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是一座历史文化城市,也是一座红色旅游名城。近年来,会宁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克服干旱、造林地条件差的自然条件,不断提高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绿化水平,以东山、桃花山、西岩山“三山”绿化为重点,书写了一幅绚丽多彩、绿色发展的新画卷。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了打造“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会宁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百折不挠,愚公移山的苦干精神,立足县情搞规划,科学探索谋发展,以大手笔,大行动,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了会宁造林绿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从2011年开始,城区绿化每年以5000亩的速度推进,截至2017年,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绿化工程投入财政资金1亿多元(不包括城区园林绿化),累计完成修筑反坡梯田770万米,栽植刺槐、红花槐、梢白杨、火炬、侧柏、油松、云杉、杏树、枣树、核桃、榆叶梅、丁香、连翘、牡丹等各类苗木700多万株,绿化面积3.5万亩。
在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绿化工作中,以东山、桃花山、西岩山“三山”绿化为重点,以街巷绿化、社区绿化、单位绿化、企业绿化为切入点,整流域、整片区规划,逐年实施,在作业设计上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把“山、沟、坡、道路、住宅小区”进行统筹规划,“三山”绿化将山峦密集,地形复杂的地段进行切块、分段,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按照沟壑凸凹不等的实际,在生态工程建设中采取“隔坡环山水平带子田”和“漏斗式鱼鳞坑”等抗旱节水工程措施,确保了成活率。同时加大乡土树种和生态经济型兼用树种的比重,推行全民义务植树与专业工程队相结合的造林模式,把重点生态建设区作为主攻方向、把生态脆弱区和立地条件困难区作为逐步辐射扩大绿化面积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生态绿化工程“一体化规划”,“一体化投入”,“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格局,创新资金筹集渠道,坚持全党动员、全社会参与,全民推进的造林方式,发挥以工程造林为主体,以专业造林、团体造林、社会造林为补充,采取财政拿一点、项目整合一点、以资代劳捐一点的方式,保证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有序推进。
县委、县政府采取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强有力工作方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提高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绿化、美化水平。
会宁县城区大环境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优化了红色旅游环境,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一座新型宜居城市屹然矗立在会师大地之上。
新闻推荐
由白银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中央电视台、市文明办、文广新局、教育局、总工会、共青团白银市委、妇联等8家单位联合主办,市群艺馆、未来视界(宁夏)科技发展公司承办,各县区委宣传部、盛源国际大酒...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