观大方。

异地搬迁小区交付仪式。

(一)

这,不同于历史的屯垦移民,也不同于灾荒性的流民安置,它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开发性建设,而又与三西地区区域性扶贫有所不同。

这,是白银市党建引领奔小康一个***的典型。

人,总是爱自己的家乡,和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农民更热爱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但是,又有谁能阻挡自然带来的侵袭。干旱、偏僻,曾让神木头村农民过着贫苦的生活。

神木头村地处黄峤镇东南部,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贫困村。曾几何时,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在这里的农民饱尝着食不果腹的苦头。如何让当地农民整体脱贫,是摆在乡党委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2017年,白银市党建引领奔小康的号角像一缕春风吹拂在神木头村,一件件饱含真情的实事,犹如春雨,滋润着农民的心田。神木头村280户农民将告别土坯房,整村搬进小洋楼。

2014年,平川区黄峤镇党委书记周有虎来到神木头村调研,他奔波了一天,晚上和村民一起吃了几个烤土豆。调研了一天的周书记心里沉甸甸的,没想到黄峤镇还有这么穷的村子,没想到我们神木头村还有这么苦的农民,没想到……一连三个没想到,让在场的村民感动。“我们不论花多大力气,也要让神木头村的农民过上好日子”。于是,他组织村委会召开群众大会,推荐出了15名村民代表,亲自带队赴平凉、庆阳去考察观摩新农村建设。之后提出了整村搬迁,产业引领,精准帮扶,勤劳致富的发展思路。

九月的平川,金秋送爽,瓜果飘香。记者来到黄峤镇这片神奇的土地,勤劳勇敢的神木头村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在沙滩上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建起了一座座和谐的家园。记者在神木头新村见到了52岁的冯礼明,他回忆起神木头村的变化,感慨万千。原来的神木头村,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老百姓靠天吃饭,缺衣少食,日子紧紧巴巴地熬着。道路狭窄崎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下雨天出门掉泥坑里也是寻常事;吃水要在一两公里之外去挑,村民们住着极其简陋的土坯房,上学难,就医难,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一个个大龄青年找不到对象,成了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一面鲜红的党旗,让全部的力量为之凝聚。记者在黄峤镇见到了该镇党委书记周有虎,他告诉记者,神木头村目前已建成140栋住宅楼,280户农民入住。村民将要搬出山窝,住上绿色环保的小洋楼。神木头村的百姓从此告别了煤和柴,建成了光伏扶贫发电与碳纤维取暖技术;告别了遮不了羞的土厕所,建成了现代化水冲式厕所;新村还配套有健身广场、养老院、幼儿园、卫生院,扬起了神木头新村群众幸福的风帆。

逐梦路上,党旗分外炽热。记者在神木头新村见到了正在干活的王学明,他抓住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我活了五十多岁,没想到还能住进小洋楼,在家门口还能看到音乐喷泉,日子有盼头了,这是多么幸福。”这一切,都离不开神木头村的致富带头人杨林。

(二)

来到神木头新村,该村致富带头人杨林告诉记者,让神木头村的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带领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是他坚定的信念。

记者见到了正在装修小洋楼的牛宝田,他兴奋地谈起了生活的变化,以前在神木头村做饭取暖烟熏火燎,卫生条件差,冬天围着土炉子转。瞧!现在可好了,小洋楼安装的光伏发电,碳纤维取暖,不仅温度稳定,而且没有污染,自家发的电用不完还可以卖给国家电网,每年还能收入2000多元呢。他家还养了100多只山羊,每年收入在4万左右,小日子真可谓过得有滋有味。

居住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合作社带动,神木头村的老百姓开始踏上致富快车道。

以前的神木头村,老百姓每年都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辛勤劳作一年,最好的情况就是够一家人维持生活,遇到干旱天气甚至会颗粒无收。饱尝了生活艰辛的冯礼明介绍,他家里有60亩土地,今年全部流转给了合作社,流转费3000元,家里有4个劳动力,到合作社打工年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比起以前,冯礼明感叹新政策带来的巨大收入变化。

今年,神木头村依托水家坪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万亩,给农户每亩流转费50元,种植藜麦1000亩,中药材1500亩,大蒜220亩,还试种金银花,百合等农产品。

神木头村的变化,是黄峤镇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在基层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白银市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实施以来,黄峤镇着力推广“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培育模式,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产业格局,黄峤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坚持传统农业不放松,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努力将该镇发展成为小杂粮之乡。在峤山、焦口和神木头三个山区村推广优质马铃薯种植,播种面积达到0.6万亩以上;还在峤山、焦口和神木头等村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完成玉米种植任务2.5万亩;在峤山、焦口和神木头三个贫困村种植荞麦等小杂粮0.25万亩。

该镇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将富余土地向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大力发展中药材、枸杞、西芹菜、紫皮大蒜、藜麦等特色种植业。在焦口和双铺种植西芹菜200亩;在神木头村种植紫皮大蒜900亩;在峤山村种植中药材2600亩;在神木头村水家坪种植藜麦1000亩;在峤山村种植红花500亩;在双铺村成立了清贵枸杞种植农民专业社,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枸杞种植,全镇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

为了做大做强养殖业,黄峤镇打造“屈吴原野”肉羊和“屈吴绿鸟”肉鸡两个品牌,全镇现已建成丰嘉晟、顺宝等规模养殖企业8家,100只以上养殖户531户,100只至50只养殖户437户,50只以下养殖户124户。另外,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和农户对牧草的需求量逐年增多,该镇在峤山、焦口和神木头三个村大力发展紫花苜蓿等牧草种植,在峤山村建成优质紫花苜蓿种植基地一个,占地面积3000亩,带动了饲草产业快速发展。

黄峤镇有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点的将军坟墓,该镇充分利用屈吴山自然风光、红色革命文化、奋威将军文化等方面的区位优势,以规模农业化企业神木头村农业社(光伏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循环经济、乡村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和双铺村下铺社特色蔬菜种植大棚建设项目为依托,建设一批集特色种植、科学养殖、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走文化生态旅游兴镇之路。

迎着白银市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的朝阳,黄峤镇广大农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搞建设,同步迈入小康,走向美好新生活。

村民打乒乓球。

神木头村藜麦种植一角。

村民健身。

新闻推荐

多个商业区停车位收费是否合理 交警:只有临时停车位免费

本报讯(记者乔斌)“最近新闻报道了市区新划的白线停车位全部免费,为啥市区华润万家、轻贸商场、阳光书城这些门口的停车位还在收费?”对此,市民郝先生十分费解。白银区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

白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搬出山窝住洋楼 ——平川区黄峤镇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纪实本报记者 王晓伟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