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宜人的新丰村。□罗世金 摄
□黄燕群
走进西林县普合苗族乡新丰村,只见一幢幢崭新的小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微波荡漾的驮娘江环绕村庄,江边一个个钓鱼台从村头延伸至村尾,村寨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沙糖桔园中,那份清秀美丽让人恍若置身于江南小镇。
这是新丰村从贫困的移民村,蜕变为环境幽美、民居整洁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
新丰村于1999年因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淹没由马蚌镇搬迁而来,是西林县28个贫困村之一。2011年以前,新丰村没有支柱产业,村民的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当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3560元,远远低于全区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西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年来,西林县积极开展“美丽西林·生态乡村”活动,帮扶挂点单位——自治区农业厅先后投入资金260余万元,打造生态名村:硬化沿河道路,安装路灯,建设垃圾池、沼气池,建设野外钓鱼基地……如今的新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荣获自治区“卫生村”“绿色村屯”“全国野外休闲基地”等称号。
说起村里的变化,新丰村支书熊章乐深有感触,在此之前,由于自然条件制约,村民思想观念及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村里的基础设施滞后,无一条通村的水泥路,村中脏乱差,村民受尽其苦,刚搬迁的村民有一部分又返迁马蚌镇。
为了真正实现水库移民“搬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安置目标。2011年,西林县把新丰村列为全县水库移民新村建设示范点,并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方式,整合资金1800多万元在该村实施房屋改造、村内道路硬化、生产生活码头、钓鱼场、观光小道、沙糖桔果园、林下生态养殖示范场等建设。
同时,联合帮扶挂点单位自治区农业厅,坚持“一轴两翼”发展,即以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为轴,以种植业(沙糖桔、食用菌)和养殖业(麻鸭、林下鸡)为翼,实现产业起步,促农增收。
2012年,为提高新丰村集体经济收入,该村建设了麻鸭养殖场、食用菌厂,对村集体果园进行水肥一体化改造,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瓜果采摘大棚,并且在新丰建设了野外钓鱼基地,每年县里举办钓鱼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钓鱼爱好者,为新丰村旅游收入开辟了新的渠道。
该村支书熊章乐说:“既要村庄变美丽,又要村民变富裕,这才是我们新丰村要实现的目标。引导群众大胆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新增产业有西林甜橙、沙糖桔、大棚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等,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05元,这让一部分返回马蚌镇的移民又重新搬了回来。”
该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89户385人,经过精准识别共有贫困户49户216人,去年脱贫39户173人。“现在大家富了,生活好了,主要集中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熊章乐说。
提到村集体经济的时候,熊支书介绍说,新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用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自治区农业厅帮扶建设的大棚蔬菜基,村“两委”以每年5000元的租赁方式承包给外地老板经营,所得租金主要用于开销屯内道路路灯电费和补助保洁员的工资。村里保洁员除了得到县里每个月300元工资外,还得到本村补助的100元。
自西林县启动“美丽西林,生态乡村”活动以来,新丰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全村男女老少自觉清洁家园,齐心协力建设新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集资金,分批建成了两公里硬化环村路,极大方便了村民生活生产,改观了村容村貌。同时,村里筹资集资安装了48盏路灯,建成宽敞漂亮的灯光球场及建设了一批石台凳,丰富了村民的文体活动。村民们还将原来残旧的牛栏、猪圈等统一建设整平,将房屋与圈养动物的场所分离开来,还拓宽了原有的路面,在进村道路两边建设花带,种植了隔离观赏树丛。对垃圾的处理也集中化,建立了垃圾处理池和专业的垃圾焚烧炉,保证了垃圾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每当新丰村村民向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时,脸上充满了自豪。
目前,新丰村青山绿水、花果飘香、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成为西林县“美丽村屯”的典范。每天到新丰村休闲垂钓的游客无不称赞新丰村环境优美、空气新鲜。
村庄美了,环境好了,村民富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华丽转身的新丰村,以产业和生态优势努力演绎美丽的巨变。
新闻推荐
纵横在大地上的田野,是一本本丰厚的书。它以母亲的怀抱,呵护着人类,在时间岁月里。它以母亲的乳汁,滋养着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我是大地的忠实读者,常常一个人去读田野,读它的博大,读它的深沉,读它的静谧,读...
西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