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新闻 会宁新闻 靖远新闻 景泰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白银市 > 会宁新闻 > 正文

状元自古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甘肃会宁来说如今听

来源:白银晚报 2016-07-01 07:17   https://www.yybnet.net/

状元,自古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甘肃会宁来说,如今听来别有深意,更确切地说,或许是隐痛。

高考发榜之际,记者走进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国内远近闻名的“状元县”,体味“状元县”的辉煌神话与现实隐忧。

从西北工业重镇兰州出发,买了长途汽车票,目的地:会宁。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必经地,后因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而留名史册。如今,繁华与荣誉散去,留下满目的黄土、高坡。

尽管距离省会兰州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坐落在贫瘠干旱的陇东高原上,会宁不仅是国家级贫困县,还被联合国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但,与贫穷同时出现的是这里惊人的“大学生出产率”——恢复高考35年来,这里培养出7万多名大学生,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家“出产”四个博士的故事,在这里算不上新鲜。

显赫的教育传奇让会宁与江苏如东、湖北黄冈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三驾马车”。

西北穷县,崇尚“读书立命”。“手里握着一副好牌,打出好的结局不是本事;难就难在,手里握着一副差牌,却能打出好的结局。”甘肃白银市党建网站上,对所管辖的国家级贫困县——会宁创造的教育“奇迹”,有这样一段描述。

2015年7月下旬,陈知远回家了,带着一脸的无奈。

这是一个普通的会宁学生,家在会宁县城20多里外的山村。去年,陈知远参加高考,进入福建一所二本院校,本想借着今年暑假去长三角打工挣学费,没想到被人骗了——不仅在南京的工作没着落,还得掏钱买全价票回老家。铁道部有规定,没有从高校所在地出发,不得购买“学生票”。

从南京到会宁,陈知远站了10多个小时。推开阔别已久的柴门,他一肚子的怨和苦只浓缩为一句对自己亲妹妹的告诫:“记住,你不仅要考大学,一定要考好的大学。如果没有考到一本,就复读!”

陈知远的妹妹名叫陈知馨,目前在会宁一中读高一。这所中学在全国颇有名气,更被认为是会宁最好的高中。位于陇东大地的会宁县城很小,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困局的缩影。贫困山区,往往意味着“教育洼地”,但会宁是个例外。这里诞生了“两甲”:苦瘠甲天下、教育甲天下。

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统计,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里累计输送大学生超过7万人,其中有6000多个硕士,1000多个博士,另有百余名留洋博士。“光在北京的中关村,就有三四百名会宁籍学生。”一名教育官员向记者历数会宁的教育成绩,言语中透露着自豪。

会宁一中的外墙上、电线杆上,甚至学校边小卖部的橱窗上,贴满了各色补习信息。密密麻麻的招生广告一直沿着学校门前的小径,延伸进了居民区。“我的很多同学都租在这里,暑假他们都不回家,还上课呢。”陈知馨指着学校周边一片片紧挨着的平房,那正是县城里最抢手的房源——会宁一中“陪读村”所在地。

在会宁及其周遍的广大乡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一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攀比风。“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好好读书;父母见面,聊的永远是孩子的成绩,谁成绩不好,会被看不起。”一个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目前在北京工作的会宁一中毕业生告诉记者,平时学生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谁的父母官大钱多,而是哪个学校学风好;教师谈论最多的,不是哪个学校创收多少,而是哪个老师教学成绩好;社会上谈论话题,并非谁家的物质条件如何,最羡慕的是谁家孩子品学兼优,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有几个硕士、博士……在这个西北穷县,“读书立命”的氛围深入骨髓。

“三苦两乐”精神创造教育奇迹

在会宁一中,有老师这样鼓励学生:高中三年固定在一棵树下背书。“有可能以前某个状元就是在这棵树下读书的,我们也要认定一棵树,好好学习,争取超过他。”陈知馨也认领了属于自己的那棵树,她顺手拍拍树干,一脸的满足。

