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靖远新闻 > 正文

细说历史中的祖厉(上)本报记者 马晓东 文/图

来源:白银日报 2018-08-03 09:54   https://www.yybnet.net/

靖远县乌兰镇红嘴子村,祖厉河汇入黄河处。此地可能是汉祖厉县城所在地,但却没有任何遗存。

黄河上的虎豹口渡口。自汉代始,此地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道,汉祖厉县的设置,也许与这一要津有关。

堡子山下、黄河南岸的村庄。战争远去,经济发展,平堡成了黄河南岸的一方富庶之地。

明代靖虏卫下属的九堡之一——平滩堡城遗址。靖虏卫所属平滩堡城,当在汉祖厉县城址之上新筑的城堡。

会宁、靖远境内,有一条河流自南向北而来,水流到靖远县城后汇入黄河,这条河就是祖厉河。在今天的语境中,提起祖厉,当专指祖厉河,再无歧义。但在历史上,祖厉,曾为地名、县名、城名、水名。名称的显现与消隐昭示其历史的沧桑,称谓的繁多意味其地位的重要。历史上祖厉县的建制沿革如何?祖厉城在哪里?祖厉河,还有祖厉川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开疆拓土,设郡建县,西汉设置了祖厉县

公元前206年十月,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刘邦率大军兵临咸阳城,秦王子婴设计杀了奸相赵高,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至此,秦朝灭亡。第二年春,项羽在分封完各路诸侯后引军东归,十月,封为汉王的刘邦拜韩信为将,韩信率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其不意击败关中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又“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至此,属于陇西郡的今会宁、靖远地为汉军所控制。四年后的公元前202年,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王朝,今会宁、靖远境全部并入大汉版图。

西汉初建,百废待兴,朝廷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刘彻登基时,西汉立国已经60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汉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这为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元光二年(前133年),汉武帝决然放弃和亲和防御战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六月,西汉以精兵30万,设伏于马邑附近的山谷和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西部,欲诱匈奴单于南下而击之。伏兵被单于发现,未遂,但揭开了西汉对匈奴战略反击的序幕。此后至征和三年(前90年)止,武帝采取集中兵力,主动出击的方针,使用大骑兵集团深入大漠,以大纵深迂回、远程奔袭等战法,对匈奴发动了10余次反击作战。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骑万人自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出发,沿途迫降五个小王国,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西北大黄山)千余里,斩俘8900余人。同年夏,霍去病又率数万骑出北地(郡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马岭镇),再击河西匈奴。汉军渡黄河后采取大纵深迂回行动,之后进入祁连山觚得(今甘肃张掖)一带,歼灭浑邪王、休屠王部3万余人。此战,打通了西域的道路,解除了匈奴对西部边郡的威胁。就在这一年,西汉在河西设置武威郡和酒泉郡,移民实边,修筑城塞,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联系。

为了巩固新取得的河西地区和加强对西部的管理,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西汉朝廷析北地郡设置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领临泾、安武、彭阳、抚夷、参峦、祖厉、鹑阴、阴密、泾阳、乌氏、爱得、安定12县。从这一年开始,白银境内有了祖厉县和鹑阴县的建置,祖厉县所辖地域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会宁县全部和靖远县南部,而鹑阴县的管辖范围包括今平川区、靖远县北部一带。

设置祖厉县三年后,元鼎五年(前112年)十月,为加强管理和防务,45岁的汉武帝巡行西北。这次巡行的阵势极大,仅随从就有“数万骑”。他们登临崆峒山后,越过陇山,北出萧关,在视察新设立的安定郡后,又北上进入“新秦中”(今宁夏中部、东部及陕西省定边、甘肃省环县一带)。由于匈奴远遁,边塞官员防务松弛,千里不筑巡边亭障(古代防守用的堡垒要塞),汉武帝勃然大怒,下令诛杀不忠于职守的北地郡太守及其下属官员多人为戒,然后西临祖厉河而还。这次诛杀,朝野震动,不仅各郡太守纷纷整治道路,修缮原有宫殿。驰道沿线各县,纷纷准备宫中需用食物,增添用具等,等待皇帝的到来,也都重视了辖区的防务。为弥补军马的不足,汉武帝下令边地郡县发展养马业,由官府提供母马,用以繁殖,三年后归还。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说:“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雍州,是古代的九州之一,故址即今陕西、甘肃及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五畤又称五畤原,在今陕西凤翔县南,秦汉时是祭祀天帝的处所。陇就是陇山,为现在的六盘山。空同就是位于平凉市的崆峒山。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元鼎五年的十月,武帝巡视西部进入雍州境内,在五畤祭祀天帝后,翻越陇山,登上崆峒山,最后西行到达祖厉河边后开始返回。

