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景泰新闻 > 正文

瞄准三大“主战场”精准发力战贫困 ——景泰县大力推进***攻坚行动纪实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5-07-03 22:0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刘延海

地处甘肃中部极度干旱地区的景泰县,年降雨量少,以干旱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在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下,景泰全县还有以干旱山区、风沙区、盐碱区三大贫困片带为主的贫困人口3.47万人。

为早日实现这3.47万人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景泰县认真贯彻落实省上和白银市的扶贫攻坚安排部署,紧盯干旱山区、风沙区、盐碱区三大“主战场”,深入开展“1236”扶贫攻坚行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扶持的原则,对照省上的“1+17”***方案,结合县情实际形成“1+18”***方案,举全县之力把扶贫攻坚不断推向纵深。

红艳艳的枸杞让景泰川里农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又到了7月,景泰川里迎来了枸杞丰收的时节,地里采摘枸杞的村民一天天地增多,来自靖远、古浪等周边县摘枸杞打工的农民也是一天天增多。

“今年采摘枸杞的人工费涨到了每斤1.8元。”景泰县草窝滩镇西和村文书陈资江说,枸杞让村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给周边县区的农民带来了收入。

“要不是种枸杞,我们的日子过得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正在地里忙碌的景泰县草窝滩镇西和村民沈艾琴说,种枸杞从过春节到现在一直在地里忙,在这之前,每年种小麦、玉米就挣个零花钱。

沈艾琴一家种了5亩枸杞,去年枸杞每亩地净收入在5000元以上。西和村1800人,全村种植枸杞2600亩,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为扶持村民发展枸杞产业,扶贫上给105户村民补助了晾晒棚,衬砌渠道,成立互助协会给村民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陈资江说,枸杞让西和村民的生活变了样。现在,村民出门就是水泥路,自来水入了院,家家是砖瓦房,户户有农运货车,全村还有50多辆小轿车,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

西和村是景泰县扶贫攻坚的缩影。景泰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景泰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197万元,通过项目建设,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县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6.8万人,减少为3.47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5238元增加到6748.4元。

记者了解到,三年来,景泰县坚持把贫困村基础条件改善放在扶贫开发的首位,不断加强贫困村社水、电、路、田、林等工程建设,新建、改扩建小型水利项目30项;新增灌溉面积2100亩,改善灌溉面积5850亩,衬砌维修渠道200公里,整修村组道路50.5公里。实施整乡推进项目1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4个。实现了121个行政村扶贫互助协会全覆盖和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全覆盖。支持引导妇女小额信贷、牛羊蔬菜产业贷、双联惠农贷款对贫困户的扶持,加大信贷投放,强化金融服务。

如今,按照省、市***精准脱贫的安排部署,景泰县正举全县之力对干旱、盐碱、风沙三大片区的3.47万贫困人口开始了***的大决战。

摸清底数精准滴灌

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扶贫攻坚要摸清底数精准发力,才能实现精准脱贫。

景泰县把建档立卡作为***的基础性工作,按照“乡镇主体、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采取“农户申请、村民评议、逐级审核、张榜公示”的方式,通过逐村逐社召开村民大会“评”、村社干部会议“议”、县乡专题会议“核”三个层次的会议,从全县136个行政村4.75万农户18.67万人中精准识别出贫困村60个、贫困户8109户、贫困人口3.47万人,全县贫困发生率为18.59%。

从建档立卡的情况来看,景泰县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干旱山区、边远风沙区和盐碱危害区三个区域,干旱山区主要有中泉、正路、寺滩、喜泉4个乡镇35个村4217户18044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2%;风沙区有红水、漫水滩2个乡镇11个村1541户6593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9 %;盐碱区有上沙沃、草窝滩、五佛、芦阳、一条山5个乡镇14个村2351户10063人,占总贫困人口的29%。

通过摸底,景泰县60个贫困村致贫原因主要有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产业带动乏力、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4大类11个方面的问题。全县还有24个建制村,其中贫困村15个, 34条488公里通村道路需要硬化;121个村已通自来水,但入户率较低,还有1.6万农村人口自来水没有入户,且水源不稳定,保障水平低。

统计分析表明,因灾,因病,因学,因残,因干旱、风沙、盐碱和缺项目、资金、劳力、技术等11类问题是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村急需解决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生态环境等3大类问题,有40个贫困村需解决动力电;60个贫困村需解决危房改造4137户;需修建标准化村卫生室7个、幼儿园55所。贫困户需要解决旱地变水地、盐碱地治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资金扶持、项目支持、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等6大类问题。

景泰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需求,今年县上利用省市第一批财政扶贫资金2702万元,县财政配套专项资金520万元,加快实施小型水利、整村推进等项目。同时,整合农、林、水、发改、财政、交通等行业部门资金4.22亿元投入扶贫开发,其中到户资金2.56亿元,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金1.66亿元。

