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江忠
葛军献)
农村媳妇通过帮老人洗被套晒被子,比谁家给老人用的被子新、厚且干净,比谁对自家公婆最有孝心,这是在清末两广总督岑毓英故里——西林县被人们津津乐道且广为流传、影响甚远的一种习俗。这是4月20日记者在西林县那劳镇那劳村那来屯采访时了解到的。
西林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一肩挑三省”的美誉。全县辖3镇5乡(3个为民族乡)。晒被子比孝心的习俗在该县乡村普遍存在,尤以那劳、古障两个大镇最为典型,少说也已有上百年历史。早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表彰岑德固等孝子孝女而建立于那劳镇老街屯的孝子孝女坊就是明证。
据那劳镇那劳村那来屯73岁老人陆德山说,他也弄不清楚从哪朝哪代开始流传这种习俗,过去在秋后入冬前,各家各户的媳妇就把自家田里的稻草收集回家,将其中一部分烧成火灰浸水再浸泡待洗的老人的被套,另一部分编成床垫,铺给老人取暖。用火灰水浸泡后的被套不仅能去污又不褪色,各家各户的媳妇们相约同日把浸泡过的被套挑到河边去浣洗,然后集中晒在河边,大家一块观摩对比,场面热闹非凡。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洗衣机、洗衣粉了,但晒被子比孝心的习俗仍世代传承。如今,入冬前,各家各户的媳妇们择日拆洗自家公婆的被套,然后将棉胎、被套晒在房前屋后,让大家评比,互相监督。
那来屯文艺队指导员韦周铁对这一习俗赞赏有加,他们正准备将这一习俗编成戏参加汇演。开口成歌的那劳村那洋屯农民山歌手韦业广边拉二胡边歌颂这种由来已久的好习俗:“以前洗被套洗到手痛,腰又酸,现在我命好遇到好媳妇,天天侍候我生活起居,经常帮我洗被套洗衣服……”
为使这种习俗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去年5月7日,该县在古障镇那哈村落沙屯举办了“晒被子比孝心”比赛,活动主要对老人使用过的被子进行评比打分,最后评选出谁家给老人用的被子最厚、最净、最软,就证明谁家的媳妇孝敬老人。活动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当日共有31床老人棉被参与评比,奖品有棉胎、被套、枕头等。
“早在2013年,县里就计划把这种能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传递正能量的习俗当作一种主要文化元素来打造,深化孝文化提升工作,使民风更加纯朴、社会愈加和谐,让西林‘厚德之地、孝义之里\’的这张‘名片\’更加靓丽。”西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王祖敏说。
新闻推荐
本报西林讯
近日,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扶贫攻坚”为重要抓手,召开党员、干部职工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同吃同住...
西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林县这个家。