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西林县那劳镇的一个小山村里,那里山路崎岖,环村古树,溪流清澈,人们就在这得天独厚古朴环境中不劳碌而平凡地过着日子。在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平凡的村庄里,母亲却显现出了一个中国传统妇女的品德:勤劳、缄默、和善。遇到乡村邻里农忙,或红白喜事,即便再忙,母亲也会放下自家的活计尽量去帮忙。当然,在我们家忙不过来的时候,邻里乡亲也是纷纷伸出援手。
母亲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学习和回忆,但更多的时候,我却分外想念母亲那双粗老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但灵巧。每每逢年过节,总能制作出很多美味佳肴。尤其是制作的端午粽子,那简直是一绝了。的确,母亲制作出来的端午粽子,糯性韧,味香绵,食之,回肠荡气。因此,村人都称赞称:“去妈(村民对母亲的称呼)开炉,全寨香!”
记忆中,没到端午,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制作粽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了。她会提早几天,到村后的竹林去采摘新鲜竹叶,叠好,存放在阴凉处。母亲说,这样能存储三五天。接着,遴选糯米、糯稻杆以及各种馅料。母亲擅长制作“黑粽”。这种粽子特香,但工序有点繁琐。首先得把糯稻杆烧透,再和选好的大糯相和,和匀为止。然后是包,包成三角形状,人称“三角粽”。
母亲制作的“三角粽”有两种:一是“白粽”,即不加馅料,只包鲜糯;二是“肉粽”,即粽子里放肉馅。肉馅要选上等的五花肉和上好的鲜豆子,经过泡盐腌制,然后包在粽子里,下锅蒸煮。两种粽子的味道各有千秋。“白粽”,一般沾蜂蜜吃,香甜爽口。而“肉粽”,肉香绵绵,糯稻甘醇,极为爽口。而且,“肉粽”携带方便,上山下地可以当作晌午饭,不必回家误了工时。
小时候,家里贫穷,每逢端午节,最难耐也是最令人激动的是“揭锅”。揭锅,预示着粽子熟了,预示着能饱餐一顿了。但母亲好像故意刁难我们似的,总是让我们睡觉之后凌晨数点钟才起来蒸煮,所以早上起来,早被一股韧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转瞬,又是一年端午节了,遥望窗外,看着青葱竹叶,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包的粽子,又看到了母亲……
新闻推荐
夕阳下的马蚌
西林县马蚌镇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的结合部,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耸立连绵的土山,造就了溪...
西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