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景泰新闻 > 正文

找根源 拔贫根——景泰县寺滩乡联扶工作见闻本报记者 高莎莎

来源:白银日报 2015-11-20 19:52   https://www.yybnet.net/

双联行动实施以来,很多地方的面貌焕然一新,但还有一些地方因为贫困面大,贫困度深,脱贫进展缓慢。***的战略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力争完成***、精准脱贫的目标。

在景泰县宽阔的土地上,有着苍茫辽远的大西北粗犷之美,这里的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用自己的智慧经营着生活。然而在一些村子,有不同程度的贫困户存在,或因病,或因残,或因婚,或因自然条件所限,当地政府在***政策的指引下,积极谋划引导当地人民群众发展产业,走上致富的道路。

在美丽的寿鹿山下,有一个古朴的村庄,它的名字叫作疃庄村,是景泰县寺滩乡下辖的一个村落。这个村子和景泰县其他村子相比,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上并没有优势。该村地处景泰县西南,距离寺滩乡政府20公里,属干旱山区,有耕地面积8208亩,除309亩泉水地外全部为旱砂地。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302户1224人,常住212户,外出90户。2014年***户114户399人,贫困面为32.6%,低保户70户208人,无劳动能力低保户12户19人。受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全村农民2014年人均纯收入为4420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332元,为贫困村。

自然条件的先天制约,成了部分乡村致贫的主因。像疃庄村这样的村落,地理环境差,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产出极少。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山区泉眼、塘坝级渠道年久失修,村内道路多为土路、砂路,群众出行、运输困难。耕地的零星分散不便于农业开展,与县城较远的距离也不便于进城务工。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了疃庄村现在的贫困状态。农民想发展产业也因为贫困人口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发展资金、劳动力、技能、门路等原因而受到制约。市人大与各级帮扶单位因村制宜,精准帮扶,为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人饮工程和水利设施建设、电网升级改造、危房改造、生态环境建设、劳动力培训、教育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帮扶,力争到2016年,全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420元增加到5810元,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2332元增加到3530元,实现整村脱贫,全面小康。

在疃庄村,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陈尚才的火鸡养殖致富经验。陈尚才家属于2015年双联扶贫户,因为家庭贫困,陈尚才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前往新疆的火鸡养殖场打工赚钱,以此帮助家里。在新疆打工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火鸡养殖经验。火鸡以专吃草芽、蝗虫和多种害虫为主,对于林区内的树木有益无害,适宜景泰本地养殖。2010年,陈尚才回到家乡,开始养殖火鸡,先从广东买来了9只种鸡,经过一家人的细心培育,逐步扩大到500多只,他致富不忘乡里,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养殖。2014年,出栏100只,火鸡鸡苗每只25元,出栏鸡每只100元,经济效益好。今年,寺滩乡政府积极协调***贷款5万元,帮助陈尚才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收入。

位于景泰县城以西29公里的三道埫村,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畜牧养殖、劳务收入为主,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305元。在这里,村里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少之又少,针对这个情况,该村联扶单位市检察院与该村“三委”班子多次研究讨论,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水泥硬化活动场所1600平方米,配套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管理室7间,修建80平方米主席台一个。该工程共投资60.45万元。并争取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资金5万元,修建了标准化村卫生室1处。县发改局争取资金10万元修建了村级阵地6间。

在各级联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该村的工程建设已经全部竣工。而各种项目的实施,积极引导群众向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变,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

寺滩村位于景泰县寺滩乡西北,距县城25公里,景古公路穿境而过,营双高速公路贯通全村,此地交通便利。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606户2551人。有耕地面积12781亩,其中灌区水浇地1212亩,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特色农作物有旱砂地高筋小麦、籽瓜、文冠果,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

村上成立了***工作队,村、组干部对扶贫工作吃透政策、广泛宣传,积极配合帮扶单位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共填写贫困户调查问卷600多张,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掌握了农户基本情况,经过严格的筛选,共评定出贫困户222户774人,致贫原因包括因干旱、风沙、缺乏发展资金、缺乏致富技能、因学、因病等。乡、村两级主动加强与联系单位的沟通,实现了贫困户精准帮扶全覆盖。

寺滩村境内的黄崖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一项利于本村辐射周边的惠民工程,该项目分三期实施。联扶单位大力支持黄崖坝土地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工程的上马,将为群众带来福利。实现到2016年从干旱山区变为灌区的目标,就地安置寺滩村村民,人均增加水浇地3亩,通过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7年增加1700元。联扶单位积极筹划,将帮助农户在该区域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栽植经济林优质梨4300亩,种植旱砂地籽瓜5600亩,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通过电子商务拓展农产品销路,增加贫困户收入。发展养殖业,加强金融贷款支持和技术培训力度,解决贫困户缺少发展资金和技术问题,促进养殖业发展,到2016年每户农户增加羊8只以上,全村羊只增加5000只以上。计划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

前不久,市人大在寺滩乡组织开展的双联现场观摩会上,寺滩乡政府负责人在“***、精准脱贫”工作汇报中提出,寺滩乡最终实现双联扶贫攻坚目标:全乡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1277户4806人减少到2017年1576人,贫困面由25.06%降低到8.22%。通村道路村组道路100%硬化;农村电网改造按期完成,动力电全覆盖;农村危房隐患基本解决;安全饮水入户率95%;对寺滩乡黄崖坝土地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高标准农业,其他6个山区贫困村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特色林果业,通过种养结合、整村推进、异地安置等措施,实现脱贫目标。同时抓省道338线过境永泰古城、寿鹿山的有利时机,打造老爷山庙宇文化、寿鹿山生态文化、永泰古城军事文化、宽沟传统村落文化、老虎沟休闲氧吧文化品牌,有力带动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17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467元增加到8701元,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680元增加到5377元,全面实现小康目标。

精准脱贫,就是要找准致贫的根源,把握致富的机会,乘着精准脱贫的东风,积极行动起来,有谋划、有干劲,一气呵成拔掉贫根,使群众过上幸福的日子。

新闻推荐

景泰县社会治安严打整治显成效1-10月刑事破案同比上升11%暴力犯罪同比下降4%

本报讯(记者葛玉舟)记者从11月19日景泰县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10月,全县刑事发案同比基本持平,刑事破案同比上升11%。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同比下...

景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景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找根源 拔贫根——景泰县寺滩乡联扶工作见闻本报记者 高莎莎)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