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白银大地上的明长城 (中)本报记者 马晓东 文/图

来源:白银日报 2018-10-11 09:24   https://www.yybnet.net/

永安堡地处靖远县双龙镇永安村,是固原镇防守的重心北移至黄河南岸裴家川长城一线后,朝廷在其腹地修筑的一处边关要塞。图为永安堡1、2号烽火台遗址。

空心楼长城位于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是裴家川长城的一部分,其东面就是花儿岔,为“固原旧边”的终点。图为空心楼长城遗址。

荒草关堡遗址在靖远县石门乡境内,海拔约为2600米,居于高山之巅,岭高风大,寒冷异常,但地势险要,扼其南北咽喉。

位于靖远县兴隆乡营坪村内的一段明长城,长度大约为10米,高3米。该段长城,位于黄河南岸,距离喜鹊沟大约20公里。

从喜鹊沟到花儿岔再到大浪沟,白银境内沿黄河修筑了两段长城。

黄河从乌金峡流入白银境内再从黑山峡流出,全长258公里。在这258公里的黄河东、南岸,明朝修筑了两段长城,一段为喜鹊沟到花儿岔的裴家川长城,一段为花儿岔至大浪沟的长城。

喜鹊沟,在今靖远县永新乡黄河南岸;而大浪沟,就是今天的乌金峡。黄河是自然形成的天堑,宽阔的水面,湍急的河流,幽深的河谷,都使蒙古人的铁骑无法逾越,河岸陡峭的崖壁更使敌人望而却步。但是,这种优势一到冬季,随着黄河结冰便不复存在。

《读史方舆纪要》中说:“靖远去敌最近,北面滨河,遇冬冻合,一望平地千里。寇若从贺兰山后,踏冰驰踔,势如风雨,未易御也。沿河置戍,固不可缓,而徐斌水以西,旧边一带,冬防可倚也。”“雪山,在卫(靖虏卫)北百二十里。山势高峻,积雪不消,套寇入犯,往往驻牧于此。又三岔山,在卫北。又有猪肝岔,在卫东北大河南岸。成化十年(1474年),寇从此内犯。”此中的雪山,就是今天的哈思山。从以上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的靖远一带,冬天比现在要寒冷得多,黄河都要结冰。蒙古骑兵南下侵犯内地,就是利用了冬季黄河结冰这一条件。

《靖远县志》中,更是充斥着蒙古人掳掠的诸多记载。正德二年(1507年),“岁杪防驰,鲁得袭我不备,从迭烈逊踏冰而南,荼毒中土。”隆庆元年(1567年),“冬十二月,宾兔由迭烈逊乘冰渡河,率轻骑二千寇白草原、郭城驿,经靖虏城西肆掠固原。”隆庆三年(1569年),“秋七月,宾兔由塔儿湾渡河,寇打拉池、蒯团山、神木山堡。”

北虏踏冰渡河屡屡侵犯内地,沿黄河设防就成了靖虏卫的重点。看来修筑一道长城,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皇明九边考》中记载,嘉靖九年(1530年),总制王琼重新修筑秦肱所筑的“固原旧边”,“西自靖虏卫花儿岔起,东至饶阳界开堑斩崖筑墙,各因所宜。又自花儿岔起,西至兰州枣儿沟止,开堑三十四里”。

从靖虏花儿岔(在今平川区水泉镇)到兰州枣儿沟(在今兰州市红古区),沿黄河南岸行走,距离在三百公里左右,在这么长的地段中,“开堑三十四里”,说明这段长城的墙体很少,基本上以黄河作为天然屏障,以烽火台相互连接,主要是在要害之处,筑墙挑沟,设险以守。

这段长城,在白银境内的大致走向为:从平川区水泉镇水泉村西面的花儿岔开始,沿黄河东岸一路向南,经过黄湾、月河,进入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等地,然后到达靖远县城,之后在黄河南岸一路向西,穿过乌兰镇的河靖坪、营防,最后到达平堡镇,过乌金峡(大浪沟)后进入兰州境内。在兰州的走向为:出乌金峡后到榆中县的青城镇,穿过大峡,进入皋兰县的什川镇,再向西进入榆中县来紫堡乡,横穿兰州市区后进入七里河区的小西湖、土门墩、崔家崖,再经西固区的梁家湾、新城,逆黄河而上,进入永靖县境内。这段长城,实际上就是史籍中记载的“黄河一条边墙”。

