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西林新闻 > 正文

丰富独特的瑶族语言文字□廖俊清

来源:右江日报 2019-03-28 09:25   https://www.yybnet.net/

据瑶学专家考证,瑶语自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秦汉时期起,瑶族主要向南迁徙,向湘南纵深方向发展,其语言也因此不断产生了分化、吸纳,至今为止,瑶族主要受老湘语、古平话和粤语等汉方言的影响,因此语音结构既有老湘语的痕迹(如保留了成套的浊辅音),又有古平话和粤语的特点(如鼻音尾、塞音尾齐全)等,形成声母简单、韵母复杂、4声8调的格局。词汇方面,不管是文化词汇还是生活词汇都从汉语中吸收了不少营养,以至有专家曾认为瑶语是瑶汉混合语。语法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向汉语靠拢。

瑶族是一个开放而富有创造力的民族,他们积极接纳汉文化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不断地加工,使之符合自己的文化系统,变成自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瑶族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语言形式:一是口语;二是歌音;三是经书语。

歌音和经文语都是“读书音”或叫“文读”(有文字凭借的),带有明显的汉文化烙印。这两种“读书音”又是泾渭分明,可以截然分开,可以肯定它们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汉语历史层次,当然都与湘粵桂一带的汉方言有关。歌谣语是半瑶半汉,其中的借汉部分也因借汉年代久远,已经完全融入到瑶族自身的文化之中,所以,瑶族人民并不认为它是外来的,而把它看作是瑶族自己的语言,是“门话”。经文语的借汉迹象十分明显,所以瑶族称之为“周话”“师话”(意为师公用的语言)或“曼话”(意为与神打交道使用的语言)等。

在口语特色方面,西林瑶族口语语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不管是全清、次清、全浊,基本上都变成了不送气的口浊音,浊辅音数量大增,这是它最显著的特点。第二,保留了一套边塞复辅音。第三,清辅音声母变成了浊辅音,有的是浊辅音又变成了清辅音。第四,保留了清化鼻音[m][n][g]。第五,韵母变化不大,仍然保留阴(元音尾)、阳(-m-n-n)、人(-pt-k)三类韵的格局。第六,声调发生了分化,原来的四声根据声母的清浊一分为二,形成了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个调。

瑶族从地域迁徙和历史发展都与汉族长期接触和交往,瑶族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经验,学习汉族的语言和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不少汉族的词语到自己的语言中来,使自己的语言词汇得以丰富和发展。如出现了“伯[pep]”“兄[da12]”等汉语称谓词,使原本较为简约的称谓系统变得丰富起来,后来逐步发展为较为庞杂而严密的亲属称谓系统;同时吸收了大量的文化词,如二十四节气名称,六十甲子名称(有甲子歌120首)等。现代蓝靛瑶语法结构基本上和现代汉语一致,同时也保持了很多古汉语语法。

在歌音特色方面,瑶族原本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最原始的歌谣形式(如童谣、情歌),并没有形成书面语。后来随着与汉族交往的日益频繁,他们中的一些人学会了一些汉字,并用它来记录自己的歌谣。随着汉字的借用,汉语的渗透不断加强,汉族歌谣的形式也对瑶歌产生了影响,于是逐渐形成了一套语音词汇,大都与古汉语相对应而与瑶语口语有别的歌谣语。

有瑶学研究者指出,蓝靛瑶的“唱文”(歌音)和“经文”(宗教语)都与口语有别,而与粤语关系密切。它的语音、词汇、语法都表现出瑶汉参半的混合语形式。

歌谣语与口语有着两套不同的词汇系统。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一套特别的称谓词,有卑称和尊称之分;有男性女性之别。二是特色词,如:馅能(不像)、骂农首(不用谢)、表(屋)等。

语法首先是语言学的ABB式的叠音词级,如白演演、笑演演、火星星、乱纷纷等。其次是词序,偏正词构词明显,如“客人”“家主”“牛”“枯木”等。再次,惯用格律,多为七言四句体,偶有首句为三言的。其手法重比兴,但也有不少是平铺直叙的,偶句押韵或押调(平声调)。

