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琴琴 通讯员 魏永刚
冬日夕阳斜照,余晖洒落,家家户户已是炊烟袅袅,整个山村笼罩在祥和的氛围中。70余岁的魏树鹏瞅着自来水哗哗入桶,嘴角不自觉地流露出惬意的微笑。
魏树鹏是会宁县平头川镇双头村的农民。曾几何时,“水”成了包括魏树鹏在内的会宁人的期盼。为彻底解决吃水问题,历届会宁县委、县政府坚持“兴水立县”战略,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坚持把水利工作作为首要民生大事,不断围绕保水、供水主基调,做水利文章、兴水利事业。
一波清泉、一池碧水,带来了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带来了群众增收的铿锵底气。引洮工程供水了,会宁县28个乡镇的284个行政村2032个村民小组接上了自来水,实现了全县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全覆盖。
引洮工程通水以后,会宁县立足地域先天条件,用足水资源优势,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不断盘活水利助推产业发展的最大要素,在中川、韩集等16个乡镇,开始探索推进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万亩万座”设施蔬菜产业,通过引洮水的灌溉和这些产区的带动,引导全县蔬菜产业大规模、高质量蓬勃发展,助力农户实现增收、稳定致富。
会宁县土门岘镇苏堡村村民张思万说:“以前我们这里洮河水没有来,我们种的小麦、豌豆、玉米、土豆,也就能吃饱肚子,也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洮河水来以后,我们种上大棚了,我们现在每一个棚达到毛收入6000元左右,4个棚纯收入就是20000元左右。”
水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这里曾经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梦想。
记者了解到,会宁县郭城驿镇东北部的黑虎岔村,向来干旱少雨,引洮供水工程未通水前,这里水资源极度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自会宁县农村自来水入户工程实施以来,黑虎岔村整村推进引洮人饮工程,村民都用上期盼已久的甘甜洮河水,还用于灌溉扎子塬砂土西瓜田,给当地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无穷水力量,实现了打通经济活水和致富水源的双促进,同提高。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乔斌“买珠宝是送一个老婆?还是送给老婆?”日前,会宁县县城一商场打出这样一个雷人广告:“买珠宝送老婆”,引起市...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