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林讯
今年以来,西林县认真抓好“四个保障”工作,逐一破解易地安置点建房、水电路、入学就医、生活保障等难题,解决移民群众后顾之忧,确保移民群众留得住、生活好。
多管齐下,解决建房保障难题。创新工作方式,实行建(购)房差异化补助,将搬迁对象按一般贫困、中等贫困、特别贫困、极端贫困4种情形进行分档补助,上下档之间补助标准不超过15%,有效保障各类群众建房资金。同时,出台搬迁户建房优惠贷款政策,新建或购买住房的,按每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额度和不高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给予全额贴息补助,连续贴息期限不超过3年,特别贫困的搬迁户还可适当延长。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安置区后续产业发展,为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提供贴息贷款支持。目前,已办理贷款2615户11866万元。
整合资源,解决水电路保障难题。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易地扶贫移民搬迁的有关政策,整合财政、扶贫、发改、交通、住建、市政、移民、民族、旅游等部门资金,集中财力按照“八有一超”标准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目前,共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完成8个安置点内道路硬化、人畜饮水等41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解决安置点的“水、电、路”等保障问题,确保贫困群众“留得住”。
加大投入,解决入学医疗保障难题。针对那劳镇、古障镇等较大的安置区,该县及时调整安置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对建档立卡贫困移民子女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搬迁群众子女入学应助尽助,共落实500多万元教育资助资金,解决2637户搬迁户5274人入学问题。同时,不断完善各易地安置点各项卫生基础建设,制定完善后续教育卫生扶持政措施,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确保贫困群众“有医看”。
落实政策,解决弱势群体生活保障难题。对符合低保、临时救助条件的易地搬迁对象,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移民搬迁后转为城镇居民的,纳入城镇就业保障体系,与当地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政策。对移民搬迁后仍保留农村户籍的,完善后续扶持政策,搬迁后原享受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农合、养老保险等政策维持不变。
□韦忠纯
新闻推荐
□王志姑文/图特色小吃是人们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林县就有不少特色小吃,其中牛干巴、油团粑、蛋夹粑是笔者常吃的,现在笔者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制作方法。回味无穷的牛干巴1.先把新鲜的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