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林讯
时下,迈进句町古国故地西林县,呈现眼前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色的田野,果实挂满枝头,一辆辆载满农产品的货车在公路上不停飞奔,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各个村寨……这是西林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跨省区联合党建、“平安西林”、生态经济、扶贫创新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跨省区联合党建,破解“三边”发展难题。跨区域党建工作,是西林县党建工作的品牌之一。2010年,联合云南、贵州两省周边乡镇挂牌成立了马蚌鲁布格三江口镇联合党工委等50个跨省区联合党组织。探索党员共管,对跨省区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做到组织生活、学习教育等活动共同开展、共同促进。实现了产业共兴,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党员+贫困户”模式,做到技术、生产、销售“三统一”。目前,已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14个,发展会员210多户,成为三省区水产养殖示范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为民便民服务能力。今年以来,三省区有1.2万余人次互相流动到西林县马蚌镇八大河卫生院、罗平县鲁布革乡卫生院就医。同时,三省区接边村屯适龄入学子女自由选择跨省区学校就近入学,共同享受“两免一补”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民主法治改革,创建平安西林。近年来,该县全面深化“平安西林”建设,连续几年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全区、全市均排名前列。在基层通过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覆盖村(社区)达20个,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村屯、平安乡镇、平安单位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实现了“四个不发生”目标。在“平安和谐区域”创建工作中创建联解联防机制、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跨省区域信息互通机制等,定期联合召开治安联防会,区域维稳合作从探索式转变为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建立跨省区政策法律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一条龙”便民服务,有效解决了接边地区群众各类矛盾纠纷、社会治安等问题。
加大扶贫力度,坚决啃下扶贫“硬骨头”。为确保全县41个贫困村7086户28911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帽,该县通过产业扶持、鼓励入股分红、易地安置等方式促推贫困户脱贫。如加入合作社则给予每户5000元产业扶持资金,不加入合作社单户发展的则给予每户4000元产业扶持资金。对“八有一超”中“一超”指标难以完成的贫困户,鼓励其通过申请扶贫贷款入股政府认可的企业获得分红实现脱贫。同时,充分利用易地安置政策和投亲靠友政策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难问题;整合部门资金集中对全县41个贫困村进行通屯水泥路硬化和屯内道路硬化;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屯,采取投亲靠友、整屯搬迁、集镇安置等方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西林沙糖桔”“西林麻鸭”“西林姜晶”“西林火姜”分别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目前该县正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壮大支柱产业,做好“特色种植业”文章。重点抓好优质水果、有机茶叶等特色农业,全县水果总面积达15.8万亩,茶叶面积达11.83万亩。今年10月,该县成功与广西德兴永合投资开发公司签约10万亩天然林林下经济开发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挖掘发展潜力,做好“特色养殖业”文章。大力发展种草养畜,以引进龙头企业为骨干,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发展10个种草养畜龙头企业、100个专业合作社、1000户养殖大户的“十百千”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做好“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文章。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3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亿元以上。突出生态养生,做好“特色旅游业”文章。充分发挥西林县生态、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以山水为骨架、历史文化为底蕴、生态为主题,依托“中国桫椤之乡”“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等品牌,重点打造“一江两山两湖”和“一府一贵一风情”旅游格局,打牢生态文化旅游基础。□黄燕群
新闻推荐
民国时期,由广西省政府委任的西林县长有24人,其中,贪赃枉法的当数如下4人。受贿潜逃的周清音民国初年,田阳人周清音受广西省政府之命,出任西林县第7任县长。在任期间,恰逢八渡乡的地主恶霸罗振声强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