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泳
6月初的会宁县大沟镇厍弆村,山下连片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辣椒、西红柿等菜苗长势喜人。
村民芦生奇正从蔬菜大棚向外走,只见他一边快速地移动脚步,一边念叨着:“得赶紧走,再迟就没座位了,还有几个问题想向专家讨教呢。”
芦生奇要去的地方,正是厍弆村的新时代讲习所。
正值中午,烈日炎炎。新时代讲习所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群众,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偌大的教室里没有喧嚣声,大家秩序井然地等待着“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的开讲。
“还是晚了一步呀,没有座位了。”即使这样,芦生奇也不想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站着一样能听,这可是来给咱‘传经送宝\’的呀。”他说。
芦生奇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只有他1个劳动力,几亩薄田只能勉强糊口,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
(转4版)
新闻推荐
本报会宁讯(通讯员王双平)会宁县民营企业和商会主动承担助力扶贫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1+N”产业助农增收模式,努力实现全县...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