为确保今年计划整体脱贫的6个村1944户7000人实现脱贫,景泰县按照省上“1+17”***方案,结合县情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方案。在易地搬迁上,增加了土地改良整理相关内容;在生态环境上,突出增加了土地盐碱化综合治理及贫困村环境治理具体内容;在富民产业培育上,增加了乡村旅游比重;为进一步夯实贫困村基础保障,单设了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方案,形成了“1+18”***方案。

同时,景泰县还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扶贫双联(***)工作办公室。各乡镇成立了扶贫双联工作站,专门负责双联扶贫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还建立了干部联村到户包抓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联系2个贫困村,每个联系单位、联系乡镇各1名科级干部共同帮扶1个贫困村,每名干部包抓3个贫困户,并在每个贫困村确定1名产业对口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村主任助理,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推进***。

对症施策改善基础设施

紧盯“1+18”***方案落地,景泰县以治碱治沙、改土兴水、产业富民、搬迁脱贫为主攻方向,以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壮大、易地搬迁实施、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等为着力重点,狠抓落实,在全县掀起了***的攻坚战。

为发挥基础建设对扶贫开发的支撑作用,景泰县着力抓好水、电、路、房、田、环境等“六大”基础建设。在交通建设上,实施建制村通畅工程,今年完成9个村通村公路123公里,2016年完成剩余15个村365公里,提前一年实现通村公路全覆盖。从2016年起,每年安排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用5年时间完成村组道路250公里。从2017年起用2年时间完成农村路网243公里。从2017年起,争取每年完成道路硬化300公里,力争到2020年村社道路、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80%。

景泰县通过强化水资源保护和用水管理、提高水质达标率和自来水入户率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今年解决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5480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2016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2017年达到100%。

景电一、二期灌区建成后,景泰县部分耕地出现了盐碱化问题。目前,景泰县盐碱耕地面积已达16.3万亩,土地盐碱化威胁着草窝滩镇、一条山镇、上沙沃镇、芦阳镇、五佛乡5个乡镇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景泰县农村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

为推进盐碱地治理,景泰县重点依托土地改良整理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力争将景泰县列为全省盐碱地治理示范县。今年完成草窝滩镇红跃、陈槽片区土地改良整理项目,新增耕地5982亩;2016年完成五佛片区盐碱地治理,土地翻耕3489亩;2017年完成芦阳镇城北村土地改良整理项目,新增耕地1586亩。到2017年底,新增耕地7568亩,改良盐碱区土地3.3万亩,受益群众3.8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万人。2018年,完成上沙沃片区盐碱地治理,新增耕地2.14万亩。到2017年底,在风沙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7万亩,受益群众1.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600人。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景泰县今年还完成喜泉镇大安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面积611亩;完成寺滩乡黄崖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一、二期,新增耕地2.1万亩。2016年完成中泉镇中庄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271亩;完成喜泉镇福禄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516亩。2017年完成寺滩乡黄崖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三期,新增耕地7453亩。

景泰县还通过修订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整治行动,逐步建立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到2017年实现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2015年底,解决13个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到2016年底,解决27个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全县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

为解决部分群众居住的危旧房问题,景泰县积极争取危房改造指标及项目补助资金,加强资金整合倾斜力度,今年完成1500户的危房改造,2016年、2017年分别完成1000户,2018年完成500户,到2019年全面解决农村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对生活在水源涵养林区、旅游产业开发区、退牧还草工程禁牧区、风沙沿线荒漠化威胁区、盐碱失地区以及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运行成本高等区域贫困群众和有意愿群众实施易地搬迁,是景泰县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紧扣三大贫困片区实际,景泰县因地制宜采取改善条件安置、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城镇化安置等方式有序推进易地搬迁。通过实施正路砂河井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寺滩黄崖坝等土地开发项目,今年改善条件安置正路镇双墩、砂河井等村贫困人口293户1317人,启动上沙沃镇梁槽村205户920人搬迁至大格达滩;2016年就近安置寺滩乡寺滩村、郭台村、三好村881户3695人;2017年就近安置寺滩乡三好、永泰两村贫困人口392户1766人,新墩湾村257户1080人,红水镇红砂岘村50户283人,中泉镇中庄、脑泉两村613户2758人,喜泉镇大安、福禄两村202户842人,同时,将正路镇三墩、川口、细巷、拉牌、石井村、喜泉镇三台井、铧尖等村干旱山区人口1195户5379人搬迁至兰石化农场。争取到2020年底,将干旱山区涉及喜泉、中泉、寺滩、正路四乡镇4870户22401人应搬尽搬。

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景泰县大力发展贫困村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围绕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建成“乡村舞台”60个、“一村一场”25个;2016年建成“乡村舞台”29个、“一村一场”30个;2017年建成“乡村舞台”23个、“一村一场” 31个,实现全覆盖。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村支教,全面改善60个贫困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办学条件。2016年实现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标。今年完成7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从今年起,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每年选派50名左右县级医师到贫困乡镇开展多点执业。2016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使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17年60个贫困村村医全部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以上标准。

景泰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随着基础设施的大幅度提升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也将得到彻底解决。