陈父今年40多岁,为了供一双儿女读书,已外出打工近10年。最早,陈父在深圳打工,每逢春节回家;有时车票紧张,索性就不回家。2010年,因实在受不了远离家乡的痛苦与孤独,他把打工点移动了甘肃境内,在嘉峪关修长城,也去过鸣沙山月牙泉排水管。尽管挣得没有南下时多,工作也异常艰辛,但至少能保证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可以一年团聚一次。

“这里是正宗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如果没有点乐观精神,恐怕就活不下去了。”陈知馨不足16岁,说话少年老成。她的家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唯一一件像样的电器是14寸的黑白电视机,被搁在厨房的炕头前,那里是全家最重要的活动场所。而在炕头的显著位置,满墙贴的都是兄妹俩从小到大在学校里获得的各种奖状。

所幸,这个卑微的农家,对截至目前的教育投资回报是满足的:哥哥有了大学生的身份,妹妹考进县城最好的高中。

“我们学校考得不错,又有一些人考进了北大清华。”跟着陈知馨走进会宁一中,除了“鲁迅嚼辣椒驱寒”、“陈平忍辱苦读书”等苦读励志故事布满板报,最引人注意的是树上的一根根红绳。据说每年高考前,许多高三生会在树上结绳,“保佑”自己考出好成绩。这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校方尊重学生,不会清理树上的红绳。

政府的关注仅是一种力量。“在这里,家长种田,就是为了供孩子读书,老师自学,为了教给孩子更多知识,学生不眠不休拼命学习。”原会宁丁沟乡中心小学校长贾志园告诉记者,当地流传着“三苦两乐”精神,即: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这才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教育的路子。

在会宁,读书优秀的孩子,不会因为经济负担太重而辍学。2002年起,会宁一中出现“宏志班”。除了每年超过九成学生都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的“高升学率”外,“宏志班”赫赫有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福利”:每年进入“宏志班”的120个学生,在高中三年内将得到每年3000元、共计9000元的资助。2007年后,会宁一中又出现了实现学费减免的“博爱班”、“建行班”……这些特殊的班级名称透露着,各种社会资源正在向教育高地聚拢。

比起“社会苦帮”,贾志园认为,当地的教师是“会宁一绝”。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宁有许许多多的乡村教师,月收入仅200元。“教书根本无法糊口,依靠几亩薄田才能维持教师这份工作,但他们依然乐于教学,由于知识结构有限,他们还边学边教,一边自学,一边教学生。”

“圆梦”驱动下的复读狂潮

陈知馨很怕谈一个数字——在她就读的高中,最近几年每届学生规模都在3000人上下。其中应届生只有1000人左右,其余均为复读生!而在与会宁一中办学质量已经难分伯仲的会宁二中,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也呈类似格局。

前些年,外界对于会宁涌现的“教育神话”,有了另一种解读:从某种程度上,很多崇尚教育的会宁人,最终恰恰是因教育致贫。

盛名之下,有一种风景隐藏在会宁的“教育金名片”背后,外乡人不易察觉。陈知馨知道,自己两年后参加高考时,不仅要和同龄人“赛跑”,更要和苦苦挣扎一年甚至几年的复读生们一较高下。庞大的复读生军团之所以产生,和多数会宁人的“梦想”有直接关系。

“只有考大学,才能离开这穷山恶水之地。”说到“穷山恶水”时,陈知馨的语调明显加重了。她渴望两年后的一天,自己能像哥哥一样走出大山,以读书为名走进一座现代化的新城。

但陈知馨不知道,即便已经身处繁华的福州,隐匿于当地一所二本院校电信专业的哥哥陈知远,却有一种梦碎了的遗憾。

“我真的非常后悔,如果我能复读一年,或许现在就可以收到一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陈知远高考分数揭晓,他能勉强上个本科,但一本没戏。彼时,复读的念头也曾在他脑海里转过一转,但陈知远立马放弃了。“妹妹要读高中,我不能给家里再增加压力了。”