在宗教语特色方面,从蓝靛瑶现今还奉行的宗教信仰来看,除了万物有灵、祖先崇拜的原始信仰之外,蓝靛瑶还受到汉族道教的深刻影响,乃至形成了很有自己特点的瑶传道教度戒。由于道教经典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瑶歌的教典,无法用瑶语吟诵,因此在吸收道教的同时,连同道经的语言也移植了过来,于是就出现了师公(道公)专用的宗教语。它有别于口语和歌谣语,既不是瑶语也不是现在某处的汉语方音,瑶族称之为“曼话”(意思是跟神说的话)。蓝靛瑶宗教语对古浊音的保留最多,最明显。类似老湘语,如:心母读[s]以及不少韵母与粤语对应整齐;多单元音韵,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宗教用语又是另外一个不同于口语和歌谣词的词汇系统。其特色词汇与道教息息相关,多为天神地人鬼之类。如祖师父、水府、法主、行司官将等。地名出现得比较频繁的有广州、湖南、梅山、武当山等。有明显地方色彩的方言词,如衫领(衣领)、身着仙衣数百领(数百件)。

宗教语,语法与“唱文”(歌音)一致,ABB式的叠音词级很多。

在方块文字方面,瑶族早期也和其他民族一样没有文字,古代主要“刻木为契”,结绳记事。如宋朱辅《溪蛮丛笑》载:溪蛮“刻木为符契长短大小不等,冗其旁多至十数,各志其事,持以出验,名木契。”道教传入瑶族地区后,瑶族习用汉字,创造了瑶族方块瑶文(汉文瑶音)。

蓝靛瑶与汉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其中的一些人学会了一些汉字,并用它来记录自己的歌谣,由于掌握得不够熟练,因此使用起来常常会出现错别字,有时也会创造一些新汉字。有人把使用中出现的别字和新创汉字称为“瑶俗字”。这类字在蓝靛瑶里十分普遍。

蓝靛瑶的“瑶俗字”可分两种类型:一类是使用汉字,字义不变(直译),用瑶语读。此类文字词汇多,主要是用于抄写宗教典籍经书、歌谣(歌连)和记录本命书(家信)等文书。一类是借用汉字,不用汉字义,用瑶语读,此类方块瑶文用在歌谣中的白话歌和日常用语。

在拼音瑶文方面,1982年7月,中央民族学院瑶族学者盘承乾、邓方贵、刘保元等,根据瑶族地区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向全国有关的瑶族机关和部门提出《瑶族应该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的建议,并初步设计了一套《瑶文方案》(草案)。该方案是以广西金秀长垌乡镇中村盘瑶勉话为标准音点,以勉方言为基础方言,采用拉丁字母形式,由30个声母、116个韵母、4声8调构成的拼音文字。

瑶文(方案)创制之后,先后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区)的部分瑶族地区进行实验教学和农村扫盲,得到当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瑶族人民的欢迎。西林拼音瑶文于1984年传入,其实,西林县民委曾委派瑶族干部到田林参加为期两个月的蓝靛瑶拼音瑶文培训。学成后,按照田林蓝靛瑶语音设置,结合西林蓝靛瑶语音,设置了西林瑶语拼音文字。之后,西林县民委曾组织部分瑶族教师用拼音瑶文对蓝靛瑶经书进行标注,不久,又组织了部分瑶族青年到云南省广南县杨柳井乡龙树屯、富宁县皈朝乡瑶寨交流互动,交流的结果显示,音义一致。

按照遗留的文稿记录,西林蓝靛瑶拼音瑶文用26个拉丁字母作拼音字母,由30个声母、102个韵母、8个声调组成。其中,有6个主要元音,20个辅音。

瑶族语言文字的这些复杂特征,是瑶族历史上大跨度频繁迁徙的特点决定的,也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

新闻推荐

罗湖西林两地组织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王 宁 文/图

3月20日,在深圳市罗湖区卫生健康局和西林县卫生健康局共同组织下,罗湖医院集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携手深圳市儿童医...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在果园中绽放青春2019-03-07 07:36
猜你喜欢:
评论:(丰富独特的瑶族语言文字□廖俊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