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坪村地处会宁中部,是典型的旱山塬区,属深度贫困村。截止2017年底,有贫困户96户449人,贫困面下降到19.9%,计划2019年整体脱贫。今后两年里,我将以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为统领,带领村“两委”和贫困群众做到“三进户、一入村”,千方百计摘掉穷帽子、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一、立决战决胜志,让脱贫信心进户。在群众堆中滚摸爬打的我,深知部分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因此要让他们彻底告别贫困,得激发他们的志气。我将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教育引导群众的基础作用,通过成立村级脱贫攻坚讲习所、举行脱贫励志报告会等方式,邀请村里特殊脱贫户讲述“创业史”与“致富经”,培育一批脱贫典型,引导贫困户有样学样、勤奋自强,自愿参与到产业培育、技术培训、乡村治理、全域无垃圾等工作中来。
二、走产业覆盖路,让脱贫收入进户。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脱贫,首先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持续稳定的增收产业。增收产业上我们把蔬菜种植和牛羊养殖作为重点,动员230户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到2019年实现全村50.3%的贫困户依托蔬菜产业稳定增收;组织贫困户在牛羊养殖上下功夫,到2019年实现全村43.8%的贫困户依托养殖产业稳定增收;培育家政务工、物流贩运等比较“吃香”的增收渠道,到2019年全村贫困群众增收产业达标覆盖98%以上,达到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目标。
三、借干部帮扶力,让脱贫措施进户。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袁家坪村将充分利用各级帮扶力量,深挖帮扶潜力,助推脱贫攻坚。。紧紧抓住64名市县乡帮扶干部资源,扎实配合开展入户走访,做好“一户一策”填写,为每家每户制定脱贫路线图和时间表。
四、推行三变改革,让集体经济入村。组建村级党群创业互助会和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蔬菜产业园区建设,为土地流转农户逐年增加收入。通过资源开发型、红色股份型等模式,到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来提升我们村“两委”给群众办事的实力。
新闻推荐
近年来,会宁县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主要打造完成了汉唐街、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等沿线楼宇亮化美化,实现了“静”与“动”的结合、“柔”与“美”的辉映,极大改善了城市...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