这是史籍中第一次出现祖厉河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河水东北流,径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汉武帝元鼎三年,幸雍,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即于此也。王莽更名之曰乡礼也。李斐曰:音赖。又东北,祖厉川水注之。水出祖厉南山,北流经祖厉县而西北流,注于河。”

在上面两段文字的记载中,出现了“河水”“祖厉河”“祖厉川水”等几个与河流有关的名词,还有作为方位参照的“祖厉县故城”、王莽改名为乡礼及祖厉在古时的读音等情况,信息非常丰富。那么,古籍中记载的这些河流,对应的是今天的什么河流呢?

河水指现在的黄河。在历史文献中,经常用“河水”或“河”等泛指黄河,有时候也雅称其为“大河”。有学者在仔细查阅《汉书》《后汉书》《魏书》《水经注》的基础上,考证出“黄河”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十分常见的名称,而广泛使用并固定下来则是唐宋以后的事了。

祖厉河指流经祖厉县境的黄河,而非现在的祖厉河。在黄河统一名称尚未出现前,古人为便于描述黄河所在的位置,逐渐形成了截段命名的习惯,往往以黄河流经的地段名称作为河名,这在汉魏时比较常见。根据《水经注》等文献的记载,黄河在积石关以西流经今青海省境的一段,称赐支河;黄河出积石关流经金城郡金城县的这段叫“金城河”,即文献所说的“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河”;金城县以下流经祖厉县境的这段黄河叫祖厉河,具体来讲就是从今天靖远县乌金峡口至红嘴子以下杨梢沟之间的黄河;下接“鹯阴河”,即指流经鹯阴县(鹯阴是东汉的名称,西汉叫鹑阴)境的这段黄河,也就是今天从靖远县三滩到平川区的黄湾之间的这段黄河。

祖厉川水就是现在的祖厉河,发源于会宁县南华家岭,向北流经会宁县和靖远县,最后在靖远乌兰镇的红嘴子村注入黄河。由于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所以又叫苦水河。

从汉魏时普遍流行对“黄河”随地命名的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断定《汉书》《水经注》中所提到武帝出巡,“西临祖厉河而还”事件中的“祖厉河”,系指当时流经祖厉县境的黄河,与现在的祖厉河没有关系。汉武帝到达祖厉县的黄河边后便折返,作为一代雄主,为什么没有跨过黄河继续西巡帝国刚刚取得的河西之地,史籍中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测:站在黄河边遥望河西的汉武大帝,胸中一定是激情澎湃,经过20年持续不断地打击,汉帝国的劲敌——匈奴向北遁去,河西走廊并入帝国的版图,设郡置县,加强了西北地区的防务,一条伟大的通道——丝绸之路即将开通,西汉帝国激情喷涌、活力四射。元鼎六年(前111年),也就是武帝巡视西北后的第二年,西汉在河西又设置了张掖郡,后元元年(前88年),已到晚年的武帝又设置了敦煌郡。至此,河西四郡设置完成,为后续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

关于“祖厉县”,后代有学者不断考证,认为是“袓厉县”,长期错讹被误传为“祖厉县”,“袓厉河”也被误传为“祖厉河”。“袓厉”二字的读音分别为“磋(jiē)”和“赖(laì)”。《水经注》中引述李斐的注解,认为“厉”字的音是“赖”。根据东汉应劭的《汉书集结音义》和唐训诂学家颜师古的《汉书注》的研究,“祖厉”是从羌族语言中音译而来。至于表示什么意思,人莫能知。《辞源》中也记载说:“袓厉,古县名,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汉置,属安定郡。晋废。前凉复置,属武威郡。北魏移县治于平凉县境,属陇东郡。”

西汉祖厉县,县城究竟在哪里?

西汉祖厉县城究竟置在何处,由于缺乏历史地名的统一资料考证,地方县志多有争议,说法较多,但比较可信和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为靖远平堡镇平滩堡说,一为靖远乌兰镇红嘴子说。

平堡镇位于靖远西南、乌金峡出口处的黄河南岸,隔河与白银区四龙镇相望。秦汉以来,以滔滔“河水”为天然屏障,拒胡羌于“大河”以北,滨河南岸一线遂成为“边防要路”。当地有一著名的堡子山,其上有一古城,名叫平滩堡。今年六月,记者在平滩堡探访时领略了此山的险峻:堡子山面积不大,但四面皆巍然陡立,高峻峭拔,似为天然的护城沟壑,深达数10米,根本无法攀爬,平滩堡古城就建在这里。

平滩堡坐北朝南,城周约1.5里,占地50余亩。东墙已破坏,现存部分西墙及北墙,城墙墙基宽不到5米,高3米。南面无墙体,但在城下依旧是数十米的斩坡壕沟,较之城墙,更为险峻。四面悬壁的堡子山,连同古城堡,只在东南端有不是很宽阔的道路,与不远处的山地相连,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是西汉祖厉县的城址吗?

