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排水保障救援
▲事发竖井
▲水泵排水
▲供电人员保障用电
▲医疗人员就地待命
本报讯 11月13日凌晨零时10分许,景泰县红水镇境内通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初步核实,当时正在井下作业的7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白银市、景泰县主要领导及省、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人员紧急展开救援。
煤矿透水 省上领导作出批示
昨日上午,记者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颠簸,记者终于到达了红水镇北部约10余公里的一片荆棘丛生的沙丘腹地。在进入事发煤矿的山路入口处,执勤民警已禁止闲杂车辆随意进入。在出事矿井,矿山救护队员已经在现场开展救援工作,三根胳膊粗细的白色塑料管正在从始发井中汩汩地向外排水。而在矿井西部,7辆医疗救护车正在就地待命。
据白银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排水、送风,解救被困人员;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并举一反三,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白银市、景泰县主要领导及省、市、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成立了白银市景泰县通达煤矿“11·13”透水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立了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指挥工作。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现场救援、信息综合、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和家属安抚6个工作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全力投入救援工作。
救援现场 全力以赴抢救被困人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景泰县矿山救护队和靖远矿务局矿山救护队的数十名队员正在紧张排水作业,但由于井口狭小,已安排的3台抽水泵设计功率每小时仅为45立方米,抽水量相对有限,因此,救援人员已从靖煤公司协调调用1台并另从兰州购买了1台更大功率的水泵前来“助阵”。为满足其负荷,当地电力部门人员也在现场积极布线,并准备了1台备用发电车,以保证救援作业供电需要。
当日下午2时,在外地出差的副省长虞海燕从中川机场直接赶赴景泰县“11·13”煤矿透水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工作。虞海燕首先深入事故矿井,实地查看了现场救援工作,详细了解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随后,召开了现场会议,在听取了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就当前救援工作部署、进展情况的汇报后,虞海燕要求:一要抓紧排水救人。排水工作是当前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不惜一切力量全力以赴救出井下被困人员。要进一步细化救援分工,完善救援工作方案,根据救援现场情况,尽最大努力调集一切设备、力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大功率的抽水机,不间断工作作业,为救援工作赢得时间。同时,要把矿上熟悉情况的人员组织起来,有序开展救援工作,救援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严防发生次生事故。二要妥善做好善后处理事宜,安抚被困人员的家属。三要立即发出通知,制定方案,对白银市所有的煤矿进行一次集中整顿,排除安全隐患,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不再发生此类事故。四要尽快调查清楚事故原因。
为了确保第一时间解救井下被困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现场指挥部已经将排水工作作为当前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动用一切设备、力量,合理有序安排救援力量,不间断工作作业,同时积极组织救援小分队,深入井下探明情况,确定井下水位、水深和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全力以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此外,白银市还对辖内所有小煤矿进行停业整顿,对大煤矿进行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
加快排水 救援工作紧张有序
据了解,景泰红水镇通达煤矿始建于1997年,规模年产量15万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距离景泰县城70余公里。而事发矿井是其西北方向的一个竖井,距离主井约1里地,井下透水水深约20米,共约6000立方米,井道高约2米,水面距离井口约150米。事发时,该矿井当班的11名工人正在井下作业,有4名工人脱险逃离,其中1人因惊吓过度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此外,被困7人当中,有1人为景泰当地居民,另6人为四川人。事发时,该矿井正在对外办理相关转让手续,相关手续、证件齐全。事发后,该矿井负责人一直无法取得联系。
截至当晚9时记者发稿时获悉,经过下午一台大功率水泵的“助力”,两小时内,事发井下水位下降约有1米有余。据现场有关人员介绍,按此速度,预计14日上午10时左右,井下水位可能能进一步下降,若井下巷道水位能下降到1.5米左右,救援人员即可入井展开搜救。目前,与事故家属已取得联系,安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整个事故的救援工作也在紧张有序进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相关部门对事发矿上的账务资料、印鉴以及银行账户也已全部予以查封,保证事故的后续处理工作。
据了解,该矿相关证照齐全,现场救援人员已与被困矿工的家属取得联系,安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只要偷羊贼靠近羊圈里的红外辐射区,放置在养殖户家中的报警器就会立刻作响示警。3月份以来,一种名为“无线红外防盗报警器”的“气死贼”装置被越来越...
景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景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