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90后”爱心天使何艳娇: 一直行走在公益的路上 本报记者 张萍 文/图

来源:白银晚报 2017-12-11 11:29   https://www.yybnet.net/

她是一位“90后”美女,从上大学至今,一直行走在公益这条道路上;她是国网会宁县城郊供电公司太平供电所的一名普通收费员,多年来,每天在距离家30公里远的上班路上奔走;她是一位好媳妇、好母亲,尽职尽责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还是全国青联委员,相继获得了国网白银市供电公司工会积极分子、白银市最美志愿者、白银市道德模范、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等光荣称号。

她就是何艳娇,2011年在宁波上大学时她和两位老乡创立了“春泥助学志愿者协会”,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在宁波的工作,回到家乡后的她依然心系寒门子弟,为贫困学子提供帮助。

老人们开心享用蛋糕。

何艳娇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给村民送温暖。

何艳娇为老人递上一块大蛋糕。

何艳娇为老人切蛋糕。

何艳娇和老人们合影。

给留守老人过生日

生活在会宁县杨崖集镇的杨秀峰是一位留守老人,虽然儿女们常年在外打工,但一个人生活的老人却并不感到孤单,因为有一位好心人常常去看望他,他的心里始终暖暖的。

帮助杨秀峰老人的这位好心人就是何艳娇,在工作之余,她总是千方百计抽出时间和志愿者们一起照顾着农村的留守老人,用爱心温暖着留守老人们孤寂的心。用何艳娇的话说:“精神扶贫比物质扶贫更暖人心!”

12月9日,对何艳娇来说是个难得的周末。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她干,两个小孩需要她照顾。但她此时最关心的是乡下的五位老人,她准备给老人们过集体生日。

多年来一直能够坚持走在公益这条道路上,少不了家人的支持,这让何艳娇很感动。9日上午,何艳娇从家里出来就忙着订蛋糕,给老人购买油米面等生活用品。中午,她和“春泥志愿者协会”里的几名志愿者一起出发了,目的地是距离家40公里的会宁县杨崖集镇罐峡村。

经过一路的颠簸,志愿者们来到村干部的家里,五位老人正坐在热炕上闲聊。“爷爷们,祝你们生日快乐!”看到何艳娇进门,老人们纷纷向她打招呼:“这娃娃又来了!”一个大大的蛋糕摆上了炕桌,音乐蜡烛里响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这时,杨秀峰老人才知道当天是自己的生日。“我这一辈子也没过过这样的生日!也没吃过这样的大蛋糕!”杨秀峰老人动情地说:“这些娃娃们对我太好了,比子女都关心呢。”

何艳娇说,此次过生日的五位老人都是平时子女们不能在家照顾,所以她提议,把老人们聚到一起,大家一起过生日。

何艳娇告诉记者,像这样集体过生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六一\’,我们给这里的罐峡小学全校34名学生一起过了个生日,那天我们邀请了几位甜点师傅现场给小朋友们做了生日蛋糕,孩子们可高兴了!”

一直行走在爱心路上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时候的何艳娇因一次无意之举,让她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从此,“公益”二字深深印在了何艳娇的脑海里。那是她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邻居家的一位老人倒在她家门口,她立刻叫来家人,及时挽救了老爷爷的生命。从这之后,这位邻居对她疼爱有加,直到现在。“帮助别人,温暖自己”,何艳娇从这件事上学到了感恩,懂得了帮助别人的意义。

工作之后的何艳娇,更是通过各种活动组织和爱心人士帮扶贫困学生。截至目前已向甘肃省山区学校贫困学生募捐发放助学金60多万元、衣物7万多件、学习用品4万件、桌椅3200套,实际受助学生3000多人次,长期一对一帮扶贫困学生426人,其中困难大学生63人。

何艳娇在助学的同时,也把援手伸向那些需要帮扶的群众。为一些大病患者提供救助,对受灾的村民进行帮扶都是他们的公益项目。

在长期的公益帮扶过程中,何艳娇也感受到了贫困山区的变化。在国家各种利民政策的帮助下,这里的人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为吃穿发愁。他们不需要捐赠的衣物和学习资料,相比物质需求,他们更需要精神关怀。

近几年,何艳娇和志愿者们一起实施“健康中国娃·儿童卫生培养计划”。在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能令孩子们受益一生。同时他们还和孩子们一起玩益智游戏、科技游戏,增强了孩子们动手能力,也增加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赢得了学校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为了不再让农村留守老人们感到孤寂,她和志愿者们只要有时间就去这些老人家里,帮老人干活,陪老人说话。为了让村民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她发动朋友们捐款,联系资助并修建活动场所,提供健身器材。

何艳娇在帮扶村民的过程中,还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掌握民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力所能及地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出主意,想办法,指路子,让贫困山区的农民树立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目前,何艳娇正打算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点”和“空巢老人关爱之家”,让精神扶贫温暖人心。

为公益亏欠家人太多

何艳娇是国网会宁县城郊供电公司太平供电所的一名普通收费员,每天单位家里两头跑,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是不管多难,她都一直在坚持着公益,她说公益是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些年,何艳娇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喜悦。“90后”的她是全国青联委员,相继获得国网白银市供电公司工会积极分子、白银市最美志愿者、白银市道德模范、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等光荣称号。

“这些荣誉给我更多动力!”何艳娇说,做公益不仅仅只是付出,而更多的是收获。当看到被资助的学生不再为学费发愁,当看到留守老人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她觉得自己做的事非常有意义。

工作中的何艳娇,认真负责,还很有爱心。每到每月收电费时,她都要跑到金融部门、个体工商户那里,提前兑换上千元的零钱。“零钱多了,才能更好更快更及时的为客户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减少、避免因为找零钱,可能与客户之间发生的摩擦。”何艳娇深有感触地说。

在缴费的五个乡镇两万多家客户中,不少人因为年纪大、耳朵失聪、记不清或忘记客户编号,而影响缴费时间。对此,她总是热心、耐心、反复向客户询问姓名,很快就能查找到客户的具体编号,快速准确地完成缴费,赢得客户的赞誉。

“我每天都在这30公里的路上来回奔波,早出晚归,心里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两个孩子!”何艳娇说,为了生计要上班,为了坚持自己的初心要做公益。“为了工作和公益,我亏欠孩子们和家人太多,但不管多难,我都会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新闻推荐

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会宁篇将在央视精彩播出

会宁讯(特约通讯员王瑞)经过积极争取衔接,会宁县被《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列为甘肃首批拍摄县,于今年8月份完成拍摄,目前《中国影像方志》会宁篇已完成后期制作和终审,定于12月8日晚在CCTV—10...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90后”爱心天使何艳娇: 一直行走在公益的路上 本报记者 张萍 文/图)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