兰州大学教授刘满先生认为,平滩堡当为汉代的祖厉县古城。他在《河陇历史地理研究》一书中写道:祖厉故城是邻近黄河的县城,位于交通要道和渡口上,不可能建在黄河峡谷南岸侧近,所以祖厉故城只能在乌金峡下峡口以东至靖远县城关镇之间的黄河南岸求之,而在这一段黄河南岸的村镇中,只有平滩堡具备这一条件。

《太平寰宇记》载:“祖厉,音嗟赖,一名马城”。民国初年版《辞源》“祖厉”条注:“县名,汉置;晋废;故城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一名马城。”说明其时该地是养马放牧之所,山城古名哨马营。明末清初地理学者顾祖禹认为,祖厉城在“卫西南百三十里,汉属安定郡,后汉属武威郡,晋废”。《甘肃通志稿》载:“汉祖厉县,在今甘肃省靖远县西南。汉置县,属安定郡,后汉属武威郡。晋省。”

根据以上信息,即“故城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卫西南百三十里”等可判断出西汉祖厉县治设在今靖远县西南130里的地方。而靖远县城西南130里的地方,恰好就是平滩堡城,如果以上记载可信,西汉祖厉县治在未内迁之前是置在今靖远县平滩堡的。此外,在平滩堡城遗址还发现大量的汉代瓦片和灰陶片,并曾出土一枚王莽天凤年间铸造的“货布”。“货布”的出现说明在王莽改祖厉县为乡礼县时,县治仍在今平滩堡,没有迁移。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堡,应当是明代靖虏卫下属九堡之一的“平滩堡城”遗址。明代初叶,黄河以北一带为蒙古鞑靼松山部宾兔人的游牧地,以河为界,“往往饮马黄河”,边患日紧,为控扼北疆,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设靖虏卫军民府,并置下属军政机构“九堡”为其所辖,平滩堡是其一,属陕西行都司。自此始有“平滩堡”建置,驻堡子山“平滩堡城”。靖虏卫所属“平滩堡城”,当在汉祖厉县城址之上新筑的城堡。

但以西北师范大学刘永胜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则认为,西汉祖厉县城址可能在靖远县乌兰镇红嘴子村的黄河边。他撰文认为,离红嘴子村不远处,有一个渡口叫“虎豹口”,它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是连接中原与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在这里建立祖厉城,其军事、政治、经济作用十分突出。红嘴子村北傍黄河,东濒祖厉川,西南依河靖坪,这里依山傍水,地域广阔,宜于耕牧,交通顺畅,是建立县城的优越地方。其位置完全符合《水经注》“河水东北流,径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又东北,祖厉川水注之。水出祖厉南山,北流径祖厉县而西北流,注于河”的记述。另外,与红嘴子村接连的河靖坪东北边,曾发现数座汉墓,汉砖拱顶,“出土五株、货泉古币多枚”,古墓虽未清理,但可证明此地可能是汉祖厉县居民埋葬之地,祖厉县城可能就在附近。

祖厉城遗址既然在红嘴子村,今天为何没有任何遗址留存呢?他认为,其原因是由于黄河南岸河水与祖厉河改道冲毁所致。据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改修祖厉河碑记》记载:“祖厉河来自西南,绕卫城(靖虏卫)而东出,水苦恶,不可食,卫之汲水者,必涉祖厉而后达。一遇泛涨,则不可渡,相遇忍渴而守之,非一口也。”“宁夏总兵路瑛(靖远人)量功命役,截其上流,去卫五里许,地名红嘴,使之北入黄河。”以上说明西汉祖厉城遗址,被明代改修祖厉河水道时所占用和挖毁。

新闻推荐

白银市在全国应急和安全知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全国市州排名第三全省市州排名第二

本报讯(记者李琴琴)7月31日,记者从市安监局获悉,今年6月份,市安委会组织全市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参加全国应急和安全...

靖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靖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细说历史中的祖厉(上)本报记者 马晓东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