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银 今日会宁 今日靖远 今日景泰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今日靖远 > 正文

靖远文冠果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9-10-23 00:4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雷艳玲

近年来,靖远县把文冠果作为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和绿色生态产业的主攻方向,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将文冠果树栽满了荒山坡地的犄角旮旯,充分激活贫困地区的零散和贫瘠撂荒土地资源,使县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建档立卡户东升镇东升村村民王万千便是依托种植30亩文冠果,在2018年实现脱贫。“这个产业还是好,亩产达到150斤左右,一斤能卖上十四五块钱,一亩就是2000元左右。”王万千一边剥着文冠果籽一边兴奋地说。

看准了文冠果的发展前景,东升镇依托甘肃海泉文冠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逐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为农户发展文冠果产业吃下了定心丸。“咱们文冠果已经种了十年了,原来就是育苗子用的这个籽,收入相当可观。今年文冠果大丰收了,单纯靠育苗收购不了那么多文冠果籽。企业家建茶厂、榨油,文冠果这个产业前景还是非常可观,老百姓的脱贫有了希望。”东升镇东升村王庙社社长王学文是村里最早吃“螃蟹”的人,说起文冠果产业的发展前景,他滔滔不绝地说道。

甘肃誉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师海全告诉笔者,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申请专利六项:“从我们现在这个营销和市场供应情况来看,文冠果原料远远不足,现在只要老百姓有,我们都在大量收购。”

为了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靖远县积极推行“户申请、乡组织、县管理”的运作机制,弘扬转型升级、生态修复、文化再造的新植树理念,号召企业积极参与,打造万亩秀林,营造美丽家园。

杀青,揉捻,闷堆,发酵,干燥制茶……这几天,在五合镇万亩文冠果基地里的茶叶制造车间,东升镇保安村村民韦应明忙得不亦乐乎。“我在这是个固定工作人员,年薪四万元,等我把茶叶手艺学到手,工资就可以涨到五到六万元。”韦应明难掩心中的喜悦。

韦应明所就职的靖远县五合镇万亩文冠果基地是集文冠果繁育、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产业园。该项目共有土地2万亩,种植文冠果面积一万五千亩,树木成活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了保证原料供给,从2014年开始,甘肃茂群天运文冠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便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村民的土地种植文冠果树,并雇用农民为产业工人,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和务工获得收益,企业也因此有了充足的原料和人力保障,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文冠果不仅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而且筑牢了靖远干旱山区的生态屏障。30年前,生长在这里的孙建中和其他村民们由于条件所迫,不得不下山入川。这几年,随着文冠果产业的发展,他将自家100多亩撂荒地,流转给了甘肃茂群天运文冠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己也长期在合作社务工。如今看着记忆中的家园发生的巨大变化,孙建忠满脸都是自豪感:“以前我们在这个山上住的时候,三到五年最多有一年的收成,风沙也特别大,现在我们把树种上了,风沙也小了,气候也变得比较湿润了,野山鸡野兔子等都特别多。”

近年来,靖远县坚持不懈建基地、扩规模、强科技、育龙头,依托一批带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目前,靖远已成为全国人工种植文冠果面积最大的县。全县建成4个千亩种植基地, 3个万亩种植基地,文冠果种植遍布18个乡镇,总面积达到20.9万亩,年产量5649吨,年产值1.13亿元。文冠果产业初步形成了“政企农”齐头用力、“百千万”基地布局、“面线点”一体联动的发展势头,正在成为县域产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闻推荐

中兰客专跨王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顺利完成

本报讯(记者乔斌)近日,记者从中铁十四局集团中兰客专项目部获悉,10月12日,新建平川区跨王长铁路框架桥顶进施工顺利完成。此...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靖远文冠果美了乡村富了农民)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