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如今,这些热词成为景泰加快发展的强力抓手。
在今年召开的县委第十三届十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景泰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确立了打造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全县工业、农业及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迈出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铿锵步履。
打造工业大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旺则百姓富。景泰县围绕“工业强县”目标,以转型升级为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转变方式。
为此,景泰着力完善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新型建材、冶炼、化工产业链,能源新能源产业链和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链。同时,扶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今年,全县已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2个,总投资141亿多元。先后开展景云公司旋管煅烧技术改造、昌盛高纯硅升级改造等,完成金龙建材公司工业废弃物年产2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寿鹿山水泥公司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等一批新型建材生产线。风电、光电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0万千瓦和7万千瓦,年发电量约94万亿千瓦时。
打造农业强县——现代农业生机勃勃
景泰是黄河上游重要灌溉农业区,土地资源丰富,农业条件优越,境内有30多万亩可供开发利用的大块土地,枸杞、红枣、梨、沙漠洋芋、肉羊等优质农畜产品享誉省内外。
为做好“农业强县”文章,景泰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精准脱贫为载体,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基础条件、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培育壮大特色林果、优质瓜菜、玉米制种、沙漠洋芋、中药材和现代畜禽等六大主导产业。
按照“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加快实施枸杞、红枣、梨和苹果、文冠果、沙漠洋芋“5个8万亩”和“100万只羊、100万只鸡、20万头猪、1万头牛1121”工程。同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开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目前,景泰已推广脱毒马铃薯2万亩、覆膜玉米5万亩,建成旱作农业示范区1250亩,种植西红柿等蔬菜6500多亩,建成玉米、马铃薯、瓜菜等千亩以上核心示范片带11个,面积2万亩。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6亿元。
打造旅游名县——精品旅游方兴未艾
黄河石林、永泰龟城、寿鹿山森林公园、芦阳水沟湿地、五佛沿寺……像是一颗颗发光的明珠散落在景泰的山山水水,如何利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将一颗颗明珠串联起来打造一条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是景泰县发展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今年以来,景泰县立足资源优势,科学制定思路,提出打造“旅游名县”发展战略,以包装开发为主攻方向,以多元融资模式为依托,着力打好六张特色文化牌,重点打造黄河石林、永泰古城—寿鹿山、大敦煌影视城、五佛沿寺、白墩子湿地公园等五大精品景区。
为此,该县加快启动规划编制,完成《景泰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条山集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邀请北京著名旅游规划设计院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考察,着手开展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先后建成景区公路、旅游步道、停车场,修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改扩建景区供电线路,景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同时创建三星级旅游饭店,重点发展旅游商品纪念品生产企业、农家乐等,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000多人,游客接待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前11个月,全县已接待游客162.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52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5.12%和25.43%。
新闻推荐
吴晓霞不久前,我看了陈建斌导演的电影《一个勺子》,且不说这部陈导的电影处女作在“金马奖”上斩获最佳新导演和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成为“金马奖”上的最大黑马,单就影片的内涵来看,可以说...
景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景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