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孔德胜文/图
■人物简介
魏邦正,生于1951年,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人。现为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兰州分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院兰州分院副院长、甘肃丝绸之路协会理事、甘肃书画家协会高级书法家。50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将书法、中医学融为一体,并不断探索追求、开拓创新,尤为擅长行、草、隶、篆,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甘肃省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一位著名书法家。
“小桥通活水,茅舍依青山。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魏邦正非常喜欢这几句诗,觉得很贴合他现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于是就把这几句诗写下来贴在了自己租住的小屋里。这间小屋远离市区的吵闹喧嚣,在徐家山下位于盐场堡刘家坪的一家农家院内,魏邦正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写字、看书、品茶、小酌,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走进魏邦正大约只有20平米的简陋小屋,一张用来书写的大桌子就占据了小屋的一半面积,桌子的下方及周围则是摆放整齐的书法作品。因为勤于书写,相对来说,魏邦正身上少了一些世俗,“好多人就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住在这样偏僻又简陋的农家院内?我就告诉他们,在这里我吃得好睡得香,每天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心里是无比宁静、充实和踏实的。”
朴实又接地气,这是魏邦正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这与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51年,魏邦正出生在白银市靖远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但是家族中却有一个让家人骄傲又崇拜的人,那就是魏邦正的曾祖父。魏邦正的曾祖父在年轻时中过秀才,还在陕西省户县做官,不仅擅长写字,还精通中医,是靖远县家喻户晓的人物。年幼的魏邦正将曾祖父视为自己内心的偶像,于是在他幼小的心里悄悄埋下了一定要“练就一手好字”的种子,那一年,魏邦正13岁。
楷书是每一位书法家的第一门必修课,魏邦正也不例外,从13岁起每天练习柳公权的楷书,整整练了10年。如果说曾祖父给魏邦正立下了一个榜样的标杆,那么15岁在靖远县四中读书时遇到的张鸿儒老师则为他今后的书法生涯打开了一扇窗口。“在我心中,张鸿儒老师是真正的书法家,他对于正、草、隶、篆等字体都非常擅长,对学生也非常严格,是我们那个地方特别受人尊敬的一名老师。”当时,魏邦正已是公认的“字写得最好”的同学,在学校办黑板报这些事已是信手拈来。然而张鸿儒老师觉得魏邦正这名得意弟子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别的同学周末都回家时,老师则把他留下来。“你周末不要回家了,我要给别人写字,你来学习。”就这样,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魏邦正的书法一天天快速进步起来。“老师鼓励我,有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只要你把字写好,也能成为‘家’。”魏邦正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感慨万千,“字写好也能成为‘家’那是什么‘家’啊?我当时对书法家完全没有概念,心里就单纯地想着啥时候我的字也能写到老师的水平就好了!”
有兴趣、能吃苦、肯钻研,最重要的是遇上了一位好老师,魏邦正的字从各个方面都开始突飞猛进。有了扎实的楷书功底,魏邦正开始尝试其他字体,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行楷、行草,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都要去观察、学习、思考。其中魏邦正最喜欢“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用笔细腻精致、结构多变、美轮美奂,让人能真正感觉到书法之美。”魏邦正说,自己每天至少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去学习、练习书法,最长的时候一天花十个小时写了一百多幅作品,而自己却沉浸其中,全然忘记了在书桌前整整写了一天。
初中毕业后,魏邦正先后当过兵,做过老师,后来又在靖远县体委、兰州铁路局等单位工作……多少年来,魏邦正从事过很多职业、变换了多种身份,而在这奔波辗转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于书法的感情与坚持。写得多了,慢慢魏邦正也写出了一些名堂,有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书法界朋友。有朋友介绍他加入一些书法协会,魏邦正说,“当时我是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世界里,就不想参加。后来我想可以和书法协会的各位老师互相学习、切磋一下,就这样第一个加入的是中国国画院兰州分院。”
在五泉山公园的万源阁,魏邦正曾现场书写过许多书法作品,那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些“铁杆粉丝”前来看他书写。留给魏邦正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兰大的学生,“不知他叫什么名字,只记得有一段时间他几乎天天都会来看我写字,一看就是半天。有一天到晚上六点了,我准备要收摊回家了,这名兰大的学生还磨蹭着不走,原来他是想买我的一幅字。”魏邦正回忆道,这名学生特别喜欢他的一幅字,可是苦于囊中羞涩,一直没好意思开口。那天,这名学生从口袋掏出来了一些零钱,基本上就是凑出来的十块、二十块的零钱,大概不到一百元的样子,学生问魏邦正,“我真的很喜欢你的书法作品,每天都过来学习,可以把那幅字一百元卖给我吗?”魏邦正看他这么多天坚持来看他写字,又是喜欢书法的学生,就索性把那一幅字送给了他。魏邦正告诉记者:“价格也许能衡量书法作品的价值,但并不是绝对的。对于那些真正喜欢自己作品的书法爱好者,魏邦正更情愿把书法作品送给他们。”
“传承书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是魏邦正一直以来奉行的原则。近几年,书法界兴起了一些丑书、怪书,还有一些以金钱为目的商业炒作,让很多老百姓无法理解和欣赏。“这样的书法,首先脱离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认识,失去了群众接受基础,怎么能说是美的呢?毫无疑问是一种病态的、对书法和文化传统不负责任的表现。历史上那些留名的书法家之所以能被人一直铭记,是因为他们写出了让人怦然心动的书法作品,老百姓看了都非常的喜欢。”魏邦正说道。
闲暇之余,魏邦正还喜欢钻研古代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是他最喜欢的经典医学书籍,在魏邦正看来,书法和古代中医都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长河中的瑰宝,而他们的精髓也是惊人的一致,“中医的阴阳五行,书法的浓淡枯湿,其实都是在追求一种平衡、和谐、统一。”由此,魏邦正又联想到做人,“一个人如果欲望杂念太多,就会有痛苦烦恼,久则肝气郁结,难免要得病。而书法可以让人思想集中,陶冶情操、健身健脑,所以书法家的性情更平和,也更长寿。”
因为耐得住寂寞,魏邦正才能专注地书写;因为宁静,冰冷的字能在他的笔端鲜活起来;因为倾注了感情,一幅幅作品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魏邦正的作品曾参加过省、市及全国书法展,多次获奖并有博物馆收藏,而他的个人传略、作品入编全国多部辞典和名人录,甚至在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艺术馆也能欣赏到魏邦正的多幅作品。50多年来,笔墨纸砚早已成了他生命中永远不能分离的朋友和知己。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旭民大兴产业才能实现稳定脱贫。今年以来,靖远县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拔根”...
靖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