白银境内沿黄河修筑的这段长城,多数地方是随山就崖,铲削陡峻或是挑挖壕堑,真正修筑墙体的地方并不多。这段长城筑成后,特别是明万历以后,靖远境内人口快速增加,沿黄地区垦田力度加大,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后来,随着人为的破坏,加上自然界的风雨剥蚀、山洪冲刷,四百多年后,这段长城的遗址多已不存。据资料记载,靖远县东湾镇的三合村境内曾有一段长城,以前保存较完整,人们习惯上叫它“边墙”。可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时,被夷为平地。但“边墙”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遗迹上的地块叫“边墙地”“边墙壕地”,这也算是对这段长城遗迹的一种见证。

嘉靖九年(1530年),王琼沿黄河“开堑三十四里”,并在兰州刻石“千里巨防”四十年后,是隆庆五年(1571年),总督王之诰、戴才又在今靖远北部的黄河南岸相继主持新筑了裴家川长城。

隆庆三年(1568年)冬,靖虏卫贡生高冠在京上书兵部尚书霍思齐,他在《议设沿河堡屯要隘以省虚縻以消鲁患疏略》中写道:“今鲁酋宾兔每年冬乘冰结,剽掠白草原、郭城驿等处。”“宜于分水岭前后所在相度要隘,修筑堡屯。”“矧乱古堆、裴家川一带,土地肥饶,旧有垦田,以沃灌之地募愿耕之夫,以防冬之财为经营之费,则国不废而边陲充”。朝廷采纳了高冠的建议,隆庆五年(1571年),由总督王之诰、戴才相继主持新筑裴家川长城。

裴家川长城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西南跨过黄河后进入南长滩,然后向西进入靖远县境,从永新乡的喜鹊沟起,经兴隆乡大庙、营坪村,西行至双龙镇的义和、仁和、北城村,然后南下,经石门乡到平川区水泉镇水泉村的花儿岔,与之前修筑的“固原旧边”和沿黄长城相接。《皇明九边考》中记载说:“裴家川在卫(中卫)西南,接靖虏卫北境。《五边考》:“其地有腴田万顷,军民岁以寇患,不得田作。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督臣王之诰请于宁夏扯木峡旧堡河口,至五方寺塔儿湾、白草川墩,增筑边墙、墩台、大小堡寨,驻将领于此,以遏寇出入要路,并筑东西大小隘口,自是裴家川为内地。更置军营,曰永安营,军民赖之。扯木峡,即宁夏镇赤木峡也。”

裴家川在今靖远县双龙镇永安村一带,宁夏扯木峡,就是现在的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下河沿,而五方寺,则是现在的景泰县五佛乡。裴家川长城筑成后,从徐斌水至花儿岔六百里旧边的军事地位开始衰落,固原镇防守的重心北移至黄河南岸裴家川长城一线,沿线增建了几十座城堡墩台。

同花儿岔至大浪沟长城一样,裴家川长城也大部遭毁,只在靖远县双龙镇北城滩古城东面的山上留存有一段,总长大约有500米左右。今年春节过后,记者在北城滩一带探访时看到,这段长城系黄土夯筑而成,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城垣已经残破,但总体轮廓清晰,最高的地段达7米,厚10米,断面夯层清晰可见,夯土层厚12—14厘米,山势奇险,易守难攻。另外,在兴隆乡黄河南岸的营坪村中,也有一段约10米长的明长城遗址,如同一位垂垂老者,满是沧桑。而在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有一个社的名字叫空心楼,该社留存有一段山险墙,在其东面不远处就是花儿岔,为“固原旧边”的终点。

从花儿岔到大浪沟,再从喜鹊沟到花儿岔,前后修筑的两段长城最终连为一体,在靖虏卫境内沿黄河构筑了一道军事壁垒,再加上黄河的屏蔽,自此,黄河东、南的靖虏、会宁、固原等地,鲜有蒙古骑兵的劫掠。