产业富民共奔小康

为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景泰县立足三大区域,努力在富民产业培育上做到精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主体、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景泰县在三大区域加快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大力发展优质瓜菜、玉米制种、沙漠洋芋、经济林果和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景泰县计划到2017年,在干旱山区寺滩乡、芦阳镇等3个贫困村新增旱砂地瓜菜6000亩;在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泉镇中庄、脑泉2个贫困村发展玉米制种2.5万亩;在正路镇石井、峡儿水2个贫困村发展沙漠洋芋2.5万亩。

景泰的枸杞、优质梨声名在外,发展潜力巨大。为此,景泰县在风沙区红水镇、漫水滩乡11个贫困村重点发展枸杞、优质梨等特色经济林1.5万亩;盐碱区草窝滩镇、五佛乡等4个乡镇14个贫困村重点发展枸杞、红枣等经济林1.5万亩;干旱山区正路镇、寺滩乡等4个乡镇35个贫困村重点打造二阴山区5万亩玫瑰和旱砂地文冠果示范基地,到2017年,全县新增特色林果15万亩,其中60个贫困村新增6.6万亩,发展林下经济2.9万亩,建成30个林业产业龙头企业。

为做强做大养殖业,景泰县着力扶龙头、建基地、抓大户、促小区,建设生态、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产业体系。到2017年,在漫水滩乡红溪村等46个贫困村发展肉羊养殖户1.37万户,新增肉羊21.7万只;在草窝滩镇陈槽、杨庄村2个贫困村新增生猪1900头;在红水镇红砂岘村等3个贫困村新增蛋鸡18万只;在寺滩乡新墩湾村等5个贫困村新增白牦牛1万头;在五佛乡、芦阳镇、上沙沃镇等3个乡镇盐碱湿地、排碱沟及低洼地发展水产养殖3000亩。

同时,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景泰县依托菁茂、润泽、东升等大型养殖场,品高食品公司,玉杰枸杞公司,柏林农牧业公司,新远泰红枣制品公司,五谷种业公司,在红水镇等8个乡镇建设肉羊生产基地,建成肉羊屠宰场3个、初加工企业2个;在草窝滩镇等3个乡镇建设生猪生产基地,建成生猪屠宰场3个、初加工企业2个;在漫水滩乡等4个乡镇建设枸杞生产基地,新建枸杞烘干线2条、枸杞饮料及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2个;在五佛乡等3个乡镇建设红枣生产基地,建成红枣烘干及系列产品精深加工厂3个;在中泉乡等3个乡镇建设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建成玉米精深加工企业2个。到2017年,全县新增龙头企业22个,总数达到60个,每个贫困村至少建成1个农产品加工合作社。

景泰县把“中华自然奇观”的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沙漠绿色宝岛”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泰龟城和五佛沿寺石窟,“中华之最”景电高扬程提灌工程作为贫困村致富的主战场。通过加快实施永泰城址保护、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开发体验、休闲、娱乐项目,提升景区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17个贫困村发展农家乐、观光园、采摘园、度假村等旅游产业。到2017年,17个贫困村新增农家乐50户,建成采摘园10个;在大水?、永泰、瞳庄等环大敦煌影视—永泰古城—寿鹿山辐射区建立影视拍摄、民俗文化及军事体验基地;在西源、老湾等五佛沿寺辐射区建立山庄休闲及大红枣观光基地;在白墩子、梁槽等重度盐碱带建立湿地旅游基地,辐射带动新增旅游从业人员5000人,人均旅游收入贡献率达到30%以上。

借助电商扶贫的东风,景泰县大力发展以销售特色农产品和旅游工艺品为主的电子商务业,从今年起,通过3年的努力,在60个贫困村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点,开办网店120家,在全县培训电子商务应用人才3000名,建成运营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创业孵化园。

为在金融服务支撑上精准发力,景泰县紧盯省上400亿“***专项贷款工程”,积极搭建“银政企”合作对接平台,创新金融扶贫服务机制,完善扶贫信贷体系,引导激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每年投放2亿元、三年投放6亿元,力争到2015年底,使有贷款意愿、有劳动能力和有一定还款能力的信用贫困户能够得到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加快推进土地确权工作,逐步建立县、乡两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推进“三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今年完成60个贫困村的农户评级授信。今年还将完成全县贫困村扶贫互助协会的规范、扩容、提质和整合,使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不少于50万元。鼓励将扶贫互助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撬动银行贷款,放大资金扶贫规模,增强信贷扶贫效果。

景泰川里奏响时代凯歌。瞄准干旱山区、风沙区、盐碱区三大贫困片带精准发力,景泰县掀起了扶贫攻坚的新高潮,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是越来越铿锵有力。

新闻推荐

乘风扬帆正当时 ——景泰县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黄亚琴景泰是农业大县,又是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富集县,如何协调工业、农业、旅游业发展,使之互促共进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近年来景泰县决策层思考的主题。怎样才能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振兴...

景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景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瞄准三大“主战场”精准发力战贫困 ——景泰县大力推进***攻坚行动纪实)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