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旱塬上的大农业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2018-04-26 09: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云祥

水生万物。自从有了水,旱地里的庄稼便开始奇迹般地生长。

在定西、白银一带,由于洮河水的到来,茫茫的旱塬上出现了新的生机。

2012年,会宁县刘寨农民张玉珊早着手早谋划,在引洮工程通水前就成立了甘富果业集团公司,流转撂荒土地2500亩,引进富士苹果品种,建立果业基地。目前,这些果树已经挂果,苹果成为他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引洮工程的引入,灌区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为林果和蔬菜产业发展、高新技术节水和种植大户发展提供了优质水资源。

2016年, 安定区内官镇永安村致富带头人鲁占林流转土地1200亩,采取滴灌技术栽培马铃薯,从此前的亩产4000公斤增长到目前的6000公斤,平均每亩收入4200元。

水改变了农业,改变了农村,更改变了像张玉珊和鲁占林这样的农民。

据记者调查,目前安定区内官镇、香泉镇、鲁家沟镇的蔬菜种植已形成规模,陇西县德兴乡、宏伟乡、双泉乡依托引洮水开始发展以香菇为主的菌菜种植业。2017年,安定区有2万户农民告别种粮的传统产业,自发种植节水蔬菜,紧紧依靠引洮工程脱贫致富。陇西县福星镇马营湾村阳山社农民莫维军一直在北京建筑工地打工,收入不高,时好时坏,引洮工程通水后,2016年10月他利用引洮水开始养猪,对脱贫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有力的水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甘肃旱区农村,水源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产业奠定了基础。

“如果引洮供水工程受益区发生严重干旱,出现群众饮水困难时,引洮工程及时加大总干渠调水流量,除了满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还可以向旱区河道进行泄水,让沿途群众抽水抗旱。”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会宁段项目负责人张仕明说,这样不但缓解了旱情,也解决了农民群众用水的燃眉之急。

经过科学实验证明,会宁县境内的土质非常好,只要有了水,这里的土地上就能产生效益。如今,随着引洮供水工程适时调度用水量,为沿线生态、林带、河道提供水源补给,退化多年的旱地生态逐渐恢复,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干涸数十年的安定区关川河重新恢复了水流,整条河段流水潺潺,沿岸绿草萋萋。

在张仕明看来,会宁县基本上没有重工业,原因就是以前缺水造成的,现在洮河水来了,来会宁县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地方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辽阔的土地,是实现甘肃陇中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依靠。有了水,这块辽阔的土地遍地生金,到处生机盎然,生态农业迈开新步伐。

新闻推荐

安定区40名受公益组织资助学生开展春游活动

本报讯(记者刘书泽)4月14日,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鲁家沟中心小学、鲁家沟初级中学共4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和资助生在江苏二十一传媒有限公司和南京益行·善学公益团队的鼎力支持下,赴会...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旱塬上的大农业)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