黄河岸边密集的城堡和烽火台,那是一座座兵营和长城的“眼睛”。

靖虏卫境内这两段沿黄长城修成后,朝廷又在长城沿线陆续增筑了许多城堡和烽火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长城防御体系。

长城不是一面独立的城墙,它是由城堡、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防御工程体系;明长城沿线常有“五里一墩、十里一堡”的说法,既有沿边墙的城堡,也有边墙内外纵深排列的城堡。这类城堡是在长城筑起之后,在其沿线形成的驻防戍守的军人居住的地方。

堡,就是小城。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堡也,小于城而大于寨,所以驻兵屯田;卫之下守御所,所之下堡,堡之下总旗,总旗之下小旗,小旗之兵,分守堡兵、操兵、屯田兵等。”堡大者,称官堡,驻百户;堡小者,称旗堡,驻总旗。实际上城堡就是各种大小不一的兵营,与长城构成掎角之势,一旦一方有急,随时可进行支援。考虑军事性作用,城堡多选择设在深沟峡谷或是高山峻岭之上,利用地形优势,只用很少的兵力,却使敌人无法进入,很好地控制了险要地段。与长城距离的远近主要依据位置、地势及是否便于屯垦等,一般间距不超过10里。城周为1—3里,开一到两个城门,有的建有瓮城,城内设有驻军的营房、校场及寺庙等,这些城堡与长城形成了紧密的唇齿关系。

白银境内黄河长城的内侧,除迭烈逊堡、靖虏卫城和平滩堡分别早于长城修筑外,沿黄长城筑成后,按时间先后,又分别修筑了永安堡(1571年)、哈思堡(1572年)、荒草关堡(分水岭堡,1581年)、大庙堡(1583年)、陡城堡(1590年)、芦沟堡(1596年)、索桥堡(1602年)、裴家堡(1606年)和水泉堡(1612年),由于固原镇黄河防务北移至裴家川长城一线,在四十年的时间里,明朝在这一带密集修筑了十余座城堡。另外,还有按门岘三角城、杨稍沟闇门堡也修筑于明代,但具体修筑时间失载。

迭烈逊堡是“固原旧边”、花儿岔到红枣沟长城、裴家川长城的节点,从地理空间上看,它处在这三段长城的起始点——花儿岔东南的黄河岸边,明初在此设有巡检司。其后,蒙古游牧武装常常避开设防的迭烈逊,而绕道从下游经锁黄川(今兴堡川)沿打拉池东扰,当时驻守打拉池的明军将领,感到打拉池防务吃紧,便奏请将迭烈逊巡检司移置于打拉池。成化十年(1474年),巡检司移至打拉池。到了万历初年,盘踞在黄河西面的蒙古武装又进扰不已,沿河防务趋吃紧,明军不得不在迭烈逊“巡司故址又筑堡摘兵戍守”,防守公署仍设在城堡内。明代数次修葺迭烈逊城堡,基本上是在西夏古堡的旧址上,仍为土筑,但规模有变化。《靖远县新志》记载的、留在今人记忆中的就是万历年间所筑城堡,城周三百五十步(古代一步即两脚各跨一次,一般的说法是五尺),城墙厚约一丈五六,高约三丈。城堡只有一座城门,面向南。东墙、北墙和西墙上各有一座突出的墩台,像城墙上的马面,称之为炮台。这座城堡现如今是平川区北武当的所在地,只在北面留有一点残墙,是城堡北面的墩台。

