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里来热难挡,
看着背斗发愁肠,
生活所迫下煤巷,
每天最少三十趟……”
这是30多年前景泰县盛夏时节一个热浪滚滚的午后。一位悲怆孤独的青年背着与他肤色一样的煤块,吟唱着自编的小曲,吃力地一步一步艰难地攀爬在狭窄、陡峭的煤巷内。汗珠子顺着黑黝黝的脊梁滚落在黑色的土地上,砸出了一个美丽而又深深的小坑,宛如浪花朵朵。
这个人就是今天白银电商界颇具传奇色彩的领军人物——张恩明。
今年的深秋时节,景泰大地硕果压枝,层林尽染。记者踏上景泰川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沿着张恩明当年奋进的足迹,探寻其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悲壮故事。
一
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出身环境都不尽如人意,然而,正是这种环境,才磨练出了其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斗志。
张恩明,这个被誉为白银电商的领军人物也不例外,也有着恶劣的出身环境和成长经历,也有着堪称传奇的奋斗历程和创业人生。
1967年,张恩明出生在景泰县寿鹿山山脚下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张恩明一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用苦苦菜充饥度日,能吃上馒头那比过年还高兴,吃肉那就是一种遥远的梦想。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年代,他的母亲曾经为了孩子也曾讨过饭。可以说,贫穷、苦难、饥饿与眼泪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
少年不知愁滋味。张恩明学生时代,他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每天放学扔下书包就和小伙伴们在此起彼伏的山坡上、一望无垠的田野拾柴火、拔猪草,度过了令人心酸而又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当改革的春风吹到景泰大地,而且加之父亲的勤劳使得张恩明一家才基本能吃上饱饭。
温饱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父辈们受苦受累的画面一直萦绕在张恩明心头。社会环境如此,太多的无奈,不是张恩明小小年纪能够改变的,但至少在他心里,默默地盘算着、幻想着,试图改变困苦的现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恩明哥哥成家、姐姐们出嫁,但是家里经济还是特别的困难。无奈之际,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自己的高中也只上了一年半,就想办法外出打工挣钱。多年来,他先后在兰州、白银、景泰、平川等地打工。他在平川和景泰等地背了两年时间的煤块。虽然他的肩膀上磨出了厚茧,脚上磨出了血泡,但是,他还是保持乐观的心态,在深深的巷道内吟唱着自己编写的乡村小曲。这些小曲唱出了张恩明自己的艰难,唱出了自己的眼泪,唱出了自己的众多期盼。这些小曲唯一能够寄托的也仅仅只是片纸残言,让他一如既往地编写吟唱。
1991年春暖花开时节,对于张恩明家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季节,这一年,他们弟兄分家另起炉灶,从老家搬迁到红水镇。张恩明一家住在地窑里,面对景泰风沙弥漫的天气,吃一顿饭,碗底全是沙子。为了改变居住条件,张恩明当年七月,自己拿着撬杠去山里撬石头,然后再找人拉到宅基地,盖起了三间小房子。这个院落没有围墙,房门都是用木材废料做的,根本不能遮风挡雨。
深秋时节,农民家庭做饭、取暖,都需要木柴、煤炭,张恩明把地里的庄稼拾掇完后,在附近荒滩地上刨柏刺。每天在荒滩上刨柏刺共有三个人,其他的两个都是近70岁的老人,另外一个就是25岁的自己。深冬,他把妻子、儿女们简单地安顿好之后,又出去背煤挣钱。异常艰难的日子里,自己抽的烟就是用纸卷的老旱烟。
多少年来,张恩明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微不足道的几个零用钱,这些收入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仍然是捉襟见肘。由于生活所迫,1994年初秋,张恩明央求姐夫用小兰驼三轮车拉着一家四口和全部家当,告别家乡、告别爹娘,到县城30平方米的小出租屋开始做蔬菜生意。经过了多年的磨砺,张恩明独自一人去四川收购橘子,妻子在县城批发。
在亲朋好友的眼中,张恩明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多年来,特别是在县城租房做水果和蔬菜生意的最困难时期,他既要照顾生意,又要伺候瘫痪在床的母亲,无法顾及收入多少。家里没有人照顾母亲,他每天得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用轮椅推到市场上,这样他才能放心地销售蔬菜。在这里,他一有空闲时间就帮母亲揉搓身体。
一谈到老人,张恩明动情地说:“我母亲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是两个孩子和爱人都不嫌脏、不嫌累、不怕麻烦,为母亲洗洗涮涮,每天一日三餐喂吃喂喝,把母伺候得很周到,周围的邻居一说起来,就一个劲地夸,孝顺孝顺!”
