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林讯
“我自己养猪的技术不行,所以我打算把领到的小猪仔‘寄存\’给村里的合作社,让他们帮我喂养,以后我只管拿收益,这种方式很好。”日前,西林县八达镇坡皿村村民在领到猪苗后高兴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今年以来,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西林县积极探索扶贫“寄养”模式,特别是为无发展资金、无致富技术、无可用场地、无劳动能力的“四无”贫困户提供了一条脱贫新路子。
据该村委会主任熊金详介绍,“寄养”模式即是由乡镇党委、政府主导,引进对口帮扶单位或企业利用捐助资金为贫困户购买猪苗,免费发送给贫困户。一些无能力、无场地的贫困户则将猪苗寄养在当地的专业养殖合作社或企业的养殖场里,等生猪出栏或母猪生仔后,扣除一些生产成本和费用,其余收益则返还给贫困户,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同时,驻村工作队负责监督执行,并由贫困户统一领取、自愿托养,最后按照贫困户的寄养数量和实际情况逐户兑现其应得收益。
今年10月份,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寻求社会企业爱心帮扶力量,共募捐到资金34万元,其中广西华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就捐助了10万元。并找到了养殖龙头企业——广西红谷农业投资集团进行合作,由该集团到场与贫困户签订协议保价回收猪仔,为贫困户提供全套追踪服务和养殖技术支持。此次共为坡皿村68户贫困户购买猪苗204头,每户贫困户获赠2头母猪和1头肉猪苗,贫困户再根据自愿原则,将分得的户均3头猪苗寄养在该村丰裕生猪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的养猪场内。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由合作社和红谷集团承担,而养殖的收益则归贫困户。
“根据我们的初步计划,对于寄养的母猪产仔第一窝我们会依据市场行情付给贫困户500元,等第二窝、第三窝的产仔量增加后,我们会提高到1000元,让贫困户增收不成问题。”
丰裕合作社社长熊志强信心满满地说。□韦忠纯
新闻推荐
本报西林讯当前,全市今年脱贫摘帽工程已进入啃硬骨头、攻营拔寨的“百日冲刺”阶段,西林县把准时间、任务和进度,出实招、下苦功、求实效,千方百计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力冲刺全年脱贫摘帽目标任务。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