隆庆五年(1571年),在裴家川长城修筑的同时,永安堡也同时修建。永安堡位于靖远县双龙镇永和村,该堡依地势而建,西堡墙沿西屲梁而筑,南北两面城墙依山势向下,直至平川地带连接东墙,形成西高东低的倾斜川城。堡为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350米,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开有两座城门,东南各一。堡墙黄土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8~16厘米,现残存北堡墙三段,南堡墙一段,西墙完整,堡内现为民居。永安堡是长城沿线著名的边关要塞,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记载:“永安堡形势,黄河一束环带于前后,松雪二山拱峙左右,高峰峻岭突为险隘要地;茂林深谷允堪设伏折冲,壤接贺兰山后,边庭之动静易测……信为固靖之屏障,环庆之门也。”其险峻重要,自然不言而喻。明代后期,靖虏卫防御指挥中心又由打拉池迁至永安堡,大明在此设守备一名,中军官一员,操守官一员,军丁六百名,官兵六百名,所管墩台二十四座,隘口一十二处,有边墙五十里,无墙斩偏坡边一百余里。这段时期,包括哈思堡、大庙堡、裴家堡、乱古堆堡、索桥堡等在内的边防城堡均属永安堡管辖,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永安堡修筑的第二年,明朝紧接着在其西面黄河岸边又修筑了哈思堡。“哈思”二字来自蒙古语,是美玉的意思。哈思堡又叫哈思吉堡,位于今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的一处平台上,背河面山,西望黄河。外观呈长方形,北堡墙随石门沙河蜿蜒而筑,墙体为黄土夹砂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度17厘米,现残存东墙体两段,长30米,其余三面无明显墙体,东面开门,残存有瓮城遗址。据《重纂靖远卫志》记载:“哈思吉堡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扼山险,据地势筑堡,三面陡峻,是称天险。”哈思堡是防边守河的军事要隘,设操守官一名,管辖墩台13处、隘口3处,无墙边三十里。明朝都御史张佳在巡视哈思堡时曾题诗纪胜:“黯淡山城古会州,胡天双目尽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声起城楼”。明末以后,由于哈思堡西面有著名的索桥渡口,其地成为客商歇脚赴索桥渡河去河西的交通要隘,堡内店舍栉比,商贾云集,军堡演变成了一处著名的商埠。

哈思堡筑成十年后,明万历元年(1581年),明朝又在哈思堡以南的高山峻岭中修筑了荒草关堡。荒草关堡又叫分水岭堡,位于今石门乡裴堡村,城依山势分阶建筑为南北二阶,北高南低,上下落差12米,东南建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防御堡墙曰“分水岭”,延绵数百米。古城外观呈不规则椭圆形,中间内收,南北两端向西弧曲。城垣黄土夹砂夯筑而成,夯层厚度17厘米,夯层明显。《重纂靖远卫志》中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兵粮道袁弘德巡阅至荒草关古堡,见分水岭堡城筑山巅,岭高风大,六月飞霜,寒冷异常,不堪居处,且取水不便。遂改建裴家沟(今裴家堡遗址),地平水便,军民称愿,岿然雪山之中,万松翳目,一栈之连,景色可观,险隘为雄,亦靖远东北之一大屏藩也。”裴家堡平面呈正方形,南北、东西各500米,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黄土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8~12厘米。北堡墙、南堡墙各存数段,西墙完整。据史书记载,裴家堡建成后,设防守官一员,统领军丁60名,火器29位杆,“西抵河口所管河边四十里,墩台四座”,是继荒草关堡城之后在石门地区建立的又一军事要隘。

明万历三年(1583年),朝廷又修筑了大庙堡。大庙堡地处靖远县兴隆乡,北临黄河,四面环山,黄河豁山为峡,急泻东进,天堑横亘,踞地险要,古称哱啰口或北辰。大庙堡地势状似喇叭,扼守喉口,易守难攻。作为军事要塞的大庙堡,出于防守的需要,街道呈现三岔状,死胡同极多,一旦城破,打巷战实所难免,街道多叉,敌人擅入,如陷迷魂阵。万历十年(1590年),朝廷又在今平川区水泉镇修筑了陡城堡。陡城堡地势险峻,堪为军事要塞。城堡遗址尚存,为土筑。城堡左有沙河自东而来,西南入黄河;右有黄河自南而至,西北而去。城堡视野开阔,东面旱平川及河西岸三滩一带尽收眼底。陡城城堡部分城墙尚存,最高处有六米余。此堡也仅一东门,为拱形门洞,高约丈许,上有“金安堡”三字,今穹顶已不存。陡城堡“所管墩台四座,有边墙十里”。万历十六年(1596年),在今靖远县北滩镇,朝廷又筑起了一座规模庞大的芦沟堡。芦沟堡坐北向南,平面形状略呈正方形,外有护城河环绕,边长580米,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四面墙体保存较完整,南有一门,南门外有半圆形的瓮城,保存较好。城内原有城楼、桥楼及建筑物,今皆坍塌和毁没,地表散落较多的石块和砖瓦块。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边总督李汶、甘肃巡抚田乐组织了松山战役,将盘踞在今景泰、古浪境内的鞑靼驱逐至贺兰山以北,第二年,组织军民修筑了“甘肃新边”。万历二十九年(1602年),朝廷在“甘肃新边”的起点——索桥东岸修筑了索桥堡。该堡墙系就地取材用红胶泥土两侧夯墙中间填土而成,夯层厚16~18厘米。索桥堡平面呈三角形,堡西墙外侧南、北两拐角各有一段围墙现已坍塌为土垄状,呈“八”字形伸至悬崖边缘,形成一不规则的围院。据《重纂靖远卫志》记载:“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一堡于河东,名为‘铁锁关\’。门上有石碣,额曰‘索桥堡\’,旁镌‘钦差靖远等处地方参将丁光宇\’,故迹犹存。”堡上设防守军官,专备管理黄河上的船渡以保障交通的畅通。