张恩明不仅孝顺自己的父母,现在生活宽裕后,他更不会忘记村里的高龄老人。前几年,他为村里90岁的老人发放了棉被,为贫困学生发放了助学金。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张恩明将会把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纳入工作的常态。
张恩明是一个永远不满足和不安于现状的人。2004年,他和一个朋友在闲聊的过程中谈到跑运输很能赚钱,但是,当时的一辆车就得9万元左右,这一大笔钱从何而来。为了筹这笔钱,张恩明可以说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但是还是没有筹到。没办法,他寻求景泰县信用合社找朋友担保贷了40万元的款,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40万元,拉开了张恩明跑运输的序幕。
运输行业的发展,为张恩明带来了比较丰厚的利润。为此,他先后在武威、白银、兰州成立了分公司。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经过了几年市场运营后,由于行情不好,张恩明的运输行业好景不长,效益接连下滑。在紧要关头,他一年时间卖掉了所有车辆,结束了运输业。
艰苦的环境让张恩明以苦为乐,小时候他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的好朋友郭怀乐激动地告诉记者:“张恩明组织能力强,小时候玩耍,都是他组织,他团队意识比较强,悟性好,风趣、幽默。”
几十年来,张恩明无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他都没有丝毫停止过看书学习和自己的诗词创作。农村的田间地头、车站的货场、卖菜的市场、跋涉的路上、背煤的巷道等地方都有他创作的身影。
抚今追昔,纵观张恩明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之路,他种过地、放过羊、背过煤、当过装卸工、卖过菜。丰富的阅历,使得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明白人生不易。
近50年来,凡是一般人能干的苦活、累活,张恩明都干过,凡是别人吃不了的苦、受不了的难,他都经历了。
他失败过、成功过、哭过、笑过,跌跌撞撞走到现在,但是他以坚如磐石的信念毅然决然地拼搏着……
鑫恩明开业庆典当天员工大合唱
白银鑫恩明商贸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鑫恩明电商快递派件电动车
张恩明其貌不扬,但却总做出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张恩明身材不高,却总能够看得很远很远。
张恩明出身农民,他深知农民的劳苦,也体会到农民得不到同等利益的无奈与心酸。
张恩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对农村这块广袤土地上的人和事的感情就像黄土地一样厚重朴实。
2014年的深秋,张恩明在景泰发现群众生产的枸杞、大枣、胡油、杂粮、和尚头面粉、苹果等无销路,而二道贩子收购价格极低,无法保障农民的稳定收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对养生之道的追求已蔚然成风,对于绿色、纯天然、无污染的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对市场、需求、营销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后,张恩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通过互联网将商品销出去。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亲朋好友的时候,大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就连他的儿子、女儿都不相信,自己的老爸能想出这么个办法。
网上购物对于年轻一代,并不算什么新鲜事,但对张恩明来说这可是很新奇的事了。对于大家的疑惑和不相信,张恩明说:“我们就要干别人认为我们干不了的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恩明要搞电子商务,帮助群众将特产进行网上销售的消息不胫而走,熟悉他的亲戚、朋友们说什么风凉话的都有,他们认为张恩明搞其他都行,唯有搞电子商务他们不信,因为在大家的眼里,网上营销是年轻人的事。
但是,张恩明凭着他几十年来养成的一种敢拼敢干敢冒险和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成立了自己的白银鑫恩明商贸有限公司。公司开业当天,虽然宾朋满座,鼓乐喧天,一片欢腾,但是熟悉张恩明的人对其电子商务的运营还是持怀疑态度。
公司成立伊始,主要利用淘宝、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微店等多种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白银三县两区以及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和旅游产品,建立起涵盖传统养生产品、五谷杂粮、农家鲜肉果蔬、肉干肉脯、花茶等5大系列300多个单品的产品体系,基本形成了特色食品一站式购物格局。
