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有幸陪同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党宇娜副教授一行前往西林县古障镇者夯村八索屯开展民族艺术课题采风活动,一起欣赏精彩的八索八音演奏。那悠扬曼妙的天籁之音让人如痴如醉,令人难以忘怀。
当天晚上,在八音团团长王世文家里,队员们演奏了《谢客歌》、《敬客歌》、《赶马车》等曲目,王世文还即兴边拉边唱,带着泥土芳香的曲调在静谧的夜空飘荡,这丰厚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引起了党宇娜浓厚的兴趣,为此次找到了壮族八音而兴奋不已,并对八音演奏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表演结束后,党宇娜认真地采访了团长王世文和他的队友们,详细了解八索八音和壮族山歌的历史渊源、传承与发展、演奏风格、活动场合与功能等,表示回去后将对收集到的壮族歌曲歌词进行整理,让八索八音走出大山,让山外的人也享受到民间八音的美妙。
八音有南路、北路之分,西林为北路八音。八音以马骨胡为主奏乐器,配以二胡、板胡、笛子、葫芦丝、三弦琴、小鼓、铜钹等共八种乐器,从音调分为大调和小调两种;从内容分主要以劳动和爱情为主,在演奏的场合又分迎客、敬客、谢客、恭贺等,多以表现欢快、喜庆、祥和的氛围和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一般在婚嫁、乔迁新居、过节等喜庆场合演奏助兴,曲式结构较为单纯,旋律欢快、热烈而流畅,音色甜美、悦耳动听,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深受群众喜爱。
在采访中得知,八索八音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王世文是第四代传人。过去,八索八音团只是应邀参加附近的婚嫁、贺新房等喜庆场合的演奏,到了王世文这一代,王世文主动带着队友们参加乡镇、县里举办的一些文艺汇演,逐步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认可。从此,八索八音团就小有名气了,经常应邀到周边的隆林、田林、百色参加演出并获奖,还到过云南文山、广南、贵州兴义等市、县参加少数民族文艺演出,每场的演出都以队友们配合默契、曲调优美动听、感情丰富而吸引众多观众。
为了八音这壮民族文化瑰宝不失传,现已50多岁的八索八音第四代传人王世文可是动了不少心思。他不分民族、姓氏广收徒弟,慕名来跟王世文学习八音的除了附近村寨的壮族小伙子外,还有来自云南广南的小坝达、坝美等村寨的群众,王世文总是来者不拒,现在他的徒弟已有30多人。每当夜幕降临,王世文家便聚满了来学习八音和唱山歌的群众,他们从二胡入手,边学边拉,边拉边唱,美妙的管弦之音、婉转的“布越”(壮语:壮族之意)调山歌吸引来许多凑热闹的群众,一天的疲劳仿佛也随之烟消云散,农家小院欢歌笑语,其乐融融。
如今,八索屯山上种满了白毫茶、八角、杉树等很多经济林,田园瓜果飘香,还有美丽迷人的八索水库,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对民族文化的热爱,燃起了村民对古老民间民俗文化的激情,山里又响起了美妙撩人的山歌。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将会带动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两者相得益彰,八索的八音也将会走出大山,飘向更加遥远的地方。
新闻推荐
本报西林讯今年以来,西林县进一歩缩小流动人口与常住户籍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流动人口实现与当地居民的和谐共处。宣传教育服务均等化。该县开展以关爱流动人口为主题的宣传服务活动,制作和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