十年后的万历四十年(1612年),朝廷又在今水泉镇水泉村修筑了水泉堡。在此之前,水泉堡所在地为一哨马营,据明代吕大用所撰《建设水泉堡碑记》记载:明代万历初年,“以水泉近永安,当黄沙、红沟、锁黄川等冲,用筑哨马营,伏军五十,亦古昔守戍意。”到了万历二十九年,明军于哈思堡西十里的黄河上置索桥,水泉“北通甘凉,西达洮靖,东接固原,寻为三镇通衢”,于是水泉成了交通重镇,哨马营已无法承担防御接待任务,往来之人常常“露居野处”。万历四十年(1612年)秋,明朝“扩其旧址,崇其基势,外则崇墉峻堞,内则堂皇食庖”,次年筑成水泉堡,“所管墩台八座”。

除密集的堡城外,在大浪沟到喜鹊沟200多公里的黄河东、南岸长城内侧,布设着更为密集的烽火台。烽火台也称烽燧、墩台、烟墩、烽台、烽堠、狼烟台等。明朝长城的烽火台,星罗棋布,墩台相望,用以传递军情,当出现敌情时,白天在台上燃烟,夜晚明火示意以传递信息,在长城沿线和关城附近均根据需要而修筑,多建于高山顶、易于瞭望的主阜和道路折转处。按照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规定:“今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明代除夜间举火,白天放烟外,还加鸣炮,及时通知敌情。纵然于千里之外,边塞的敌情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到上级指挥机关。还可以从燃烟、炮声的多少,掌握来敌的大概之数。由于传递军情的重要性,对烽火台的管理十分严格,戍卒不得擅离职守,贻误军情。明成化二年法令中也有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失,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由于传报得宜克敌者,准奇功,违者处以军法。

白银境内遗存的黄河长城沿线烽火台,数量惊人,虽然目前记者没有看到权威的统计数字,但我们顺着长城的方向,从大浪沟开始,至今能看到或了解到的烽火台主要有:靖远县平堡镇金峡峡口烽火台、阳坪烽火台、堡子山烽火台、蒋滩烽火台、金园芦宗小坪烽火台,进入乌兰镇营防村的马滩和王园烽火台、河靖照壁山烽火台、黄河铁桥桥头烽火台、转嘴山烽火台、小坪山烽火台、奶头山烽火台、烟洞沟(洞应为墩)口烽火台,接东湾镇三合长城遗址至法泉寺沟口、东湾、滋泥水烽火台,再接平川区境内的月河、李家沟、玉碗泉、陈家沟、黄湾等地烽火台,后复入靖远县石门乡的席芨水、茨滩、炭窑、坝滩、水沟园子、小口子、索桥、窎窎坡等烽火台,双龙镇北城滩烽火台,经仁和、义和长城遗址烽火台,入兴隆乡的金坪、大庙长城遗址烽火台,由永新乡的喜鹊沟出境入宁夏境。

新闻推荐

靖远第二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昨日开幕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万盈)9月26日,甘肃靖远首届农民丰收节暨第二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在白银市靖远县石门乡隆重开幕。期间,作...

靖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远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只为太白披绿装2018-09-29 09:33
评论:(白银大地上的明长城 (中)本报记者 马晓东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