鑫恩明集团自诞生之日起,张恩明就倡导真正“以人为本”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鑫恩明集团做人的品牌是:真诚!引自毛主席曾经教导,创新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鑫恩明集团最讲认真”。鑫恩明集团经营的品牌是:诚信!在诚信上可以和任何企业媲美,纵观商海沉浮,鑫恩明集团每一位员工都怀有“吃苦、好学、上进、敬业的情愫”,在个人与企业利益冲突时,以企业为重。
面对记者的采访,张恩明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给我们算起了他营销的产品有:“鑫恩明和尚头面粉”“鑫恩明苦苦菜”“鑫恩明土鸡蛋”、地皮菜、沙漠枸杞等自主品牌特色产品。而且这些品牌产品,是以质量作为保证,进行诚信经营,绝不可坑害消费者。
谈到自己的电商营销之路,张恩明满怀信心:“我们公司现在网上订货,立即配送,晚上无论有多晚,我们也是随需随送,要让消费者感受到电子商务的便利快捷,明年,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闪电发货,同城24小时配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能够做到这一点。”
现在“线上”“线下”“二维码”“O2O”“体验馆”等新事物、新名词在张恩明的口中是滔滔不绝。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当年摆摊卖菜的小商小贩和搞运输的人能有今天的新思路、新观念,使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令我们深深折服。
张恩明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说:“创业,在我个人理解不纯粹是为了挣钱,真正怀有创业理想的人绝不是单单为了挣钱,是为了创立一项受人尊敬和肯定的事业,是一种对社会的奉献,是一种乐于助人的好品德,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
为此,张恩明不仅要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产业,而且,也要帮助政府发展电子商务。他作为白银区电子商务协会的会长,他正在配合白银区政府建设“区、乡镇、村社”三级网络,公司员工进村入户,手把手帮助村户群众熟悉互联网,运用互联网创业,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公司业务的良好对接,致力于货通天下、农商联盟模式的推广。
张恩明说:“自家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要利用政府搭建的平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鑫恩明公司现在是白银区首家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为群众提供创业和就业平台,积极引导并解决部分大学生自主就业与创业。公司与妇联合作,鼓励家庭主妇学习制作手工艺品,推动农村电商普及与应用。公司的电子商务中心构建“产品推广、孵化基地、网络营销、技术支持、管理咨询等其他业务增值服务”模式,加快本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白银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白银鑫恩明商贸公司成立以来,本着“优化绿色源头,引领健康长寿”的宗旨,通过线下体验与线上销售“两手抓”的创新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全新产业链农副产品企业,让鑫恩明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首选的绿色领导品牌。
该公司本着奉献绿色纯天然食品、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树立电商企业新形象,致力于成为白银市具有品牌形象和价值典范的龙头企业。走进中国白银馆O2O体验馆,可以全方位24小时体验农副土特产的选择、加工、整合销售与同城配送等特色优质服务。
电子商务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该公司积极组织员工到沿海电商发达地区进行培训学习,不断创新白银电商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勇担社会责任帮助贫困生等需要帮助的人群,以常态奉献爱心,为老百姓生活谋幸福,为白银经济发展做贡献。
一谈到现在的电子商务中心,张恩明激动地说:“当初选择在白银长安路开商贸公司,别人劝我这个地方太大,但是,我还是嫌小,因为,我觉得没有优雅的环境,没有优厚的待遇留不住人才。”