在陈家,陈妈妈乐呵呵地给记者端来了她亲自做的点心:一种混合当地胡麻油和面粉做成的馍馍,没有任何馅料,入口极干。

这是陈知馨最熟悉不过的食物。每周六,陈母要骑3小时的山路,从家里赶赴会宁县城,她的布包里放着两个比脸盘还大的厚馍馍,这将是女儿未来一周的午餐。

陈知远知道,这个家的收入,供他一人上学已经十分吃紧。自从妹妹上了高中,每学期2000元的经济压力,更是让父母喘不过气。

与其复读,不如先上大学,选个求职容易的专业。但最终入读的这所二本学校,在陈知远看来,实在是差强人意。“学风很一般,同学有空都在踢球、打游戏,听说毕业后找工作挺困难”。陈知远不愿意再往下想。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叮嘱妹妹,一定要考上“211”甚至“985”大学,“那才是真正的出路”。

陈家对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或许不足为道。至少,这个家庭目前收支平衡,而陈知馨的同学里,不少人已经开始举债读书。

“状元县”的神话还能续写多久

政府部门以“教育立县”,农民举债也要让孩子考大学,双方都以向大城市输出大学生为目标,但最终,会宁依然是国家级贫困县。

教育致贫、教育破产论……越来越多的争议盘踞在会宁上空。

其中,一条来自外界的指摘最触动会宁人的神经:最近几年,会宁没有再出过状元。“状元县”似乎名存实亡!“延续几十年的教育神话,可能正出现一个拐点。”

“历史上,会宁这个地方的人就不太爱经商,一直崇尚教育和文化。”窗外蝉鸣不绝,我们听贾志园说着他心中的“会宁教育之变”。“没状元,并不是坏事。状元本来就有炒作之嫌!”当了几十年乡村教员,在他看来,所谓“状元”,究其根本,综合着很多考试的偶然因素,可遇不可求。

因为身处“教育重镇”,这里的村民见惯了“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比起其他穷乡僻壤的劳苦农民,就有了更“前卫”的理解。事实上,一种教育新观念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会宁人更在乎的是大学的质量,而不是高分;更在意娃娃从山里出去后,是否获得生存的本领,而不是顶着博士的虚名。

让贾志园等一批老教育工作者真正介怀的是,目睹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剪刀差逐步扩大,乡村教师拼尽全力却无力改变。“会宁一中、二中再强,但和兰州一中、西北师大附中这样在城市里的名校肯定不能比,更不要说和沿海城市相比。”“和兰州那样的省会城市比起来,会宁对优秀师资的吸引力十分有限。薄弱的师资和落后的教育方式,正大大削弱会宁本地学生的竞争力。”有位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把话挑明了。

大学自主选拔考试日益普遍,高考命题也日趋灵活,种种围绕着升学和人才培养的新动态和新迹象,都对大山里的考生极为不利。

一些已经从会宁“走出去”的大学生,对于回报家乡,心头也别有一番滋味。有位会宁籍考生,如今已入读沪上一所名牌大学。每年暑假,他都不忘组织一批大学生回乡支教,感恩家乡。但每当和会宁当地的年轻学子交流,鼓舞他们快点走出大山去圆梦,他内心也浮现出一连串的问号:难道感恩家乡,就是带着更多孩子早日离开家乡吗?人都走光了,那家乡谁来建设?

对不计成本办教育的会宁来说,摆在面前的两难困局,同样难以突破:政府部门以“教育立县”,农民举债也要让孩子考大学,而双方的目标都是把最优秀的学生输送去大城市。最终的结果是,会宁县每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却迟迟没有摘掉。

“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号称教育强国,但强国的途径却是把人才都送到海外,实质就是优质人才流失啊……”离开会宁时,我们看着布满全城的红军会师纪念牌,体味着这座城市的荣光,遐想着她的未来。“教育留人”,是会宁想做的,但恐怕又非其一己之力可实现。

(文章来源:《文汇教育》)

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闻名的状元县。

本版图片来源:百度网

新闻推荐

会宁讯为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上

会宁讯为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上水平,进一步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近日,会宁县“清风颂”系列廉政文化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据了解,此次活动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状元自古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甘肃会宁来说如今听)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