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内,村民在摘葡萄。
走进位于西林县普合苗族乡的西林县那龙有机葡萄建设基地,片片绿意映入眼帘,一串串葡萄沉甸甸地挂满藤架,它们不仅是丰收的果实,还是当地贫困户脱贫的希望。
基地内,王美红正在与几十名妇女一起对葡萄进行修剪装箱。待到车辆被一箱箱葡萄装满,就会驶向成都。王美红是与该基地进行合作的广西西林金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员工,也是普合苗族乡那合村那合屯的贫困户。
近年来,西林县人民政府为了促农增收,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进广西西林金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农业综合开发。该葡萄园基地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建成以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发展。该基地同时还是县里的金融扶贫工程。金融扶贫是专门优先农村贫困妇女,特别是留守妇女、失地贫困农民、贫困大学毕业生等给予的一项优惠政策。对在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给予贷款贴息,金额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无需提供任何担保,贷款期间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
“如果没有这个基地,生活没办法过。”王美红告诉记者,她孤身一人抚养着需要念书的孩子,生活困难。自基地建起之后,她的生活有了改观,一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边做工一边供儿子读书,大学的学费有贷款,我每个月挣他的生活费,再加上家里的开销,刚好够。”王美红说。“而且我申请了小额贷款入股,年底还可以拿到分红。”今年,按照金融扶贫的优惠政策,王美红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信贷,她将这笔钱用在了基地的入股中,按照比例,一年能够有4000元的分红。“这个政策好啊,就算不做工也有分红,也是一份收入,加上做工又多了一份收入。”王美红笑着说。
金融扶贫优惠政策惠及的不止王美红一人。据了解,该基地自2013年建立以来,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每天最多有上百人到基地内做工,每月工资收入2400~2500元左右,带动贫困户300多户,平均每年分红4000~8000元。
这样的扶贫方式,获利的不只是当地的贫困户,同时合作公司也能在其中获得回报。“每户贫困户5万的贷款,能够入股到公司,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会更好,实现双赢。”广西西林金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过去我们进行扶贫,有些给群众的东西群众不用,白白浪费了,现在这样好多了,群众思想也转变了,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我们对群众也更有信心。”
“过去我们的扶贫方式都是输血型的,但发展生产才能让贫困户得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出台了对贫困户开展小额信贷,通过贷款来发展生产。”市扶贫办主任乃尚权告诉记者,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贷款的投放途径可以多种多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以自用。一些贫困户不知道应该如何发展生产,但村里有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的,就可以选择把钱来入股一起发展生产。而没有生产条件也没有能力的贫困户,可以投到政府指定的一些平台公司参与入股,每年拿到固定分红。这一固定分红的回报率基本在8%以上,这也是一个给群众带来增收的方式。“经过摸底调查,大部分群众技能和管理能力弱,真正能自用的群众少。所以他们选择在政府引导下进行投入,这样对抗风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乃尚权说。
新闻推荐
7月22日上午,西林县图书馆人山人海,欢声笑语,掌声不断。原来是该县图书馆在此举办2012年读者游园活动。有套鸭子、猜谜语、扑克友谊赛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举办读...
西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