为了提高自己的电商能力,张恩明积极参加了北京将互联网+进行到底的高峰论坛,使得自己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业务能力和电商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为了提高员工的电商能力和素质,他带领员工先后在杭州、兰州、定西、成县等地参观学习。他说:“走出去在发达地区常学习,就像是在危险地带听枪声,才能使我们有一种等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使命感。”
张恩明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思路清晰,具有超强的前瞻性,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景泰县泰安村村支书自豪地说:“张恩明是一个敢闯、敢干,吃苦耐劳的一个人,是我们这个小山村飞出的金凤凰,是我们的骄傲……”
近期,张恩明为了白银地区电子商务更好更快地发展,他在北京又开了鑫恩明科技有限公司吸引高端人才,明年搭建自己的平台,把全省乃至全国的农特产品进行一次大整合,进行国内推广,最终达到出口贸易,面向世界、全球性的销售。张恩明做电商的决心用他自己创作的一句诗词最能表达他坚如磐石的意志和信念:“不达芳草地,垂老不绝期。”
张恩明认为,电商最关键的是供应链,当前,把握公共政策,做好产品相关认证,一个一个地进行细致的产品优化、数据分析,全力打造品牌。同时,要做好物流保障,实现24小时配送,做到一日三送定时送、随时送,以健全的物流体系保障电子商务更好、更快地发展。
张恩明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不忘农村之本,不忘艰难的日子。今年,他的鑫恩明商贸有限公司开业时,为白银区34个社区、28所学校的高龄老人和贫困学生发放了被子和现金。而且公司也成立了慈善基金会,要求公司员工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20元作为慈善基金,用这些资金帮助困难弱势群体。
针对员工,公司成立了生日会。张恩明为每个员工过生日,使大家把公司当家一样对待。而且,下一步新招的员工,无论是总经理还是一般员工,他要求先送一周快递,打扫一周厕所,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别人看来,发展电子商务那是年轻人的事,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年近半百的人能搞电子商务。就目前,还有许多人对张恩明开电商表示怀疑。就像有一些人还在问:“一个老汉怎么能开电子商务呢,这个‘疯子\’干电商是真的吗?”
如今,我们走进白银鑫恩明电子商务中心,这里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使员工宿舍干净整洁。再看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办公场地和宿舍整齐划一,员工面貌精神焕发,食堂卫生干净整洁,这里处处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向长的良好的精神风貌,犹如春风扑面而来。圣诞节即将来临,为了做好节日营销,张恩明策划250吨、100万个苹果,一个一个地进行包装销售。
再看公司企业文化氛围浓厚。张恩明自己编写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经营理念,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张恩明说:“我现在这么努力拼搏,是为了证明我自己能干好别人干不了的事,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不是为给后人留多少钱,而是给他们指一条路。”
近日,张恩明把电子商务开到北京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亲戚朋友们中间炸开了锅,大家认为这个人疯了,一个疯子有什么不敢干的。
“夜夜不成寐,但镜两鬓白丝垂,岁年催人老,业界心无废;金万斗,切须为谁?遗留后代遭孽罪。返程善万念,抛投广业立英威,引后辈坦荡作为!”这首张恩明自己创作的名为《彻夜》的诗词是对其人生感悟的真实写照。
纵观张恩明的传奇人生,可以说他经历了坎坷最终获得了成功。而今白银鑫恩明电子商务是他草根缔造传奇人生的最佳诠释。
目前,张恩明正带领团队伙伴在互联网创业大舞台上尽展人生精彩,尽抒创业豪情!
他一路走来,伴随着激情与梦想,伴随着拼搏与执着,正倾力打造传奇人生!续写创业神话。
采访结束时,张恩明说:“创业,不为风光,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白银志成职业培训学校的发票领购簿,纳税人编码:620402010003686,不慎丢失,声明作废。车主白继成的车号为甘D62800的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白银市分公司的交强险标志一份,保单号:PDZA2...
景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景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