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景泰新闻 > 正文

奇迹——本报记者 贵富堂

来源:白银日报 2016-07-26 08:08   https://www.yybnet.net/

荒滩上崛起米粮川

40多年前,景泰川还是一片较平坦的荒漠,“遍地是沙丘,黄风不断头。苦瘠甲天下,十种九不收。”是最真实的写照。40多年后,景泰川绿树成荫,良田成片,已变成了群众安居乐业的米粮川。而这一切的变化,缘于1969年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建设。

上水前的景泰县,气候极其干旱。虽然滔滔黄河从它的东侧流过,可是塬地由东向西逐渐增高,高出黄河水面四百米到五百米之间,所以景泰县虽有黄河流过县境,只能望河兴叹,却不能得黄河之利,长期受到干旱的严重威胁,成为甘肃中部最干旱的县份之一。景泰人对水的渴望,在与水相关的地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娃娃水、漫水滩、喜泉……因为没水,所以把对水的盼望寄托在地名上。”

为了摆脱困境,这里的人们也做出过努力。他们打井、建水车、甚至靠人力畜力拉水。然而在这样一个年降雨百来毫米,而蒸发量达3390毫米的地方,又能有几眼井能提供充足的水源,多少架水车能赶上人口增长、耕地扩大的速度,干涸的土地养活不了人。

一组数字最有说服力。景泰县1972年有人口12.5万人,耕地48万亩,仅有五佛乡近1万亩河滩地为水浇地。新中国成立后,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下,曾开展过打井掏泉的工作。20世纪60年代花费巨资打井,仅有一眼井能灌溉1300亩地,其余均为干井,掏泉仅能灌溉6000亩地。其余大面积属荒滩。一般年景,亩产多则百斤,少则几十斤,遇到大旱,颗粒无收,或靠救济艰难度日,或流落他乡。1965年全县农业人口9.6万人,返销粮达818万公斤。

景泰人民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被干旱和贫穷压得抬不起头,需水、盼水、求水始终是当地政府和群众最迫切的心愿。有效利用黄河水、建设沿黄提灌工程、改变贫困面貌、改善区域生存环境、遏制生态持续恶化成了地方政府和群众最大的梦想。

景泰人民盼望已久的黄河水,终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变为了现实。1969年,省委、省政府重民生、察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从甘肃中部地区的实际出发,果断决策兴建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一期工程设计流量每秒10.6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12立方米,年提水量1.48亿立方米;有泵站13座,装机容量6.7万千瓦,总扬程472米;设计灌溉面积30.42万亩。

自工程开工,一时间,来自水利、农垦、民工团的三方力量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汇集景泰,奋战在施工前沿的深山沟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工程纪录每天在不停地被刷新。在他们顶风雪、冒酷暑的奋战中,景电一期工程1974年竣工,实现了“两年上水,三年受益,五年建成”的奋斗目标,为改善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1984年7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景泰川,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兴建景电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于1984年动工,1994年基本建成,1999年竣工验收,新增灌溉面积52万亩,将绿洲延伸到古浪县的亘古荒原。几十万移民从古浪山区,从相邻的天祝、会宁、东乡、永靖等县以及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汇集到新灌区,在这里安家落户,安居乐业。

有了水的滋润,景泰川民生凋敝、饥荒连连、经济萧条的一页慢慢翻了过去。景电工程的兴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景泰县及周边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运行,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形成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景电一、二期灌区建成后,景泰县境内发展有效灌溉面积近50万亩。景泰县城也因景电工程于1976年由芦阳镇迁到一条山镇。昔日在大漠边缘的一条山小镇,因为有了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了景泰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景电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农业生产条件。许多人都感到,这里的风沙少了,气温高了,湿度大了。气象资料印证了人们的感觉:据景泰气象部门资料显示,灌区年平均降水量由185毫米增加到201.6毫米,平均风速由每秒3.5米降低到2.4米,8级以上大风天数由原来的29天减为14天,相对湿度由上水前的46%增加到48%,年蒸发量由3390毫米降低到2433毫米,现已成为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人工绿洲。景电工程被灌区人民亲切地誉为“救命工程、翻身工程、致富工程、生态工程。”

景泰川电力提水灌溉工程为改变景泰县及甘肃中部其他地区干旱面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景泰川灌区已由一片荒滩变成了一片绿洲,小麦亩产过千斤,农民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5年底,整个景电灌区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08万亩,累计生产粮食86.31亿千克、经济作物32.18亿千克,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3.37亿元,是工程建设总投资的19.55倍。

景电工程不但将荒滩变成了百里米粮川,养活了几十万农业人口,还阻止了腾格里沙漠南侵的脚步。近年来,景泰县与景电工程联手进行防风林带建设,按照水到哪里树到哪里的原则,沿着渠道推进骨架林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景泰川灌区已与三北防护林连成一片,成为抵御腾格里沙漠的第一道屏障。过去年年都要扩张两三公里的沙漠,已被捆住南下的脚步。而人们不满足于此,现正在用麦秸扎成草方格压沙固沙,种草植树,向沙漠要地。

灌区景象

景电一、二期一泵站

引水巨龙

灌区节水农业

新闻推荐

百余吨散水泥摇身变“名牌”景泰查处一起该县罚没款额最大的商标侵权案

本报讯 私自印制标有当地一家水泥企业的著名商标包装袋后,再将百余吨散水泥装入其内冒充名牌产品卖与他人,非法获取利益。12月6日记者获悉,景泰县查处了一起罚没款额最高...

景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景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原是少年偷充Q币2009-11-12 10:23
猜你喜欢:
评论:(奇迹——本报记者 贵富堂)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